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手机与无线通信 > 学习方法与实践 > 无线USB协议的带宽分析

无线USB协议的带宽分析

作者:恩智浦半导体 孙钰玺时间:2008-03-18来源:今日电子/21ic 收藏

         无线USB是一种新型互连方法,它为现有USB应用提供了一种替代的无线方案。无线USB设备的开发人员的首要考虑是保证与以往成熟技术(如USB 2.0)相当的传输率。本文对无线USB 带宽特性作了详细分析,并与USB进行了比较。然后,利用分析结果对几种单USB 设备传输率需求与一系列有代表性的多USB设备配置进行建模。这些例子表明,大批潜在的USB 设备亦可以采用无线USB 技术实现。本文还有助于读者理解当前系统实现中可能会出现的瓶颈,以及进一步提升系统流量的可能方案。本文假设读者已熟悉了USB 系统架构。

介绍

认证无线 USB(Certified Wireless USB)是一种新技术,它提供的无线连接能力建立在强大的 WiMedia 超宽带(UWB)公共射频平台之上。WiMedia UWB 可以提供高达480Mb/s的带宽,这也是有线USB 2.0的带宽。因此,它吸引终端用户与应用开发人员将现有 USB 应用迁移到无线领域。USB无线技术应用将使便携硬盘驱动、打印机、数码相机、以及诸如PDA或手机一类的手持设备受益。

现在人们对新协议到底能为应用或类驱动(class driver)提供多大的有效带宽表示关注。由于其无线特性,总开销中必须计入一些额外的部分。无线 USB 能否提供足够的带宽以支持应用USB的设备,尤其是那些基于庞大结构和高带宽要求的应用设备?本文特别关注无线USB协议的效率问题。首先,我们将详细分析降至帧级的无线协议开销,并提供其与USB的简单比较作为参考。接下来,我们将研究几个应用实例。最后,我们会简单讨论系统实现中的潜在瓶颈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无线USB协议开销的分析

由于无线USB的自身特性,与有线USB相比,它要有一些“额外”的开销。无线 USB 建立在 WiMedia UWB 平台之上,该平台包含用于点对点(ad hoc) 个人域网络(piconet)的一个 UWB 物理(PHY)层,以及整套的分布式介质访问控制(MAC)协议。如图1所示,WiMedia MAC将空中时间划分成一种65ms的基本时序结构,名为超帧(superframe)。然后再进一步划分为 256个介质访问隙(medium access slot)。每个超帧都开始于一个占16个介质分配隙(MAS)的信标期(beacon period)。信标是WiMedia MAC的核心;每个活动的WiMedia设备尝试在信标周期内传输自己的信标时,都必须聆听其他的信标。换句话说,空中时间的 1/16必须用于WiMedia MAC协议的信标操作。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80220.htm


图1 基本时序结构图



UWB 技术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数据包级的开销,如前导(preamble)、PHY 与 MAC头(PLCP 头)、IFS。所有这些都将考虑在下面的计算中。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最好的有线 USB 技术,虽然一般情况下比无线技术要小得多。也同样存在着通信方法的开销。一个典型实例就是“位填充”。同样,从应用观点看,在数据包级也存在着一些可以看作开销的部分,如 SYNC、EOP和CRC等。

无线 USB协议中的改进

为提高无线USB协议的效率,引入了事务类型和流量两种增强方法。

图2是无线USB与有线USB之间事务概念的一个比较图。在USB 2.0中,传入或传出一个设备当中的任何一个数据包都需要来自USB主机的一个令牌。在无线 USB 中,数据传输则以事务组(transaction group)的形式完成。事务组是指微调度管理指令(MMC)与被分配协议时间隙的组合,在时间隙期间执行一个或多个无线 USB 事务。即,对无线 USB,并非每个空中传输数据包都需要一个令牌;一组针对不同端点(EP)管道(甚至是不同设备)的事务可以共享同一令牌。


图2 无线与有线USB事务概念的比较



无线USB中的传输率改进是通过定义一种较大的包尺寸(最大为 3584 应用负荷)与数据的突发模式来实现的。通过使用数据突发模式,帧间距可以从 10μs 减小到 1.875μs。另外,还可以使用突发先导(5.625μs)来代替标准先导(9.875μs)。

