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智能计算 > 设计应用 > 学贯中西(9):人机协同如何激发创新力

学贯中西(9):人机协同如何激发创新力

作者:高焕堂(铭传大学、长庚大学教授,台北)时间:2022-07-24来源:电子产品世界收藏

1   前言:发挥完美的协同创造力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207/436572.htm

在上一期里,从 GAN 模型来说明创新的模式。其中最典型的是人类扮演创新者角色,而 机器扮演鉴赏者(图 1)。

image.png

图1

于是本期将进一步探讨这种典型协同模式中,人类创新者与 鉴赏者之间,两者智慧的互补与平衡之道,以期待发挥整体的最佳创造力。本文里,提出了两项平衡原则:

●   慢想与快思的平衡;

●   探索与直觉的平衡。

其实,这两项是一体的两面,综而言之,就是:“探索性慢想”与“直觉性快思”之间的平衡。当两者持续维持均衡时, 可赋能人类去做创造性思考,激发人类潜在的创造力。

2   认识专家直觉

专家直觉 (Expert Intuition) 是人们可以看出来眼前的情况与过去发生情况的某些相似点 ( 即相似特征 )。当一个人的专门知识愈深,就愈能看出似曾相似各种情况,而在一般的新手眼中,各个情况可能都是个别独立的情况。于是专家直觉带给人们鉴往知来、瞬间洞察的能力。换句话说,专家经验提供我们一种“直觉性的快思”,既不费时也不费力地展现出瞬间洞察力。

直觉会根据过去行得通、能奏效的方法,依据过往的经验来审视所创新的方法、手段和目标,所以称为“鉴往知来”的艺术,而其中的经验,并不一定指个人的经验,还可以包括所有人类的经验。尤其面对不完整信息时,可以尽量地从周围的信息中萃取洞察,来降低风险、提高创造的自信心。

由于直觉是瞬间出现的,而非有意识的思考所及,所以人们并不知觉自己如何做出直觉判断的,因而这种源自于经验的直觉思维 (Heuristics) 就具有了些许的神秘感和艺术感。

3   以AlphaGO为例

兹回顾一下 AI 的发展史,自从 1950 年代,许多研究者就希望将人类的知识和思维逻辑植入到机器里,让机器像人一样地思考。当时就使用符号和逻辑里表示思考 (Thinking) 和表现出智慧 (Intelligence),然而这个期望并没有成功。

后来,研究者另寻他途,转而采用“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s) 来实现“机器学习”。AlphaGo 就是这项新途径的代表。2016 年,AlphaGo 在围棋比赛方面击败了人类的世界冠军。AlphaGo 的棋艺 ( 智慧 ) 是建立在人类的先验知识之上,基于人类大量的历史棋谱,迅速学习和归纳人类的棋艺经验,进而自我训练、不断精进而胜过了人类。换句话说,人类的先验知识 ( 专家经验 ) 提供给 AlphaGo 学习,让 AlphaGo 具有“直觉性快思”能力。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大数据非常丰富,强力支撑机器的“直觉性快思”能力,而且已经远远超越人类的能力了。

4   快节奏的年代,需要慢功夫

刚才说明了,一个人凭借他的专业经验,可以瞬间辨识出情境,首先浮现在他心头的直觉解决方法,经常会是正确的。它的重要用处之一,就是警告人们出了问题,即使还不知道问题在哪里,只要本能发出恐惧或忧虑的信号,就能提高警觉,因为早在意识知觉到达之前,直觉就已经感受到了,這就是人们对周遭事物的瞬间洞察力,它极为敏锐的。

然而,它常常会有偏见,因而会产生误判的情形,这是直觉的缺点。因此,随着人们生活的节奏愈来越快,也失去更多缓慢、沉思的空间,所以更需要慢想,来练就深度思考力、孕育更多创意。这通称为“慢想力”。

直觉性的快思,既不费时也不费力,不需耗费我们的注意力。然而,慢想力则需要耗用人们的注意力,去做深度思考。尤其,如今的数字年代,人们仰赖互联网互通信息,培养了快速反应的文化,这正逐渐啃食人们的专注力,大幅降低思考质量,阻碍慎密的创意发想。为了助长大跨度联想和原创思考,我们需要更丰富的慢想力。

5 创意与实证

由于从容、专注和好奇心是想象与原创力的核心。就如同文学家艾默生曾说:每天都留一段“可以在小河边静静思考”的时间。那么,有想象些什么呢 ? 著名作家 Michael Gelb 曾写了的一本书——“7 Brains: 怎样拥有达芬奇的7种天才”,他在书中提到,达芬奇 (Leonardo da Vinci) 经常写下“务必彻彻底底想清楚 (Think well to the end)』和『先考虑终点 (Consider the end first)”。通俗的说,以终为始就是将未来真实的美好景象,作为当下创新的起点。

