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汽车制造商调整车价,以满足新实施的二氧化碳排放目标
据路透社报道,随着欧洲汽车行业即将迎来更加严格的二氧化碳排放法规,汽车制造商正采取双重策略来应对,一方面提高燃油车(ICE)的销售价格,另一方面则是为电动汽车提供购车优惠。这一双重策略受到了欧盟新排放法规的推动,该法规要求自2025年1月1日起大幅下调车辆二氧化碳的排放上限,并规定大多数汽车制造商新车销量中至少有20%必须是电动汽车,否则将面临高额罚款。然而,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的数据,目前电动汽车在该地区的汽车销量中仅占13%。正如法国汽车游说团体PFA负责人Marc Mortureux所说,这一现状与新排放法规要求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距。在监管压力日益增大的同时,欧洲汽车行业还面临产能过剩、销量下滑以及来自中国汽车制造商竞争加剧等多重挑战,导致大众汽车和Stellantis等众多大型车企纷纷发布盈利预警。形势的紧迫性甚至还导致汽车行业内部发生了重大的人事变动;Stellantis首席执行官Carlos Tavares最近因为他与董事会,在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方面存在分歧而提前辞职。随着新法规实施日期的日益临近,欧洲政界人士正纷纷呼吁欧盟重新考虑这些雄心勃勃的减排目标,与此同时,汽车制造商们也在加紧制定策略,以尽量减少潜在的巨额罚款,根据当前销量来看,罚款金额可能高达150亿欧元(约合157.6亿美元)。为了抑制市场对高排放车辆的需求,大众、Stellantis和雷诺等车企在近几个月已将其燃油车型的价格上调了数百欧元。这一定价策略旨在使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的电动汽车在消费者眼中更具吸引力。汽车研究中心的Beatrix Keim解释道,定价调整旨在引导市场需求转向电动汽车,以满足二氧化碳排放目标并避免处罚。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2412/465827.htmSource: Getty Images/Andy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欧洲汽车制造商当前面临的困境是,如何在遵守严格的排放法规与保持盈利能力之间找到平衡点。欧盟为电动汽车设定了雄心勃勃的销售目标,给车企们带来了巨大挑战,尤其是考虑到当前销量下降以及面临来自亚洲汽车制造商的竞争激烈等严峻市场形势。汽车制造商决定提高燃油车的价格,同时为电动汽车提供购车优惠,反映出他们正在进行战略调整,旨在符合法规要求的同时尽量减少财务损失。然而,这一策略也充满了风险。由于销售价格上涨,燃油车的产量可能会减少,进而可能会导致整个汽车市场萎缩,对供应商和更广泛的经济产生负面影响。此外,依靠提供折扣来刺激电动汽车销售的做法,也引发了人们对于电动汽车行业长期可持续性和盈利能力的质疑,该行业本就面临着生产成本上升和消费者偏好转变的双重压力。
本文内容来自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收费内容
文章版权归微信平台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所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