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元件/连接器 > 业界动态 > 电子产业振兴规划:从激进到温和

电子产业振兴规划:从激进到温和

作者:时间:2009-04-23来源:第一财经日报收藏

  公众的热情总像股市里的消息,常常“见光死”。在《信息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出台前,人们曾乐此不疲地炒作,而正式出台后,热情反而淡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93740.htm

  而事实上,《规划》前后两稿内容的调整,有很多意味。从过度强调自主性,过度强调产业某一环节的激进策略,转向温和的渐进式发展,且更加贴近应用。

  比如笔者一直关注的半导体行业。《规划》草案中,原本有句着重强调的话,即“加强芯片制造和设计能力,逐步建立自主可控的集成电路产业体系”。在最终稿中,成了“完善集成电路产业体系”,占据内容比例最大的,则是如何整合研发、制造、终端、市场需求、人才、环保等产业资源,最终实现突破。

  这也体现在其他战略产业上。比如领域,目标仍是突破显示面板瓶颈,带动显示产业整体转型。但强调的是“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同样是完善产业体系。在自主性上,则温和地表示,“逐步掌握显示产业发展主动权”。软件、通信业的发展模式的表述也基本类似。

  文字表述变更背后,显然是深刻的现实。“自主可控”之类的词汇,确实能调动起情绪,让人看着就来劲。毕竟许多领域,中国虽有市场,但技术力量弱小。

  但走向“自主可控”恐怕没那么快,毕竟核心技术非一朝一夕能获取。短期内中国优势仍在于制造以及庞大的需求,在制造业本身面临迫切转型压力下,完全依靠自主技术力量支撑,显然不现实。

  最终稿显然比以往更加强化信息技术与工业的融合。“应用”、“系统应用”、“融合应用”等词汇出现频率很高,远多于初稿。而且,贴近民生的领域最受关注,它强调加强信息技术在教育、医疗、社保、交通等领域应用,并且要服务“三农”,加速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发展壮大涉农产品和信息服务产业。显然呼应了近期国家宏观政策。

  这种改变,吻合了这一文件名称中的关键词,即“规划”与“调整”,它强调的是系统性,而非激进的局部变革。后者可能获得部分优势,但无益于化解中国未来三年面临的危机与难题。

  但是,如果以为中国信息产业漠视创新,为短期目标让路,那太小看了中国。温和的表述,同样充满着力量。

  比如在显示领域,它首次表示“重点加强海峡两岸产业合作”,而这正是业界目前强调的焦点,它有助于产业链完善,不至于过度依赖日韩;而在几乎所有的行业,最终稿都提到了行业标准与规范,显示出中国借助资源优势获得话语权的欲望;而“优惠”、“投资”“人才”、“平台化”等词汇的高频率,更是体现了国家对这一产业的扶持力度。

  当然,这种力量,相对最终稿传达的整个系统创新,尤其是将信息技术渗透到国计民生的思路,都只能算是局部动作。



关键词: 电子 平板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