十大城市“十二五”全面布局物联网
广州“十二五”将重点推进“智慧广州”建设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18325.htm广州"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智慧广州"建设,实现"三网融合",推动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服务业全面融合,推进天河智慧城和南沙智慧岛建设。
大力实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行动计划,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积极推进智慧广州建设,到2015年初步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以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为目标,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城市化融合发展。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三网融合",强化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构建宽带、融合、泛在的国际化信息网络枢纽。实施重点智能工程,实现城市建设管理向智能化提升。整合政务信息资源,建设一批智能化业务处理和在线服务平台,建设智慧型电子政府。普及智慧生活模式,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的便民服务智能化体系。推动物联网、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服务业全面融合,促进制造业智能化、服务业高端化。组织实施一批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化重大专项,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数字内容创意和网络文化产业。积极推进天河智慧城和南沙智慧岛建设。
上海“十二五”将推进物联网产业自主发展
“十二五”期间,上海将实施物联网、智能电网等一批专项工程,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应用示范区,促进物联网技术、智能电网等科技成果的规模化应用,并有序推进"三网融合",构建适应云计算、物联网发展的基础设施环境,大力推进物联网产业自主发展。
实施一批专项工程,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抓紧实施民用航空、海洋工程装备、云计算、物联网、智能电网、大规模集成电路、半导体照明、新能源高端装备、生物制品与医疗器械等一批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专项工程。坚持以示范应用带动产业发展,加快培育一批行业龙头企业。
实施创新示范应用工程,扩大世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整合科技资源,综合应用先进科技,布局一批技术水平领先、服务能力突出、具备推广价值的示范应用工程。建设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应用示范区,促进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智能电网、物联网技术等科技成果的规模化、集成化应用。
有序推进"三网融合",加快机制创新,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互联互通和业务融合,推动用户驻地网光纤接入综合改造。鼓励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支持数字电视、手机电视、网络电视、网络电话等融合型业务发展。
增强功能平台服务能力,提升超级计算中心能级,不断拓宽应用和服务领域。构建适应云计算、物联网发展的基础设施环境,打造新一代互联网数据中心。发展高端网络运营中心、视讯内容制作和交易中心。
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化,以关键技术攻关和新兴技术应用为切入点,大力推进物联网、新型显示、网络和通信、集成电路、汽车电子等产业自主发展。积极推动国产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和行业应用软件研发及产业化,实施"云海计划",打造云计算产业链。加快IPv6和移动互联网商业化应用,推动专业信息服务业和电子支付、网络视听、互动娱乐、数字出版、电子阅读等互联网服务业发展。
宁波“十二五”将全力加快创建智慧城市
把握物联网等新一轮信息技术发展的新机遇,以全国电子商务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以智慧应用为导向,以智慧产业发展为重点,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城市化的融合,力争到2015年,智慧应用体系、智慧产业基地、智慧基础设施等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智慧城市模式创新和标准化建设走在前列,宁波信息化水平继续保持全国领先。
构建新一代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加快物联网试点推广,着力推进光纤到户和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等建设,努力构建"随时随地随需"、统一高效的泛在网络。推进城镇地区光纤到楼入户,推进宽带向政府、公共服务机构和社区中心覆盖。以两岸产业合作无线城市试点建设为契机,推进无线城市建设。统筹规划物联网和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
加快推进"三网融合"。优化整合数字电视网络,实现整体转换和网络升级,积极推进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三网"融合,加大内容资源开发和业务创新,大力发展手机电视、互联网视频等融合业务。推进宁波杭州湾新区"三网"融合试点建设,积极探索建立适应三网融合的运营模式、市场体系和政策体系,逐步在全市推广。全面落实"三网融合"新技术的专项安全管理措施,建立信息安全建设与管理同步实施的工作机制。
大力推进基础平台和数据库建设。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加快政府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享平台、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推进法人、人口、自然资源与空间地理、宏观经济等基础数据库建设。推进智慧城市知识普及化,加快信息亭、市民卡等工程建设,完善公共场所上网环境,为公众提供便利的信息获取渠道,不断提升居民信息应用能力。
物联网相关文章:物联网是什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