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电子信息产业高端攻略:谋转型调布局促融合
拐点自英特尔公司2003年入驻成都开始。2003年8月,英特尔公司在对上海、苏州、深圳、西安、成都5个城市进行长达两年的考察和比较后,最终选择在成都建设芯片封装测试厂。引进了英特尔公司大型芯片封装测试工厂,带动了一大批知名集成电路企业聚集成都,使成都发展成为国内重要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引进了全球主流通讯企业,以及全球主流软件企业,使成都成为全国五大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之一。打造国家级通信枢纽得到电信、移动、联通三大通信运营商的支持,预计5年内,三大巨头将有近500亿元投资落地成都。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02243.htm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以承载内需、承接产业转移为当前发展重点,成都正创造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不断优化产业承载环境。
近年来,成都在全市工业企业领域,积极推广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经营、管理等环节实现企业的设计研发信息化、生产装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经营管理网络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阿里巴巴入驻成都联手企业,无疑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马云说,将在成都复制的“新阿里巴巴”,不仅阿里巴巴B2B要来,淘宝要来,支付宝要来,阿里投资也要来,“我们在西部是综合性的发展,我们希望到成都来,建立西部基地”。
电子信息产业本身的发展,则体现在重大项目推进顺利,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产业定位进一步深化。来自市经委的数据显示:
在重大项目方面,2009年重大项目共49项,1—10月实际完成投资128.54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14.77%,15个项目顺利实现投产,9个项目处于加紧建设之中。除了京东方之外,还包括:
成芯公司。8英寸芯片生产厂二期项目已于5月竣工,形成了月产5万片8英寸0.35—0.1微米IC芯片产能;1—10月出货超过6万片,实现销售收入979万美元。
富通光通信。光纤预制棒项目10月竣工,形成80吨/年光纤预制棒、320万芯公里/年光纤产能。
天威硅业。3000吨/年太阳能级多晶硅项目8月底竣工点火,目前正完善相关配套设施。
天威新能源。光伏产业项目一期于3月竣工,4月试产,产能快速提升,10月份产量为9.52MW,实现100MW/年电池生产能力。
成都天马微电子4.5代TFT—LCD、成都虹视等正加快建设。
国内首条0.5毫米超薄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中国建材4.5代液晶玻璃基板项目一期工程已于8月份正式开工。
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成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正加快由传统电子工业向现代电子信息产业转型。2009年,成都市列入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行动计划的创新项目41个、技改项目43个。24个重大产业化项目顺利推进,逐渐显现出龙头企业的支撑和带动作用。集成电路制造、新型显示、光电光伏、LED照明、汽车电子、航空电子以及种类繁多的新型消费电子促使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快速成长、聚集。
素有中国电子行业晴雨表之称的中国电子展(CEF),于8月份首次登陆成都,国际国内400余家企业参展,展位总数突破500个,成都天奥、亚光等近30家企业参展。10月,第十届西博会上:亚洲最大的计算机代工制造巨头富士康签约投资10亿美元设立成都产业基地,IT巨头思科与成都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投资设立合作绿色实验室、展开智能城市合作项目,西门子全球IT运营中心项目签约落户成都高新区。
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对于国际巨头的吸引力持续不减,国际国内产业地位初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