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牛人业话 > 系统学习提升自我 思路才能大开大合

系统学习提升自我 思路才能大开大合

作者:庆余年时间:2020-05-06来源:电子产品世界收藏

说起来,四叔在他们公司算是个风云人物,年轻时领着干成的几个产品直到现在还能给公司带来大笔的收益,现在马上就要退休的他已经优哉游哉了好几年,每年躺赚二十来万,小日子是山也美、水也美,过得美美的。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005/412718.htm

每每嘴馋之际,我就求着四叔带我下馆子。酒热半酣之际,美滋滋的四叔就会眯着只剩下一条缝的眼睛,操着已经不大灵活的舌头对我开喷:“想当年,我们公司几个人一起出差,天天下馆子,大酒大肉好吃好喝,就这么个流水一般的花钱法,到了年底,还能发上几千块的奖金。而且他们都要照顾我的口味,因为你四叔我,嗝,一个顶仨。。。”

看着在我面前伸出来五根手指头的四叔,我不由得感慨万千。前脑门寸草不生的四叔吹牛逼的样子,像极了一代武学宗师叶问:“我可以打十个!”。

直到今天,我依然清楚地记得,四叔给当年还是一个小白的我普及电子专业知识时的情景。我问他怎么画电路图,他言简意赅地对我讲:就跟画画似的,把元器件摆一摆,该连的线连上即可。我向他请教怎么写程序,他再度高屋建瓴地对我说:嵌入式产品的逻辑就是个信号流,把信号采集进来,进行各种处理,再把它送出去即可。

四叔抓着筷子手舞足蹈,成竹在心,寥寥数语,豪气难掩,我拧着眉头默然而坐,百爪挠心,疑窦丛生,不得要领。

我不禁在想:面对一个小白,讲得这么豪迈激昂,刨掉酒精的作用之外,此等自信,从何而来?

再后来,四叔给我讲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他读研究生时用汇编语言实现FFT变换的光荣事迹之后,我才恍然大悟:上一代电子理论基础之深厚,系统知识之扎实,实非我辈可比,正是有了丰厚的积累,才有了厚积薄发的底气!

我一直在想,老一代基础打得那么扎实,许是因为那个时代没有互联网,他们有大把整块时间投入系统性的学习。而且,由于没有度娘侍奉在侧,凡事都得靠自己,所以必须构筑结实的知识体系,建立起扎实的基本功,才不至于现场抓瞎。

今天,互联网揉碎时间成片,偷走岁月流年,越来越找不到可供专注力密集型系统性学习的整块时间。再者,外事不决可以问度娘,鼠标一点,现成资源尽在指尖,当个软脚虾吃度娘小姐姐的软饭似乎也不错,何必再头悬梁锥刺股地跟自己较那个劲?

是故,实用主义的目标驱动性学习大行其道,钻研探索型的系统性学习鲜矣!

但是讲真,凡事欲速则不达,貌似吃力不讨好的系统性学习的效果简直不要好太多!

大家都知道,虽然佛曰众生平等,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也分为三六九等,存在阶级的划分。

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

在金字塔塔尖睥睨芸芸众生的,正是那集深厚理论素养和强悍技术水准于一身的男子。

这些高手高手高高手,总能以最合适的算法、以最合理的资源解决特定情景下的问题,而这种深邃的技术洞察力,离不开系统性学习的支持。

因为,当你建立了系统性的认知,在脑海中构筑了由各种逻辑纽带链接在一起的知识结构网络,日后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所学过的每一个知识点、掌握的每一种方法都会从过往的岁月里,从你往日学习的时光中涌现出来,回到你的心上,让你挥洒自如地翻牌子,挑选出最为合适的解决方法。

而且,系统性学习者最喜欢搞明白每种算法的来龙去脉。

要知道,每一种算法都是不是凭空而来的,都来自于实际的背景。知道来龙方能知晓去脉,了解了每一种方法的由来,知道前辈大咖们何以会提出这种理论,发明这种方法,该方法是为了弥补旧有方法的哪些不足,知道这个以后,才能准确地界定每种算法的边界。

