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测试测量 > 设计应用 > 电源测量的导线布局如何影响测量精度?

电源测量的导线布局如何影响测量精度?

作者: 时间:2025-05-14 来源: 收藏

在电源系统设计中,负载瞬态响应测试是验证稳定性的核心环节。然而,工程师往往忽视一个关键细节——待测电源与负载之间的连接线布局。本文通过ADI(亚德诺半导体)ADP2386评估板的实测数据,揭示导线寄生电感对测试结果的直接影响。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2505/470437.htm

实验背景:两种连接方式的对比

以ADP2386降压转换器为例(输入5V,输出3.3V,最大电流6A),在30μs内触发10mA至4A的负载阶跃变化,分别采用以下两种连接方案:

1. 松散布线(图1):1米长导线随意摆放,回路面积大,寄生电感较高。

电源测量的导线布局如何影响测量精度?

2. 优化布线(图2):同长度导线紧密绞合,回路面积最小化,寄生电感降低。

电源测量的导线布局如何影响测量精度?

实测结果:电压尖峰差异达7%

● 松散布线场景(图3):输出电压尖峰达103mV,波动幅度显著。

电源测量的导线布局如何影响测量精度?

● 优化布线场景(图4):尖峰降至96mV,瞬态响应改善约7%。

电源测量的导线布局如何影响测量精度?

结论:直接影响测试精度,优化后的布线可有效抑制寄生电感效应。

技术解析:寄生电感的“隐形破坏力”

1. 环路面积与电感关系: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导线环路面积越大,寄生电感(LparasiticLparasitic)越高,公式为:


电源测量的导线布局如何影响测量精度?

其中AA为环路面积,ll为导线长度,μ0μ0为真空磁导率。

2. 瞬态响应劣化机制:负载突变时,寄生电感引发电压突变(ΔV=L⋅didtΔV=L⋅dtdi),导致输出端出现尖峰。松散布线场景下,更高的电感值直接放大电压波动。

工程实践:三大优化准则

1, 导线长度最短化:每增加10cm导线,寄生电感约增加10nH(典型值)。建议将连接线控制在30cm以内。

2. 双绞线布局:绞合导线可将环路面积减少90%以上,显著抑制电磁干扰。

3. 连接端可靠性:避免使用鳄鱼夹等松动接口,优先采用焊接或压接端子,降低接触电阻与电感。

行业启示:测试严谨性决定产品性能

● 成本与质量的平衡:实验室快速测试中,工程师常为省时忽略布线优化,但7%的误差可能导致电源稳定性误判。

● 标准化测试流程:建议将规范纳入企业测试标准(如IPC-9592B),确保数据一致性。

未来挑战:高频化场景的更高要求

随着开关电源频率向MHz级演进(如GaN器件应用),寄生参数的影响将更加突出。需采用同轴电缆或PCB直连方案,进一步将环路电感控制在nH级别。

(数据来源:ADI ADP2386评估板技术手册、电磁学理论模型、实测数据对比。)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