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消费电子 > 市场分析 > 基于专利的全球可穿戴设备竞争态势分析

基于专利的全球可穿戴设备竞争态势分析

—— 以智能手表为例
作者:高芳 赵志耘 张旭 赵蕴华时间:2015-07-08来源:电子产品世界收藏
编者按:本文对1990年-2014年全球智能手表专利进行统计,得到了智能手表专利申请的年度趋势、地区分布以及技术重点分布情况,并对该领域主要专利权人的竞争实力进行分析,揭示了智能手表的创新现状,得到了中国创新主体在可穿戴设备领域获取竞争优势的启示。

摘要:本文对1990年-2014年全球进行统计,得到了申请的年度趋势、地区分布以及技术重点分布情况,并对该领域主要权人的竞争实力进行分析,揭示了的创新现状,得到了中国创新主体在领域获取竞争优势的启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6349.htm

  目前,随着一大批相继被投放至大众电子消费市场,全新的产品形态给消费者带来了独特的人机交互体验,也成就了人类身体与机能的进一步延伸[1-2]。专利已成为科技情报分析的重要信息源[3]。本文以腕带式中的智能手表为例,基于全球的专利信息对这类设备的竞争态势进行分析。

1 数据来源

  选取Derwent Innovations Index专利数据库,时间跨度=1990年-2014年,检索与下载时间为2014年7月7日。对下载的数据进行清洗,得到有效专利共计11,108项(以专利家族为统计单位,若无特殊说明以下同)。因为从专利申请到专利公开有18个月或者更长的滞后期,Derwent对数据加工还会产生一定的延迟,因此2013年-2014年的数据仅供参考。

2 分析指标与结果

2.1 专利申请时间趋势分析

  图1为全球智能手表专利申请量按优先权年分布的趋势图。全球智能手表专利申请在2000年前后迅速增长,特别是2000年增长率达到49.47%,反映出智能手表领域技术创新活动进入第一个活跃期。从2008年开始专利申请量以7.57%的负增长率开始下降,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全球各技术领域的创新成果产出普遍下降;二是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使得原本由智能手表实现的GPS定位、体能指标监测等功能开始转移到智能手机。而从2011年开始,智能手表专利申请以17.96%的增长率进入第二个活跃期,一方面无线通信技术、移动互联网应用、新材料以及低功耗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可穿戴设备可以向更加精细、更便于普及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生活方式的改变驱动着消费者对智能生活的向往,而可穿戴设备成为各个智能领域实现人与物互联并进行移动计算的良好媒介。

2.2 专利申请地区分布

  如图2所示,智能手表类专利申请量排名前4位的国家分别是日本(3756项)、美国(3418项)、中国(1735项)和韩国(1460项),不论是从技术领域投入与产出,还是作为智能手表类可穿戴产品生产及销售的主要区域,这4个国家都已成为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垄断的关键地区。

  各国申请量按年度分布趋势见图3,排在前4位的国家占据明显优势,而其余七个国家(地区)的申请量均未超过60(项)。其中,日本在该领域的研发起步较早,这得益于其发达的手表行业,爱普生、精工、卡西欧、西铁城等手表制造企业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已陆续推出了具备少量存储功能、液晶触摸屏或者可运行简单程序的智能手表。然而,日本的这些早期优势在2004年前后被美国赶超。

  美国在可穿戴计算研究领域的基础工作比较扎实,一方面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高校与研究机构、美国军方以及工业界均对该领域给予高度关注,并投入巨额经费[4];另一方面,伴随美国《国家宽带计划》、《高速无线网络计划》等计划的实施,美国4G LTE网络得到快速部署,LTE网络的人口覆盖率已超过90%,这为联网设备在数量上的增长奠定了宽带资源基础,而以苹果、高通、谷歌公司为代表的创新型企业自二十世纪末开始在技术创新以及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全面发力,成为可穿戴设备领域的重要引领者。

  欧盟曾在2004年发起全球最大的、预算近4000万欧元的民用可穿戴计算项目wearIT@work。然而该地区移动通信以及智能移动终端应用的发展缓慢,新型电信基础设施的部署落后,导致其在可穿戴计算技术领域的创新驱动力不足。

  中国的申请量在2010年超过日本与韩国,之后仍保持较大的增长幅度,除了全球申请人日渐重视中国市场的因素之外,中国大陆的创新体系与制度环境日益改善和中国企业在技术水平逐步提高的同时,其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快速增强。特别是中国研发人员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展可穿戴计算领域的研究,这与全球研发机构的发展趋势基本保持同步。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