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元件/连接器 > 高端访谈 > 大联大董事长黄伟祥:IC通路产业不能再靠天吃饭

大联大董事长黄伟祥:IC通路产业不能再靠天吃饭

作者:时间:2008-01-24来源:电子时报收藏

  世平和品佳于2005年3月28日宣布成立控股公司,当年度11月9日重新在台湾股票市场挂牌上市,为台湾科技产业写下一页创举!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78014.htm

  本报特地访问董事长黄伟祥,谈一谈多年来耕耘的心得,对亚洲其它市场的看法及将营运资金报酬率(Return on Working Capital:ROWC)评估系统的概念引进台湾IC通路产业的想法,以下为本报专访摘要:

  问:为什么近年来一直在倡导营运资金报酬率的概念?2007年大联大的ROWC成效如何?

  答:ROWC的概念主要是将库存、应收帐款、应付帐款、毛利、营运费用等因素列入评估范围。过去IC通路商没有ROWC的概念,只强调EPS和股东权益报酬率(ROE),但IC通路商的负债和库存情况,常常为外界所诟病之处。备注:ROWC=营业利益–库存备抵跌价和报废/(应收帐款+存货–应付帐款)

  导入ROWC,外界可以很清楚地从ROWC数值中,看到1个公司的财务比率分配状况,是否有将手上的资金做最有效的控管和运用。2007年大联大在ROWC上的努力已逐渐有成果,第3季ROWC高达21.72%,是历年来的新高点,同时也较第2季15.37%大幅成长。以大联大2006年来看,营收其实和2005年差不多,但由于积极导入ROWC评估系统,因此2006年ROWC值的分母减少了将近50亿元,可想而知,即使分子没有变,整体营运资金报酬率也是大幅提升。

  采用ROWC评估营运后,大联大的财务分配更好,营运费用也大幅降低。近年来大联大每年的ROWC都有进步,几乎每年以3个百分点的速度改进,其实进度也有点超乎预期。

  问:大联大的ROWC与Arrow和Avnet相较,何者较高?

  答:基本上,大联大和Arrow和Avnet还是有些不同,大联大几乎是IC通路代理,但Arrow和Avnet有蛮多是被动元件代理、3C通路产品等,因此营运产品结构不太一样,出来的ROWC值也会不同。

  此外,Arrow和Avnet在欧美市场当地市占率较高,由于欧美市场秩序成熟,比较不需要用杀价竞争的方式抢市占,因此价格较容易维持,毛利率相对较高、库存相对较少,而欧美市场也是大联大未来需要努力之处。

  问:所以您觉得大联大在导入ROWC评估系统后,竞争力增强许多?

  答:其实2007年整个通路市场的成长性还好,但大联大已经发展到年营收超过1,000亿元的营运规模,不能再只是靠天吃饭,也不能只是赚机会财,一定要自己有能力控管营运方向,如果营运成果不彰,不能再只是怪大环境不好,赚机会财的时代过去了。

  以前IC通路产业最令人诟病之处,就是这些库存、应收帐款等问题,但现在大联大在导入这个系统后,已大幅加强对自己能力的掌控,外界也可藉由ROWC很快清楚公司的营运概况。

  问:大联大2007年在大陆市场大有斩获,可否分析个中原因?

  答:世平和品佳都是在1990年初即进入大陆市场,品佳最早还有在大陆当地设厂,因此大陆的在地化做的相当深入,但在大陆的布局真正关键期是在2000年之后。

  大陆市场其实是在2000年之后,随著人才、法规、银行制度等一一建立后,逐渐吸引相当多外商进入大陆投资,也慢慢训练出不少大陆本土的优秀员工,将整个大陆市场带入快速成长的阶段。这很像早期的台湾的环境,在藉由一批批外商资金、人才的流入下,为台湾科技产业训练不少优秀人才。

  大陆市场真正蓬勃发展,其实是在近6、7年的事,也就是2000年初期,因此大联大在收割大陆市场之前,其实已经耕耘当地10年之久。

  问:大联大2007年靠著大陆白牌手机的商机,营运成长快速,可否谈一下此部分?

  答:大陆白牌手机的供应链都是以当地的厂商为主,大陆手机供应链厂商的动作效率之迅速,其实相当惊人。

  只要国际手机大厂推出1款新的手机机型,大陆业者可以马上提供数10种模具、板子给你选择,当地白牌手机供应链不论在生产、营销等环节上都是独立运作,最后再拼凑成客户所需要的解决方案,每个环节都做得很好、很快,极具生产效率,这是陆商独树一格的文化,因此台商很难打入其中。

  大陆这种手机的「白牌文化」,其实很像好莱坞电影的制造过程压缩版,在创造产品的过程中,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要产品有产品,不管是模具、板子、生产制造、营销、发行公司等,每一个环节都是独立,用最快的速度将产品完成,然后卖出去,就象是汇集所有临时演员来完成1部电影,拍完就散会。

  但千万不要小看这种操作模式,其实是相当有竞争力的。就象是一笔钱投进去,很快就做出1部电影,再把电影用最快的速度卖成钱,然后再投入下1部电影,每个生产环节都是相当有效率的。

  这就很像我一直强调的ROWC的概念,虽然产品的毛利率低,但将资金用最有效率的方式运转,周转率够高,其实可以很成功的。

  也因为如此,「白牌文化」的商机其实都是大陆本土的供应商所掌握,因为外商很难具备这么大的弹性,以及这么具竞争力的成本和生产效率。未来白牌手机的需求将不只在大陆地区,其它新兴市场如印度等国家,对于这种产品的需求量其实相当大,现在印度的手机用户增加速度,其实已经超过大陆市场。

  问:与Arrow相较,大联大除了同文同种之外,最大的优势为何?