观想 (Imaging) 未来的目标,将激发人的大跨度联想力,把不同的东西重新做创意的链接和组合,创意会源源不绝而来。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创意都能从终点出发,寻觅到起点、设计出可行方法。所以要对创意进行分析、力求实证或是否证,来进行检验。所以这个步骤,就称为:创意的实证 ( 图 2)。

image.png

图2

观想 (Imaging) 未来的目标,将激发人的大跨度联想力,把不同的东西重新做创意的链接和组合,创意会源源不绝而来。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创意都能从终点出发,寻觅到起点、设计出可行方法。所以要对创意进行分析、力求实证或是否证,来进行检验。所以这个步骤,就称为:创意的实证。

以上是第一阶段的心智创造部分:从终点出发,寻觅到起点、设计出方法,并基于现实来检验,进行对这项创意的实证或否证。逐渐创新与剪枝,而呈现出最终的全貌,以及关键性的实践要点,通称为:可实现计划 ( 图 3)。

image.png

图3

接下来,就进入第二阶段的实体创造部份了 ( 图 4)。

image.png

图4

通常由实践团队,基于第一阶段的成果,细心映射 (Mapping) 到现实条件,努力找出一条从愿景 ( 即终点 ) 映射到现实的一条连线 (Mapping from vision to reality),让整个团队成员皆能依循这条线而顺利迈向终点,亦即实现梦想 ( 即愿境 ),于是梦想成真了。

6   创意:慢想+快学

刚才也提到了,培养慢想力能提升我们的深度思考习惯和能力,带来创新力。这过程会引导我们发现一些新事物,甚至所有人类都还不知道的事物 (Unknown),继而努力去快速学习这些新事物 (Know Unknown),然后与既有的知识整合起来,串成一条从起点通往目标的可行之路。例如,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上接受过训练,但为了阐明他的广义相对论,他自学了一个他未知的数学领域 (Know Unknown),这一领域与他擅长的黎曼几何并没有什么明显关联。这称为:“慢想快学”模式,或称为“慢思快学”模式。

7   实证:慢学+快思

由于专业知识和经验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积累,才能淬炼出直觉,来提供瞬间洞察力。学习时间长,但需要时则不假思索地快捷思考,既不费时也不费力。我们称为:“慢学快思”模式。一般而言,我们比较孰悉“慢学快思”模式。例如,宋朝苏东坡是非常有名的大人物,他的学问非常好,( 那么 ) 他的学问是怎么做的呢 ? 他讲到要:“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需要很长的时间去学习 ( 博观和厚积 ),学成了之后,即可展现快思了。例如,传统的科举考试,是在一两天的时间内,迅速表 现出来。也就是俗语常说的:“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这个模式的特性是:依赖归纳法 (Induction),它强调积累过去的经验、归纳出一以贯之的道理。能有效培养人们成为特定行业的专家,拥有很好的专家直觉 (Expert Intuition),以及鉴往知来的瞬间洞察力。

8   快思与慢想的平衡

由于快思必须依赖长时间的学习,也就是快思需要搭配慢学。而慢想则要搭配快学,迅速探索和学习未知的新事物。于是,藉由“慢想快学”来观想、产生创意。并且透过“慢学快思”来进行实证、有效去芜存菁。两者持续均衡,让梦想成真。

在上一期里,曾经介绍过登山者与雪巴人的协同合作模式,也看到了两者之间的美好组合,能降低探索风险,激发探索者的自信心和创意潜能。而且两者在较量智慧的过程中,双方愈平衡互补,其效果愈好。反之,在成吉思汗与神鹰的偕同范例里,可以看到两者互补但是并不平衡,虽然救了成吉思汗的性命,却牺牲了神鹰。为了达到平衡,就需要知道如何学习来提升快思或慢想能力。慢想提供创想筑梦的空间,酝酿创意就如同筑建空中楼阁。快思提供去芜存菁的洞察力,映射到现实,就如同建造地基一样,只要让两者衔接起来,创意就不再是“空中楼阁”了 ( 图 5)。

image.png

图5

就如同美国大文豪梭罗 ( 即《瓦尔登湖》一书作者 ) 所说的:如果你已经建好了空中楼阁,那么也无需毁弃它们,它们本来就应该在那里。

9 擅用,提升人们创新力

AI 技术专家李开复先生曾说:人类只剩下两件事情可以做——爱心和创新。AI 的“快学快思”能力,已经技压了人类的“慢学快思”了。例如,在 2016 年的阿法狗 (AlphaGo)。不需要十年寒窗,而只需要三个月,就能把所有人类的棋谱都学完了,具备了优越的围棋专家直觉。于是,人们就可以擅用 AI 的“快学快思”来赋能人类,激发人类的创新力 ( 图 6)。

image.png

图6

综上所述,专家直觉大多源自于经验,大跨度的联想和探索却需要超越经验,又需要经验来协助去芜存菁。所以,慢想 ( 探索 ) 与快思 ( 直觉 ) 的平衡,最能激发源源不绝的创新力。专业知识和经验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积累,才能淬炼出直觉和洞察力,并力求两者平衡,以便做出更慎密的创意发想。

(注:本文转载自《电子产品世界》2022年7月期)



关键词: 202207 人机协同 AI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