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消费电子 > 高端访谈 > 除了手表和手环,可穿戴还有哪些机遇与挑战:UL

除了手表和手环,可穿戴还有哪些机遇与挑战:UL

作者:时间:2015-09-18来源:电子产品世界收藏

  电子设备受到了用户的追捧,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很多电子设备,不过大多集中在手环和智能手表。除了这些,还能做出什么有创意的设备?贵公司有什么开发套件或产品神器,可以帮助读者做出新奇的玩意?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80351.htm

  为此,本媒体特别邀请业内的活跃厂商和市调公司,参与此次采访报道,并将于同期网站登出。

  1. 能否帮助读者脑洞大开,介绍一些您认为有市场潜力的可穿戴电子产品?

  、耳机、眼镜、腕带、充电器(如应用于腰带、手镯、钱包)、智能医疗

  2.请您分析一下,这些新玩意儿的认证需要注意什么?

  由于可穿戴设备制造商多为中小型企业,他们对国际法规缺乏明确了解,并无法充分整合产业链中有效资源,因此在发展过程中面临比较大的挑战。与此同时,可穿戴设备的安全问题也是很重要的挑战因素。以智能眼镜为例,镜架若采用金属材质,运作过程中所产生的热,很容易藉由金属更快导热到人体皮肤,于是就有热的危险,因此标准规定:长时间穿戴在人体的电子产品,金属表面温度不可超过48℃;此外,金属若有锐角就存在穿刺皮肤的危险;喇叭耳机存有辐射与音波的疑虑;耳机音压不稳或长时间过大可能对耳膜造成伤害;提供能量的电池会有热与火的危险;产品附加的LED灯可能对人眼或皮肤造成伤害;上网视频通讯传输功能牵涉隐私安全;甚至边开车边使用智能眼镜可能涉及违反交通安全法规…等。上述不胜枚举的安全问题都是制造商在开发产品时,以及消费者使用穿戴式电子产品时必须考虑的重点。

  现今可穿戴式设备的用途日渐广泛,应用环境迥异,目前欧美等市场,政府已经开始慢慢出台政策监管这一行业,中国也将紧跟欧美市场,致力出台相关政策。所以要符合各国各地区的法规要求,是可穿戴式设备进入市场的第一个挑战。此外,国际上并不存在指定或单一标准来评估所有的可穿戴式设备,且不同顾客与零售商可能提出额外要求,这些不确定因素都将直接提高可穿戴式产品开发的复杂度与风险性。

  面临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情况,需要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对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合规性指导、安全及可靠性测试及专业咨询等方面的重要意义正日益凸显。

  除评估产品安全性以外,UL还对涉及其中的多项技术应用进行性能评估。针对可穿戴设备的结构和预期用途,UL可提供非常全面的测试服务,涵盖产品机械性、电磁相容性、无线互通性、数据安全性、能效性、生物相容性及可持续性等各方面的评估测试;同时,针对主要目标市场的监管审批流程,UL具备深入了解,可给予全面的合规性指导,确保产品符合相关监管规定;此外,UL还推出了全面的服务组合,为制造商提供个性化产品验证、咨询、测试、风险转移、互操作性和全球市场准入等服务,帮助其向消费者提供更安全、更可靠的可穿戴产品,同时缩短其产品上市的时间。

  为迎合科技产品生命周期及融合各项功能的特性,UL推广“防止潜在危险”的产品设计概念,即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设计初期把所谓热、导电、化学、火等危险源找出,并对人体进行适当的保护,避免危害的发生。制造商在设计前端即考虑各类危险并加以防范,较之传统安规,更有助于确保产品的安全。

  在可穿戴产业急速发展的今天,可穿戴设备的检测和认证一方面可以在企业利益最大化与用户利益最大化之间形成一个平衡的力量,使科技得以为人类谋求更大的福祉,同时在另一方面,对于这些新兴的可穿戴设备企业,UL可以藉由一站式整合解决方案协助创新产品快速进入目标市场。未来,UL将在确保用户安全(使用安全,信息安全,能量安全与环境安全)的前提下继续推动科技的全速前进,让人们可以更便利,更健康,更安全的享受智能可穿戴设备,致力做可穿戴设备安全的守护者!



关键词: 可穿戴 智能衣物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