  答:这问题主要有3点可以观察。第一,就是之前提到,世平和品佳其实在1990年初就开始耕耘大陆市场,到现在已经接近累计了20年的经验,大家看到好像2007年大联大在大陆的布局才开始收割,其实早已耕耘当地已久,在2000年开始有斩获起,其实已了解当地超过10年之久,因此在大陆市场中,本地化精神是外商所很难追赶上来的。

  第二、核心价值是Arrow等外商所没有的。我认为核心价值才是真正维系1个公司价值体系的根本,这对于整个组织的影响是相当长远的,不论世平或是品佳,或是现在的大联大,都是非常重视公司核心价值的企业。

  第三,要适合在大陆发展,需要产品线分布,若产品线有数千种商品供客户做选择,加上台湾IC设计公司的能力和效率其实相当强,很能适应大陆这种低价、低毛利率的环境,能很快配合环境做出适当的产品设计。

  象是有些毛利率很低的产品线,Arrow可能会认为毛利太低就不做,过去都做惯欧美这种毛利率很高的市场,不适应大陆的环境,但其实大联大在大陆这种产业环境背景下,已经找出适合的生存之道,这也是竞争力所在。

  问:您怎么看Arrow合并奇普仕的动作?

  答:Arrow合并奇普仕是在亚洲市场中的一种学习,学习如何在低毛利率的环境中前进,但在双方合并之后,如何留住好的人才才是最重要的关键。

  大联大和其它的IC通路商相较,可能在策略上都差不多,但真正不同点在于执行力,1个组织要如何争取好的人才留在集团,如何运作1个高达1,200人的组织,尤其在大陆市场,未来人才的取得只会更难,付出的代价会更高。

  问:继大陆市场之后,您怎么看印度市场未来的商机?

  答:我们去印度其实已有7年之久,当初是透过新加坡分公司,找当地公司策略联盟,逐渐开始在在印度布局。其实我们在新加坡的布局也是比别人早,大约是1995年就进去了,新加坡的分公司在2001年还在当地挂牌上市,但后来在2005年又下市,下市原因是新加坡分公司的规模太小了,公司在市场上慢慢被边缘化,干脆决定在新加坡下市。

  我认为印度市场在真正起飞,至少还要再3年的时间,就象是之前的大陆市场,其实我们也是耕耘约10年之久,才慢慢开始收割。

  印度市场势必也需要经历象是早期台湾,或是前几年的大陆,这种大环境要能逐渐成熟,要经历过当地的基础建设渐渐完善,开始吸引外资进驻,帮忙训练本地人才的过程,但印度市场一旦要起来,绝对是非常快速,以最快速度蓬勃起飞。

  目前大联大在印度有6个办事处,我认为印度市场在真正收割之前,布局个10年之久是很正常的,但当地人口众多,内需市场的驱动性强,未来商机无限,但要做好印度市场,在地化很重要,因此大联大已趁早进去布局。

  问:IC通路商在亚洲市场的版图中,对于日本和韩国的著墨好像较少,您怎么看这些市场?

  答:我们是2007年初才开始赴韩国设办事处,2007年起会逐渐花心力在韩国市场。过去世平其实很早即进入韩国,大约8、9年前曾投资当地业者,但后来双方理念不合,合作没有继续下去,因此中断在韩国市场的耕耘,直到2007年初才再重新进入韩国市场。

  我认为以目前大联大的产品线齐全,以集团资源之力来全力支持,要再将韩国市场做起来不难,只是需要一些时间重新建立班底、招募人才,大联大要坐稳亚洲第1大,韩国市场绝不能缺席。

  至于日本市场方面,我认为日本市场要成功,一定要透过购并当地业者,但目前大联大还没有开始做日本市场。

  问:目前大联大发展以亚洲为主,然欧美地区似乎都让Arrow等美商盘踞,大联大未来是否有策略突破?

  答:要经营欧美地区要先建立关系,当地有很多EMS大厂,这些大本营要突破需要时间,目前以作一些design-in工作为主。大联大不会放弃欧美市场,毕竟发展策略仍是要做到focus,先挑重点区域来作。

  问:除了大陆白牌手机外,您认为下一个最具成长力道的产品线为何?

  答:随著公司营运规模日益扩大下,大联大也会发展第2核心事业,为未来作准备,但这块市场可能需要5~10年的布局,不会这么快有回收,象是太阳能产业或是系统类的产品,都是不错的题材。

  象是涉足太阳能产业,目前大联大也从矽晶圆代理业务开始,我认为太阳能是很有潜力的产业,台湾产业趋势往太阳能方向布局是好事,或许外界认为太阳能产业目前过热,但其实每个刚崛起的产业都会有过热期,早年的PC产业也是一样。

  我认为大联大要往太阳能领域发展,不能只是一窝蜂,要很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要做、就要作的跟别人不一样。目前大联大只是代理矽晶圆,这与一直以来大联大擅长的IC代理业务不相关,但藉由代理矽晶圆的业务,也可以让公司慢慢了解这个产业,逐渐聚集这方面的人才和经验,有一天对这个产业真正有感觉时,就可以跨大步去做。



关键词: 大联大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