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光电显示 > 业界动态 > 德豪润达的惊险LED之旅

德豪润达的惊险LED之旅

作者: 时间:2010-02-01 来源:经济观察报 收藏

  相关增发方案显示,德豪电器已与芜湖市鸠江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签署协议,由该公司委托银行向德豪电器提供用于认购股份所需资金的贷款。在信贷政策已经发生变化的去年与今年间,涉及的贷款事项是否将有变化,目前仍不明确。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05781.htm

  参与制定增发方案的一位人士透露,该方案目前仍在申请中,尚未正式获批。但他同时认为,“方案出来后二级市场的价格已积极反映了将投项目带来的利润,这也是公司管理层乐于看到的。”

  然而,回到芜湖项目本身,其尚未出生即已面临激烈竞争。就在芜湖项目奠基不久,三安光电(600703.SH)公告称,拟投资约120亿元在芜湖市建设产业化基地,从事外延片、芯片及封装、应用产品的研发和制造。投资项目与趋同,而规模更大。

  国家推行节能减排的决心以及低碳经济的趋势,让很多企业看到了希望,进而纷纷跑马圈地。

  德豪润达董事、副总经理王冬明曾表示,德豪润达设定的目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技部“10城万盏”计划,即在全国21个城市推动LED照明。据称,这是一个5000亿元的市场,德豪润达只要拿5%即可。

  然而,自称与健隆达同属健隆集团的广西健隆威的遭遇,或许可以为德豪润达提供一些借鉴。这家一度被认为属于德豪润达旗下的企业,在2008年底参与了广西南宁市的LED产品相关检测。随后,相关股吧等网站爆出消息称,该公司将与南宁市政府进行类似“BOT”的“合同资源管理”项目,即由健隆威向政府提供1万盏LED路灯,一定年限内所节约的电费归健隆威所有。

  本报联系南宁市市政管理局照明管理处,一位参与组织当时检测活动的员工表示,没有与健隆威有过任何协议,对健隆威也没有什么印象,因为“当时参加检测的企业有十几家,有很多来自广东的企业都很有实力”。

  在LED看似光明的未来背后,是整个行业的剧烈扩张和激烈竞争。据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光电器件分会统计和测算,目前全国从事LED的企业2000多家,其中从事外延片生长、芯片制造的研究和生产单位有40多家,器件封装企业约600家,其中有一定规模的封装企业就有约100家。

  上述原健隆达管理层人士表示,与彩电行业在中国的发展类似,LED行业必定经历市场扩大、产能扩张、产能过剩这一大浪淘沙的过程,最终只会剩下几个行业龙头。对于德豪润达而言,在这一波大潮中必须完成这惊险一跃。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关键词: 德豪润达 LED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