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高校动态 > 从“小学生也能拿职称资格”说开去

从“小学生也能拿职称资格”说开去

作者:时间:2008-02-01来源:收藏


  职称,是现代从业人员梦寐以求的心结,是多少人为之奋斗一生的人生目标,然而有多少人能够如愿以偿呢?云南省的小学生林泽南,虽然才10岁,他的名字却一下子被广为流传,成为人们交口称赞的新闻人物,就是因为他通过希赛教育的培训,开创了中国最小年龄获得职称资格的先河。
 
  根据现行各行政企、事业单位的职称评审政策来看,还是比较严格的。一般来说,本科毕业一年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才具有资格参评助理工程师职称,工作6年的专业技术人员能够拿到工程师职称,算是最早的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78540.htm

  林泽南却以一个小学生的身份参加2007年下半年全国计算机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在程序员资格考试中,取得上午51分、下午48分的成绩(合格标准上下午均为45分),成为中国最年轻的通过国家认证的程序员。根据现今的软考政策2003[39]文件,只要通过了程序员考试,则就具备了初级职称(助理工程师或技术员)资格。

  编者注:人事部2003[39]文件第十条规定:“通过考试并获得相应级别计算机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证书的人员,表明其已具备从事相应专业岗位工作的水平和能力,用人单位可根据《工程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有关规定和工作需要,从获得计算机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证书的人员中择优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取得初级资格可聘任技术员或助理工程师职务;取得中级资格可聘任工程师职务;取得高级资格,可聘任高级工程师职务”。

  一、小学生能拿职称资格,要不要大力提倡?

  林泽南这个例子,应该说只是个案,是特例,我们不能只看到他成功的结果,而应该多关注他成功的过程,以便启示后人。对此,我们该想想,要不要大力提倡?

  这里有个提倡和仿效的问题,我们应该大力提倡一种精神,而不一味仿效这一做法。提倡得当,善莫大焉,仿效失察,后患无穷。据小泽南的父亲谈儿子的成长过程,总结了一些哲理性语言,值得借鉴和提倡: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因材施教,事半功倍;兴趣所在,金石为开;软考不是目的,而是一种学习方式。我们要提倡的就是这种精神。

  如果是一味模仿,每个家长,不顾自己小孩的自身条件和兴趣爱好,逼着孩子都来学编程,拿职称,干孩子头疼的事,想一夜成名或高人一等,那将会人为地葬送孩子的前程,酿成社会的灾难。

  二、通过软考拿职称资格,算不算走捷径?

  通过软考拿职称资格,与职称评审相比,完全是另辟溪径的做法。即名正言顺地符合国家政策要求,又能有效避免职称评审中的诸多不合理因素,对IT从业人员或相关工作人员而言,是一种获得职称资格的最佳途径。

  首先,软考证书的含金量是相当高的。因为软考是由国家人事部和信息产业部组织和领导的国家级考试,目的是科学、公正地对全国计算机与软件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技术资格、职业资格认定和专业技术水平测试。其权威性和严肃性,得到社会及用人单位广泛认同,被称为中国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IT考试第一品牌。我国软考已与部分国家签定了相互认证的备忘录,正逐步走向世界。

  其次,软考为IT行业人才培养起到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自1987年联考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实施了20年,累计参加考试人数超过200万人次。

  三、职称改革的趋势,会不会是以考代评?

  职称评聘在我国已经实施20年了,确实为我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论文的价值鉴别,评审的标准。由于评审职称,还有一个指标的安排问题,同年同专业被评为同级职称的人,在不同地区、不同单位,水平是相差很远的。

  每年的评审政策和考评细则都在不断地调整,虽然也有一个量化计分的办法,但总是脱不开一个“评”字,凡评就容易产生主观臆断,凡评就会有感情因素,凡评就会出现人际关系的黑洞。凡评就必须有论文,而职称评审的论文中,有多少水分,只有天知道。真正有价值的论文确实少得可怜。职称改革向何处去?

  软考政策改革(以考代评),是全国一盘棋,可以做到客观公正、标准统一、水平一致,打破那些按地区分单位下指标的陈旧的不合理的章法,充分调动真正有水平、有知识的人的积极性。

  目前,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的考试,让该专业的职称有了以考代评的好处,英语专业有全国等级考试的经验,也可以借鉴软考,在职称评审方面达到以考代评的目的。

  其他所有专业技术职称能以什么来考?会不会发展为全国性的考试?目前来看,可能性不大,因为操作起来比较困难。笔者看来,在职称评审上,能考则考,适评则评的两条腿走路的方针目前不会改变,将来也不会有多大的突破。

 



关键词: 职称 资格 工程师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