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波器波形更新率确定捕获到难解事件的概率
带宽、采样率和存储器深度是工程师选择数字示波器时最常使用的评估指标。波形更新率则是另一项重要的考虑因素。示波器采集波形和更新显示的速率确定了捕获到随机和偶发事件,例如毛刺的概率。这篇文章通过调试应用 ── 试图捕获随机和偶发产生的亚稳态 ── 来说明波形更新率的重要性。文章也讨论了使用专门的重复快采集模式,以及可能的权衡。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8125.htm当您评估示波器时,其反应能力会影响您的决定。为正确感受示波器反应是否敏捷,只需探测相对快的重复信号和观看其反应。如果示波器的显示更新太慢,就会感到这台示波器非常迟钝,因而极不好用。今天一些有较深存储器的示波器就属于这种情况,因为处理深存储器记录而减慢了更新率。一般来说,如果示波器显示达到至少每秒二十次更新,所显示的波形将表现为“实况”,并感觉示波器反应敏捷。但波形更新率的重要性远不止是反应能力这一个方面。“实况”感觉并不能说明示波器捕获到偶发和随机事件的概率。
今天的一些示波器厂商宣称更新率达到数十万波形∕秒的量级。但人眼并不能辨析这一量级的差别。当您调试高速数字电路时,由于能增加捕获偶发事件的概率,因此示波器更新率达到这一量级至关重要。如果您要观察的是精确重复的信号(无异常),那么极快的更新率并不很重要。但当信号并非精确重复 ── 即有异常产生时 ── 随机和偶发产生的事件会使您大伤脑筋。更快的更新率能提高捕获到难解事件的概率,为您的调试提供帮助。
用实时采样捕获亚稳态
图 1 示出一个随机亚稳态(毛刺),它在数据信号中平均每 50,000 个周期仅产生 1 次。如果您事先知道该事件为随机发生,就可把大多数示波器设置在毛刺条件上触发 ── 即根据最小脉冲宽度设置示波器 ── 从而可靠捕获示波器各次采集上的毛刺。但如果您不知道毛刺的存在,就可能只是简单探查设计中的不同信号来验证正确的信号保真度,因此示波器设置在标准的上升或下降沿条件上触发。
由于它们相对慢的更新率,大多数示波器为捕获偶发事件,需要采集远不止是几秒的数据。如果您打算用一般调试方法,在每一测试点上探测几秒钟,并想捕获到各结点上可能产生的偶发事件,示波器就必须有极快的更新率。
图 1. Agilent MSO6000 系列示波器用实时采样捕获到的偶发亚稳态
图 1 是用 Agilent's 6000 系列示波器捕获到的毛刺,该示波器甚至能在带 sin(x)/x 重建时,用实时采样达到 100,000 次∕秒的波形更新。在这一更新率下,示波器捕获到该特定信号的统计概率约为每秒二次。采用 Agilent 专有第三代 MegaZoom 技术的 Agilent 示波器实现了这一业内领先的实时更新率。
一旦我们发现电路存在非预期的行为,就可开始进一步调试我们的系统。 使用混合信号示波器( MSO )的逻辑通道,就能设置跨多个模拟和数字通道的组合逻辑码型触发条件。它揭示由于时钟抖动,我们的系统偶尔出现对建立—保持时间指标的超差,如图 2 所示。

图 2. 码型触发揭示建立—保持时间超差
Agilent 6000 系列示波器实现每秒 100,000 个实时波形的意义何在?可把它与今天市场上的其它示波器作一比较。使用其它数字示波器的默认实时采样模式,波形更新率范围约 60 至 700 波形。 虽然 60 波形∕秒对于示波器的“实况”感觉是足够快的,但为捕获到每 50,000 个周期平均仅产生一次的特定亚稳态,需要把探头放在测试点上的平均时间将近 14 分钟。即使是 听起来给人印象深刻的 700 波形∕秒, 把探头放在测试点上的平均时间也超过 1 分钟。
如果您打算用一般调试方法,在每一测试点上探测几秒钟,使用任何其它 DSO 的默认实时采集模式都可能丢失这一事件。为在几秒钟内捕获这一特定错误事件,您需要示波器有每秒数万个波形,甚至更快。
使用专门的采集模式
使用其它“专门”采集模式情况如何呢?今天市场上的一些宣称具有 100,000 波形∕秒量级的波形更新率。但这需要选择专门的快采集模式。示波器中的“专门”工作模式会在其它方面有所牺牲,通常会影响采样率和采集存储器深度 ── 有时需要用重复∕等效时间采样模式代替实时采样。此外,它也影响示波器的测量功能,包括波形测量,波形运算,以及对保存波形的平移和缩放。
虽然对于捕获偶发事件,专门的快采集模式有时也不失为一种正确选择,但您应知道在使用这一“专门”工作模式时,必须考虑在性能和功能上作出的权衡。此外,虽然某种示波器可能宣称使用特定工作模式达到 100,000 波形∕秒量级的波形更新率,但这些更新率可能仅适用于很窄的条件,而且可能给出的是离散点 ── 而不是各采集周期的完整波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