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闭

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工控自动化 > 业界动态 > 中国机器人企业谁能笑到最后?

中国机器人企业谁能笑到最后?

作者:时间:2016-02-04来源:一财网收藏
编者按:面对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四大机器人跨国巨头都在加快推进中国本土化,中国机器人市场是一个巨大的竞技场,中国本土企业能笑到最后吗?

  2015年国内工业本体需求规模首次突破百亿,以四大巨头为代表的外资企业占据了85%的份额。“中国制造2025”规划到2020年自主品牌工业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要达50%,这任重道远。随着跨国巨头本土化的深入推进,国产产业正在与前者争夺市场份额。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02/286708.htm

  全产业链的本土化

  以往,机器人的最大应用领域是在汽车行业,如今,“机器换人”的浪潮已席卷3C、家电等其他传统制造业。因此,几大巨头在汽车产业密集的华东地区扎根之后,去年又纷纷在3C、家电的全球重要生产基地华南地区加快布局。

  2015年7月,库卡与深圳宝安区政府签署了关于在深圳设立分公司或工程中心的备忘录。紧接着,2015年8月,安川电机与美的集团签约成立两家机器人合资公司,一家做工业机器人,另一家做服务机器人。ABB也不甘示弱,ABB机器人(珠海)有限公司同期正式成立并投入运营。


工业机器人


  ABB珠海公司总经理王国超在2015高工机器人年会上说,ABB机器人的中国业务在过去21年里稳步增长,在中国2014年的销售收入达58亿美元,其中90%的销售收入源自本土制造的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

  珠海公司将在广东、广西、海南三省份开展ABB机器人应用开发、系统集成及客户服务等业务,重点满足华南地区白色家电、电子制造、汽车和食品饮料等领域对工业机器人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落户珠海之际,ABB还跟总部在珠海的格力电器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谈及ABB与格力电器的合作情况,王国超说:“智能技术正推动劳动密集型生产向自动化集约型模式转变。”格力珠海工厂的搬运、码垛、机床上下料、钣金冲压等生产环节应用机器人后,实现了30%的效率提升。

  不单销售,机器人跨国巨头正在中国打造全产业链的本土化,还包括本土化的研发、制造和服务。

  库卡中国区研发总监FlorianMader说,在韩国1万个工人有437台机器人,如果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如韩国一样,将有1100万台机器人,市场潜力非常巨大。

  截至2015年8月底,库卡机器人中国的订单数已超过2014年。如今,库卡在中国已有两个生产基地,一个是2014年3月开张的库卡上海工厂;另一个是库卡收购的Reis公司在昆山的工厂,后者有利于库卡拓展汽车行业外的一般性行业领域。


工业机器人


  与ABB的做法不同,发那科采取合资的方式实现本土化。早在1997年进入中国时,发那科就与上海电气集团联合投资成立了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从成立之初的3个人,现已发展到500多人,这相当于发那科全球总人数的十分之一。

  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的常务副总经理沈岗认为,由于国产机器人的精度有欠缺,因此目前特别是在汽车行业里还是偏重用“四大家族”的机器人。国产机器人用于机床上下料等环节较多,但国家也在加大投入,相信差距今后会减少。国产机器人核心部件,也在突破之中。“今后三年是中国市场布局的关键,做得好的企业就会站稳脚跟。”

  “每个行业都有一些设备商、代理商、系统集成商,发那科要做的就是与他们合作,把机器人用到他们给下游客户打造的生产线上。”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机器人弧焊电子销售部部长刘尧表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机器人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