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XT8051的便携式脉搏&心电监测仪
脉搏探测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10391.htm系统采用红外对管ST168(成本1元)作为光电探测器,探测器在驱动电路下工作如图3所示。发光LED用1KΩ电阻限流,工作电流在2.5mA左右。接收端为光电三极管,在射极加上偏置电阻为150KΩ,组成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光电三极管发射极输出的信号即为被脉搏信号调制过的微弱电信号。电信号经过MXT8051片上运放OP0放大后;输送给MXT8051片上的AD进行数模转换,成为数字信号;数字信号再经MXT8051进行数字滤波后存放显存区以便TFT-LCD显示。
心电采集
生物学原理:心脏位于体液之中,如同一个电池放在含盐溶液中一样,心脏相当于一对电偶,每次激动所产生的电流,必然通过体液传导,在其周围形成一个心电场。心电场可以在体表各点形成电位差,因此通过测量体表电位差即可测量出心电信号。由于体表所记录到的电位强度与下列因素有关:
1.与心肌细胞的数量成正比;
2.与探测电极的位置和心肌细胞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3.与探测电极的方位和心脏去极的方向所构成的角度有关,角度越大电位越小。
心电信号反映了心脏兴奋(除极)的产生,传导和恢复过程中的生物电变化。标准的心电图模型如图4所示。心电信号各个波段代表不同信息,具体如下:
P波:代表心房除极过程:故P波的异常常是代表心房的问题 ;
PR间期:代表心房除极开始至心室开始除极,故其时间延长可见于房室传导阻滞;
QRS波群:心室除极全过程。若出现宽大畸形QRS波群,常代表心室出问题;
ST-T:心室复极全过程。故其异常亦多为心室的问题;
QT间期:整个心室活动过程。
电路原理:心电是体表的弱信号,大概在0.1mV~5mV之间,频率范围大概在0.1Hz-100Hz之间。信号采集首先需要将心电放大到CMOS电平。由于心电信号被深埋在强度高于其几十个dB的共模50Hz工频信号中,因此,心电信号的前置放大器需要使用共模抑制比非常高的仪表放大器。
本文选用TI公司的INA331单电源仪表放大器作为前置放大器,INA331是一款超低功耗仪表放大器,系统设计参考INA331说明书中的推荐电路,如图5所示,经实验测试,对实际参数进行了少许调整。将来自两手拇指端的心电信号经INA331放大15倍后,送入中间级放大器再放大100倍,这样即可得到幅值大于1V心电信号。为滤除信号中的噪声,在中间级放大器上集成了一个二阶低通滤波器,滤除信号中的高频噪声。但此时的心电信号仍含有非常强的50Hz工频干扰,需要进一步对信号进行50Hz陷波处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