无线USB的拓扑结构产生了大的有效带宽。由于其无线特性,不再需要传统的“树”状拓扑,这样集线器就被省略了。原来消耗在集线器轮询上的时间现在可以用于数据传输。

最后,无线USB 在高级协议上作了一些优化。例如,对bulk-in(批量传入)事务,无线USB不需要一个主机来发送独立的握手包,而是将握手信息嵌入在其后的MMC 中。这样进一步提高了信道的使用效率。另外,还省略了控制传输设置阶段的握手(handshake),如果数据段后紧接着控制传输,则数据段令牌将嵌入到设置令牌中。

从上述分析可见,无线USB 有一些由于无线特性以及介质访问控制层所带来的额外开销,但无线 USB 协议设计者亦采用了一些新方法来提升系统传输率。因此,需要把全部因素包括进来,以作全面考虑。下面我们将计算无线 USB 的有效带宽,并作进一步的详尽描述。

计算应用的有效带宽

下面的计算基于一种单设备的简单方案。类似方法也可以分析多设备的情况。理想情况下,如果一个无线 USB 主机可以将不同设备的多个事务安排在单一事务组中,则能够大大改进平均传输率数字(因为令牌本身被认为是一种协议开销,因此,如果多个事务能够共享一个令牌,则能减少总开销)。

 

 


表1是一个标准无线USB数据包开销的计算。



现在,我们看看在事务级的带宽特性。此处以批量传出(bulk-out)事务为例,批量传入(bulk-in) 事务的计算方法与之相似。此外,由于无线USB协议省略了bulk-in事务的独立握手包,因此bulk-in 可以实现比bulk-out更高的流量。(相同的 MMC 可以用于批量传入(bulk-in)和批量传出(bulk-out)事务,前提是这些事务被组合到一个事务组。)

整个事务的持续时间将为:T=2*SIFS+burstsize*(MIFS+Packetduration)+AckDuration+ MMCOUTDuration。握手与 MMC 持续时间的计算采用一种简单方法,因为两种包都是一种预定义好的格式,有固定的长度。等效有效带宽的计算方式如下:B = [本次事务中传输的有效应用负荷/ T] *15/16。

其中,附加的因数 15/16 用于消除信标操作的开销。

表2列出了不同数据包与突发尺寸配置下的有效应用带宽。

应用的全部有效带宽大约为总带宽的 75%。

注意,上述计算是单纯基于事务级开销,没有考虑用于信道保留的 MAC 层共存策略。

USB事务级的等效带宽如表3所示。

应用的全部有效带宽大约为总带宽的88%。

注意,这一计算中尚未包含一些其他因素(虽然不太重要),如SOF和轮询集线器所消耗的时间。

从USB 转到无线USB有效带宽的下降是源于射频的特性:即在发射(TX)与接收(RX)之间过渡耗时严重。




与USB相比,无线USB 更适合于批量数据传输,而对少量数据来说,过渡的成本太高。

另外对 ISO 传输,无线USB 定义了一个限制,即把每个同步端点对带宽的需求限制在不超过 40 Mb/s。这意味着:如果一个同步端点服务间隔为 4.096ms,带宽需求为 40Mb/s,则每个服务间隔内可移动 21475字节。将这个数字与支持大带宽端点的USB 2.0(最高 192Mb/s)相比较。在准备实现需要大带宽的同步传输时,要牢记这一点。

应用实例

表4是几个当前使用USB并需要大带宽的典型应用实例。通过分析这些实例的带宽需求,就能更好地了解这些应用是否能够完美地配合于无线 USB 框架。



总结

迄今为止我们所见的大多数应用均可以无缝地迁移到无线USB 上。至于海量存储这种“贪婪”的应用,无线USB的性能与USB 2.0相比会受到一些影响。这种情况下必须作进一步研究,从而确保在提供特定应用及无线解决方案时,性能的降级程度在可承受范围内。

实现建议

如前所述,无线USB协议通过传输批量数据可以获得更好的带宽性能,系统设计者应有效地管理缓存,即当主机给出一个用于数据传输的时间窗口(CTA)时,设备应总是保有足够用于发送的数据,或有足够保存数据的缓存空间。缓存管理不仅要考虑来自应用的需求,还要考虑无线 USB 的端点成对描述符(endpoint companion descriptor)。否则,主机仍要根据包尺寸与突发尺寸来安排一个大的时间窗口,而事实上,设备实际只用到一部分时间。这也会浪费整体的总线带宽。

同样,如果无线USB主机可以积累来自较高层的多个事务请求,并将它们高效地组织成事务组,也将提升多设备配置的总体系统性能。当然,主机实现应有充足的本地缓存,以保存该事务组中发射或接收的数据包。



关键词: 无线 USB 带宽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