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飘飘 北风笑笑
9月16日雪花上市时,承销商定价提高了50%到$120,而不到三个月后的今天股价是$387。
投资者们把各大投行给的目标价直接撕碎扔进废纸篓,然后轧平空头,这完全就是特斯拉在软件业的翻版嘛。
一、
其实去年就知道雪花了,因为在找廉价的大数据分析方案。
早早看到雪花是好棒的东西,但没想到投资者们也都这么有前瞻性。
也许他们只是盲从巴菲特?这也说不通,巴菲特拿的价格据说才$80,并不意味着现在的价格合理。
美帝投资者都这么有技术洞察力?还是只是傻钱恶炒?
我想,无理的疯狂也一定存在合理的角度。
二、
专家说雪花最重要的地方是降低了客户对云设施品牌的依赖度,这个说法有道理,但根本不足以支持雪花的疯狂。还有那么多开源东西可以用呢。
专家说三大云商都有类似竞品,AWS有Redshift/Athena/EMR,GCP有BigQuery,Azure有Synapse,因此雪花存在被大公司碾压的风险。
雪花的几位创始人是Oracle出来的,他们深刻洞察了Oracle和Hadoop的缺点后打造了雪花,这中间的8年和专利是他们今天的护城河。
雪花杀手锏是的简洁、高效,有虚拟数仓的独门秘籍,更重要的是可以很便宜!
三、
砖家会跳出来说,怎么会便宜呢?定价并不低嘛,你看它存储收费,计算也收费...
我举个例子,假设我一个穷私募想每天用大数据分析美股的当天全部详细数据,自动和历史数据、天气数据、政治经济数据进行对比挖掘出该涨没涨的股****来。
这个数据量是大到吓死人的,按传统IT每年投入得上亿,很大的投资机构都没有钱这么玩。
那么用雪花可以怎么玩呢?
雪花是存储和计算分离的,我可以只在每天收盘后跑一下写好的脚本临时租它的计算,其它时间完全不用给钱。
如果我需要用钱买时间让它算得更快,我还可以临时租雪花自有存储。假如我要做高频交易,通过事先机器学习的算法来盘中实时分析,也是可以的。
四、
虽然这个例子有点夸张,但它阐述了一个观念。
这个观念和Salesforce的成功特别像,每个客户都有用它的不同理由,也都有省钱的需求,但愿意把钱花在刀刃上:只为简单和高效付费,整体成本是降低的。
大家都知道当年拥有最全On-Premises商业全家桶的甲骨文被云计算颠覆而日暮西山。而雪花似乎带着颠覆上一代数据分析平台的使命而来。
毕竟数据已经成为企业最有价值的东西和核心竞争力,所谓承担多少并发的事务型数据库将会成为小儿科,而分析数据库的价值将越来越大。
那么,该买雪花的股****吗?我不知道,毕竟对于一家还没赚到钱的公司它真的很贵了。
不过,随着云原生和SaaS最终征服大多数企业,接下来可以拿来看的科技公司将目不暇接。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