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电脑叫停电子书暴利 厂商纷纷降价
就在国内商家为调整价格应对替代品的出现忙得焦头烂额之时,另一个消息的传来令这些企业老板们神经更为紧张——从7月23日起,苹果iPad平板电脑在其他9个国家和地区开始正式销售,其中包括中国香港在内。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11669.htm显然,平板电脑的异军突起击碎了电子书厂商的暴利美梦,面对前者的挑战,后者不得不提前“钻进”售价下降通道。
国内市场纠结
同样是降价,国内外厂商的感受却完全不同。
就降价对销售带来的影响,亚马逊CEO杰夫·贝佐斯(JeffBezos)前不久欣喜地表示,自从Kindle价格从259美元降低到189美元后,Kindle的销售速度达到了之前的三倍。
据彭博通讯社的报道,亚马逊自进入今年第二季度以来,其 Kindle电子书阅读器的销量逐月递增,而且Kindle电子书的销量已经超过了传统精装图书。亚马逊方面表示,在过去的三个月里,他们每卖出100本 精装书就会有143份Kindle电子书同时销出;而在7月份一个月内,每卖出100本精装书就会有180份电子书销出。
“要知道,我们销售精装图书的时间已经达到了15年,而电子书只有33个月。”贝佐斯略带自豪地说。
显然,国内电子书商家并没有亚马逊的气魄,降价也没有使得销售业绩有明显提升,甚至还有悲观的消息。
市场调研机构DisplaySearch曾预计2010年中国电 子书阅读器硬件销量将从2009年的80万台增长至300万台,但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第二季度中国电子书阅读器的销量仅为23.12万台!“即 使在年底假期可能会产生部分增量,离300万台的预测还是相差甚远。”业内人士表示。
国内电子书商家降价的主要原因,除了受迫于平板电脑的入侵,自身成本的下降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汉王的一款电子书年初的时候做特价1380元,而现在只要1180元。据了解,这款产品去年刚上市的时候大概是1600多元,降幅达到30%。
深圳一电子书厂家负责人透露,电子纸占电子书成本的60%以上,而随着电子纸的主要厂家元太科技产能不断扩大,其成本也在不断下降。
“国外电子书阅读器的成功关键在于‘内容’”,该人士认为,电子书市场本身受制于很多因素的共同作用,除了产品性能和价格,丰富及时的内容资源也是很大的竞争优势。
在数字出版内容方面,亚马逊目前已有约60万册数字版图书,内容范围涉及图书、报纸、杂志、博客等各种媒体,另外,版权保护与商业共赢的成熟,使得消费者能够便捷地下载最新、最全面的内容。
相比较于国外品牌注重内容资源平台的建设,并围绕内容资源平台设 计制造自己的产品,国内厂商就显得力不从心。即便国内电子书终端厂商与图书内容间距离越来越近,但国内电子书市场无论是预置到终端设备的图书,还是可供下 载的网络在线平台,内容依旧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不少电子书用户曾抱怨,“许多经典书、畅销书根本在电子图书上难以找到,更无法通过电子书终端阅读。”
对此,番薯网CEO赵舸曾坦承,目前,国内无论是传统书店还是现有的网络书店,都无法满足用户多样化的读书需求,图书种类不全的现象严重。图书、出版社、作者之间缺乏有效便捷的索引,制约了用户个性阅读、多向阅读的发展。
福兮祸兮?
对于大牌电子书阅读器此次降价行动,业界也有不少群体保持着乐观的态度,“降价主要会对终端厂商产生一定冲击,对内容提供商、电信运营商、手机客户端厂商会带来一定的机会”。
iPad入华脚步临近,而苹果进入中国市场的首要事情就是与中国 相关内容提供商洽谈合作事宜。有传言称,汉王网上书城、盛大文学以及方正旗下的番薯网均有可能与苹果方面达成合作共识。而由于方正有平板电脑以及旗下番薯 网,因此,业内人士推测,方正番薯网与苹果达成合作或许是最有可能的。
业界认为,作为内容提供商,国内几家出版机构可以将内容以应用的方式放置在iPad中,将内容平台延伸,增加用户对内容平台的黏性;iPad对于内容提供商的影响主要是机会。
对于降价风潮,汉王科技董事长刘迎建似乎早有心理准备,他承认电子书阅读器降价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平板电脑等IT产品的冲击,但此次真正降价的原因则是产业链产品价格下降,使得产品成本降低。
刘迎建认为,iPad并未影响汉王电子书销售。在他看来,iPad没有USB接口,汉王有USB接口,并有Windows系统,这让汉王在商务应用上优于iPad。“随着电子书销售量的增加以及价格的下降,外界对于电子书的质疑将消失。”他说。
今年5月到7月,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汉王科技的股价从最高175元跌落至96元,跌幅达45%。这使得业界有声音称,当初炒得纷纷扰扰的电子书市场是否会是“昙花一现”?
国内一家电子书阅读器厂商负责人向本刊记者说,“电子书阅读器降价是趋势,消费者认可的价格就是在千元以下,但由于技术被垄断,所以价格很难一下就降低。”此外,作为设备厂商,他们一方面想要通过降低终端价格打开市场,另一方面又受制于图书版权的巨大成本压力。
苹果的入侵使得电子书产业发生了快速演变,也带来另外一个意外收获——山寨电子书难以存活。
“从6月初到现在,我们的电子书阅读器出货量不足1万台。”深圳一家以山寨为主业的IT厂商总经理无奈地说,“这个数量是我们去年不到半个月就能达到的出货数字。”
自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山寨大军的目光就转向电子阅读器市场,对此,刘迎建还曾敲着桌子言辞激昂地连声指责山寨产品,称“山寨简直就像强盗一样横行”。但随着国内产品的大幅降价,山寨军的价格优势将越发薄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