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智慧课堂设计
说明:进入实训室(理实一体化教学室)教学和在课堂里教学是不一样的,不管是效果还是准备工作等都不同,这些会影响到这些教学方法的可推广程度。作为探索,我拟准备在课堂里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为此需要在课堂这一特定环境下能做一定的实践操作,主要是涉及到电源提供,需要能用电池供电的电路、仪器。本文电路板介绍请见:http://www.eepw.com.cn/zhuanlan/323021.html
-----------------------------------------
《电子技术》是电工电子各类专业的必修课,它有较强的理论性,也是学生较为畏惧的一门课,现作如下教学设计:将学习者定位于“音响系统开发者”,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开发,最终每位学生都能完成自己的设计,得到自己设计的音响系统,包括采用的电路形式、选择合适的元器件、计算电路的参数、实测电路的参数,形成实物、文档等最终的成果。
为《电子技术》课程准备了一系列的电路板,包括:信号发生、晶体管放大电路、运算放大器电路、功率放大电路,这些电路可以单独使用又可适当组合,如信号发生+晶体管放大电路(简单偏置/分压式偏置/单级/二级);信号发生+晶体管放大电路+功放电路(OTL/集成功放);信号发生+运放电路;信号发生+运放电路+功放电路.....
电路板可以通过连接件非常简单地连接在一起,以下是信号发生电路板+晶体管放大电路板+功放电路板。
这些电路基本囊括了《电子线路/电子技术》课程的各类知识点,包括元器件功能、电路形式选择、元器件选择、电路参数计算(包括因此而引入的分贝、反馈系统等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分发不同的设计任务让学习者选择电路形式,进行正向设计;或者提供真实的产品的电路形式,反向分析为何如此设计。这将涉及到: 成本核算/使用场景分析等真实工作情景。学生的作业除了传统的理论计算、电路图结构分析等之外,还包括电路实测、设计报告。这些以组为单位进行的设计报告/电路实测图片、数据等上传至平台,作为生成性资源,教师按排其他各组阅读报告、查找问题再作讨论,这些将作为学习过程全程记录。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可以安排2~4次这样的作业。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这些电路板以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安排其他电路的认知/测试。如通过“声控旋律灯”电路了解话筒外形及功能/三极管有放大作用等知识。如下是电路实物图,可以看得更清晰,这是一个简单的电路,可以用各种方法来实现:学生自制制作/使用上届学生的作品/使用数字化资源;
教学中需要用到的仪器包括:万用表、示波器。万用表使用电池供电,可以直接在教室使用,示波器使用电池供电的示波表。以下示波表都只有几百元,完全可以用在课堂教学中。示波表并不需要每位学生都配,只需要每组配一个即可,分组可以4人或者6人一组。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