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电源与新能源 > 市场分析 > 箭在弦上的保变天威多晶硅项目

箭在弦上的保变天威多晶硅项目

—— 多晶硅准入条件或使市场翻云覆雨
作者: 时间:2011-03-06 来源:证券日报 收藏

  以流通市值逾270亿元名列电气部件与设备行业前三甲的天威保变发布了2010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其中,变压器产量8451万kVA、风电整机产量114台、风电叶片产量521片、薄膜电池产量30兆瓦、年产1268吨,2010年公司实现利润总额7.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5%。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17464.htm

  细究年报,虽然业绩并不突出,但“天威保变发力业务”还是成为其年报中的一项显著看点。

  据悉,即便2010年天威保变年产仅为1268吨,麾下天威四川硅业有限责任公司期内也仅实现净利润533.08万元。但公司控股的“天威四川硅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参股的“乐山乐电天威硅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旗下两个年产3000吨多晶硅项目均以已顺利投产。截止目前,公司控股参股的多晶硅产能却已达到了7260吨/年。

  也正因为此,天威保变宣称“多晶硅业务已步入收获期”,但几乎与此同时,早在春节前就被舆论炒的沸沸扬扬的《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以下简称《条件》)却正式见诸国家工信部官网。

  事有两面性,庆幸的是,“天威保变发力多晶硅业务”赶在了《条件》实施之前。但“多晶硅市场即将翻云覆雨”却也早已成为舆论共识,如今已经摆开架势,箭在弦上的天威保变多晶硅业务又将如何应对呢?

  天威保变相关人士介绍,“公司多晶硅产能理论上可以在集团(大股东保定天威集团有限公司)内部消化,这将有效降低可能存在的市场风险。”

  多晶硅项目均符合行业准入条件

  工业联合会的“2010年各国产业发展计划”预计,届时全球产量将达到15吉瓦(GW),其中大部分使用多晶硅为原材料。随着新能源成本降低的影响,预计未来10年光伏产业仍能维持30%的增速。

  这是在天威保变在2009年年报中,对光伏产业、多晶硅市场的一则预言。可能也正因为此,公司才下定决心,着力发展多晶硅业务。

  事实亦是如此,一位清华大学新能源领域研究员表示,“不十分严谨的说,在未来的50年里,还没有什么其它材料能够替代多晶硅而成为电子和光伏产业的主要原材料”。

  但这似乎也不能成为天威保变面对未来多晶硅市场的“安全阀”,毕竟刚刚发布的《条件》对生产多晶硅提出了严格且事无巨细的标准,尤其是规模及节能环保方面。根据《条件》,太阳能多晶硅新建项目必须符合“每期规模大于3000吨/年;还原电耗小于80千瓦时/千克,到2011年底前小于60千瓦时/千克;还原尾气中四氯化硅、氯化氢、氢气回收利用率不低于98.5%、99%、99%”等标准。

  对此,天威保变相关人士介绍“目前,天威四川硅业有限责任公司和乐山乐电天威硅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两个3000吨/年多晶硅项目首先在规模上都符合管理层要求,就现有检测数据显示,完全能够达到《条件》的各项节能环保标准。

  其余的1260吨/年理论产能,与上述两个3000吨/年项目相同,均不属于新建范畴。”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多晶硅 光伏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