最后,大家实在没有必要畏惧系统性学习,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并不需要耗费多少脑力去学习“新”知识,很多课程只是把同一种知识从另外的角度呈现出来,是知识的“精彩纷呈、中心爆破、多处开花”,能从多个视角掌握住一个知识,实在是一种美妙的体验。

高手,是那样拉风的男人,不管在什么地方就好度像漆黑中的萤火虫一样,那样的鲜明,那样的出众,他们思路大开大合,披荆斩棘,他那淡定的眼神,发亮的大脑门,神乎奇迹的算法,还有那杯DRY MARTINE,都深深的迷住了我等小白。

高手之所以能够思路“大开大合”,靠的是多方位全面的知识点和看待问题的多个视角,说到“视角”,电子信息专业的同仁们肯定有很深的体会。

比如对于信号和系统的分析,我们一般直观可理解的是在时域上进行分析,但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会一次又一次地发现,只有一个“时域”的视角是远远不够的,此时,多开启一个“频域”的视角,便能很容易地达到信号识别和系统辨识的目的。

多开一个视角,就像更上了一层楼,可以一览那众山小,又好似完成了由点成线、由线及面、由面到空间的升维,可以针对问题发起降维打击。

所以,工作有难度,皆因没有打开思路。为啥没有思路?这事可能得怨百度。

在各位无私分享技术资料的前辈的怜香惜玉下,度娘功夫大是见长了,再加上浮躁的时代里想走捷径的人太多了,于是,拿来主义大行其道,秉承生搬硬套够用即可理念的人们前赴后继,不求甚解囫囵吞枣者此起彼没。

做事需要平常心,只是现在,平常人已经没有平常心了。

其实这里面,可能牵扯到一个灵魂拷问:你愿意先苦后甜还是先甜后苦?

系统性学习刚开始会很辛苦,也许会让大部分人知难而退,但是它有一个好处就是,越到后来就越顺,遇到问题你能做到见招拆招,挥洒自如。

相较之下,浅尝辄止、点到即止的浅度学习刚开始当然很轻松,但是,真的碰上问题,你会因为知识盲区而困坐愁城,即便守着互联网这座宝山,依然找不到进山的路径,到时抓耳挠腮岂不更加折磨人?

说白了,就像打架的胜败不在招式而在气势一样,解决问题的关键不在网上有没有现成的解决方案,而在于你有没有高屋建瓴的思维和认知。

哎,这个浮躁的时代还能不能容下一张安静的书桌了?

电子行业知识的更新换代最是无情,就像花姑娘的心情一样,说变就变。

所以,学习不能停,要勤学苦练,边勤学,边苦练。

在电子工程师这个行当里,你不可能看到“大师云集”的中华武术圈中那种三拳打死老师傅的桥段,像个愣头青一样直接开练,大概率是要吃苦头的。

直到今天,笔者依然清楚地记得读研究生的时候,因为傻二虎楞,把小导师第二天就要出差去甲方交的一个板子烧掉的情形。。。

所以,要把勤学放在第一位,关于勤学,我觉得有必要跟大家澄清一个“课时比”的概念。

我一个在大学教书的同学告诉我,他们讲课的课容量都比较大,一般在课上讲1个小时,学生课下还得再学上2个小时才能完全掌握这些知识点,这里的1:2,他们叫课时比。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有一遍就能学会的误解,你觉得好像学会了,其实未必!

至于苦练,记得谭浩强在他那本经典的C语言书里说过,评价飞行员是否经验丰富,要看他飞行了多少个小时,初级码农最应该做的事就是尽快写够一万行可运行代码。

勤学,就好像播下一颗颗种子,苦练,就是担水挑粪,让这些种子生根发芽。通过不断的自我强化和外界反馈成长,假以时日,量变发生质变,最终会改变一切。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不练就像对着满汉全席流口水却不动筷一样,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只练不学也会落入野狐禅的误区,解行要相应,这方面就不多说了,道理大家都懂。

最后,以汕头大学校歌里的几句歌词与大家共勉:

知识跟世界细水长流,

智慧用思考照亮宇宙。

我们懂得学问没尽头,

学会怎么做事 才学做人的操守。

我们懂得学习的理由,

吸收是为了奉献,才能承先启后!



关键词: 工程师 自我提升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