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器件专题之电阻-37:选择热敏电阻,需要特别关注哪些内容
当选择热敏电阻时,要关注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误差规格:由于热敏电阻的本质是以电流流过热敏电阻时产生的电压来检测热量,因此应确定误差规格,以确保热敏电阻的准确性。
2. 热电阻类型:从质量控制角度出发,可以考虑选择合格的热敏电阻类型,常见的热敏电阻类型有RTD和Pt100,这两种类型的热敏电阻都用于测量温度,但它们的特性有所不同,应根据现场条件来确定适用热敏电阻类型。
3. 电阻值:需要选择与温度范围以及温度测量范围相符的电阻值,为此应先确定温度范围,然后根据实测值来选择电阻值,注意,电阻值越大,温度测量误差也越大。
4. 电缆:当需要长距离传输温度数据时,可以使用高精度电缆,电缆的长度也会影响热敏电阻的精度,如果电缆太长,会使热敏电阻的精度降低,所以在选择电缆时,应考虑其容量和长度。 5. 稳定性:合理使用热敏电阻可以有效提高稳定性,特别是在实际应用中,热敏电阻会遇到外界强烈非线性干扰,此时要求热敏电阻具备较强的稳定性,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6. 施加温度:如果测量温度范围比较宽,就必须考虑施加温度的问题,由于热敏电阻的特性,在施加温度变化时,它的电阻也会有所变化,因此要施加合理的温度,以满足量测温度的要求。
7. 壳体:热敏电阻壳体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它的材质和质量会影响热敏电阻的稳定性,在生产制造中,应确保热敏电阻的外壳有良好的导热性能,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总之,选择热敏电阻时要关注误差规格、热电阻类型、电阻值、电缆、稳定性、施加温度和壳体,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当使用热敏电阻进行测量时,除了以上提到的有关选择热敏电阻时要注意的方面外,同时还要考虑其它因素,比如测量环境、连接方式、安装形式等,它们也是影响热敏电阻精度的重要因素。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测量环境:在测量温度时,应保证热敏电阻和测量物体之间存在足够的空间,以防止热的传导影响热敏电阻的测量精度。
2. 连接方式:对热敏电阻的连接也是很关键的,常见的连接方式有插入式、卷绕式和粘结式,要根据实际应用的环境来选择最佳的连接方式。
3. 安装形式:正确的安装形式有利于热敏电阻的准确性,安装位置也要仔细考虑,最好是选择室外和室内相同的空气中心线,以尽量减少影响测量结果的影响。

4. 电缆:选择可以抵抗电磁干扰的电缆,这样可以有效保证热敏电阻在测量温度时的准确性,而且要保证电缆的长度,这样可以确保热敏电阻在测量温度时的精度和稳定性。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