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EDA/PCB > 业界动态 > 互联网电视:迅速上量企业呼唤开放性平台

互联网电视:迅速上量企业呼唤开放性平台

作者: 时间:2010-07-12 来源:新华网 收藏

  产业发展模式仍需探讨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10782.htm

  调研公司DisplaySearch的统计显示,具有互联网功能的电视机是今年电视市场的亮点之一。

  庞大的市场容量需要更加多元化的内容平台。不过记者了解到,同样作为显示终端,电脑和电视则有着完全不同的内容支撑。以电脑为例,互联网上为电脑用户提供内容且获得牌照的厂商达到数百家,但同样具有互联网功能的电视,牌照商目前则只有3家。

  能够提供片源的内容商稀缺是目前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郝亚斌告诉记者,产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应该允许彩电企业自建的内容平台申请牌照,非视听类内容,如游戏、教育、资讯等服务,则不应完全由广电部门来监管,而要按照其他部门的管理办法来规范。

  不过,即便是目前只有3家集成商的现状不能改变,也有缓解的方法。王向东表示,最好的方式是中国网络电视台、上海文广和华数传媒这3家集成商能在同一个平台上供消费者任意选择,尽量避免增加消费者、厂家的成本。不要采用目前“硬件绑定内容”的方式,应该寻求内容商、硬件商和消费者都能接受的产业发展模式。

  据了解,目前获得内容牌照的有中国网络电视台、上海文广和杭州华数等3家,但国家广电总局在此基础上还将颁发内容服务牌照,从而形成“内容+集成”双牌照体系。

  郝亚斌表示,由于牌照属于稀缺资源,集成商与整机企业相比处于相对强势的地位,希望这不会给整机企业增加过多的成本。

  对于当下的政策以及产业现状,彩电企业一方面认同国家广电总局对内容实施“可管可控”的原则,另一方面也认为当前的政策令内容集成环节有垄断的嫌疑,从而阻碍了产业发展。“不应有某一方利用垄断资源制造对长远发展不和谐的因素,这需要各方以更高的姿态认识、解决这个问题。”郝亚斌表示,这种局面有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和竞争者之间的内耗,互联网电视产业要健康发展,必须协调各方利益,需要有统一标准来规范行业发展。

  积极引导产业发展

  互联网电视自2009年进入市场后,就表现出强劲地发展势头。2010年,借三网融合的东风,互联网电视市场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气象。

  不过虽然互联网电视发展迅速,目前也有越来越多的厂商推出互联网电视新品,但我们还是要认识到互联网电视目前的尴尬现状,比如内容牌照少、功能不完善、同质化严重,运营商、制造商、服务商、消费者之间的各利益群体的关系还不稳定等。

  所以在互联网电视产业迅速发展的时候,我们呼吁相关部门加强市场调控,用市场的手段调节该产业出现的上述问题。同时,在标准、软硬件厂商合作以及赢利模式方面尽早出台符合产业发展需要的规定,用规则来引导产业的发展。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