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电源与新能源 > 业界动态 > 我国多晶硅产量有望突破1万吨

我国多晶硅产量有望突破1万吨

作者:时间:2009-04-30来源:中国投资咨询网收藏

  国际金融危机对快速膨胀的行业来说,也并不完全是坏事。国际金融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挤掉了产业链上的泡沫,使得产业更加协调、均衡、可持续地发展。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93952.htm

  是从硅石中冶炼硅,经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提纯后形成一定纯度的电子材料,是信息产业和新能源产业最基础的原材料。没有,信息产业和新能源产业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近年来,在国际光伏产业政策和光伏市场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国内外多晶硅产业迅速发展,国内多晶硅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产业规模上,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然而,从2008年第三季度开始,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国际光伏投资和市场遇冷调整,国内多晶硅的价格快速下降,国内多晶硅企业面临严峻挑战。

  技术升级多晶硅产能急速释放

  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研发高纯度多晶硅,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内多晶硅产业已实现工业化生产,多晶硅生产厂家曾达到数百家。但是,大多数厂家技术落后,生产规模小,成本高,质量低,缺乏竞争力,所以后来纷纷停产。

  2004年前后,国内外太阳能电池产业爆炸式的增长造成全世界多晶硅紧缺,价格暴涨,促使我国多晶硅产业掀起了投资生产热潮。在短短几年间,我国多晶硅的产能迅速由几百吨扩张到数万吨。

  到2009年第一季度,我国多晶硅生产企业已经超过10家,包括东汽峨嵋半导体材料厂(所)、洛阳中硅、四川新光硅业、江苏中能、无锡中彩,以及新投产的重庆大全、四川永祥、江苏顺大、亚洲硅业、宜昌南玻、江西赛维、神州硅业等。到2008年年底,我国已形成1万吨以上的多晶硅生产能力,实现产量达4500吨。预计到2009年年底,我国将可形成3万吨左右的产能,产量突破1万吨,到2010年,在建项目总规划产能将达到10万吨左右。

  在大批资金涌向多晶硅产业,推动我国多晶硅产能、产量规模扩大的同时,我国改良西门子法多晶硅生产技术也取得长足进步:一方面,改良西门子法的国内自主开发、创新技术,如大型还原炉技术、高压启动技术、SiCl4氢化技术等,取得了显著进展;另一方面,在通过引进国外设备和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如加压还原炉技术、尾气回收技术等,迅速提升了国内多晶硅制造技术和规模化生产水平,并取得了显著效益。

  但是,我国多晶硅行业规模化生产刚刚起步,我国多晶硅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与国际老牌有丰富经验的多晶硅生产企业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国外多晶硅企业大多通过完整配套的化工系统来提供氯化氢、氢气等原料,对副产物进行综合处理,物料实现了循环利用。而国内多晶硅生产企业在整体系统的优化、稳定运行、闭路循环、低能耗、低成本,以及产品质量的控制、检测和评价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提高。

  价格下降推动太阳能发电的普及

  在2005年以前,全球多晶硅的总产量为2.8万吨-3万吨,且供需基本平衡,除了绝大部分满足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外,仅有极少量用于太阳能光伏产业。

  自2005年开始,全球光伏产业迅速膨胀,带动多晶硅市场的需求旺盛,多晶硅出现了全球性短缺,价格一路上扬,最高时竟达到400美元/千克-500美元/千克。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LDK 光伏 多晶硅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