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电源与新能源 > 设计应用 > 一种基于二阶相位扰动的DDS杂散抑制新方法

一种基于二阶相位扰动的DDS杂散抑制新方法

作者:时间:2011-08-18来源:网络收藏

摘要 介绍了的基本原理及杂散来源,分析了相位截断杂散原因和普通相位原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文中对该做了推导和论证。研究发现,使用该杂散的效果比普通相位法更显著,可达到每相位位18 dB。最后,利用Matlab中的DSP Builder进行仿真,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相位截断;杂散;相位扰动

1971年,美国学者J‘Tiemey、G Rader和B Gold提出了以全数字技术,从相位概念出发直接合成所需波形的一种新的频率合成原理。此技术随着近年来数字集成电路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系统中。然而,由于DDS数字化实现的固有特点,决定了其输出频谱杂散较大,因此,对于DDS杂散的研究是必要的。
常见抑制DDS杂散的方法有ROM数据压缩技术,加扰动技术,DDS+PLL技术等。其中相位扰动是一种常用方法,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加入随机的扰动信号打乱误差序列的周期性,使由误差序列周期性引起的杂散分量变为幅度较低的相位噪声,从而改善DDS输出频谱的杂散特性。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相位扰动方法,其扰动信号由两个独立的同分布随机序列相加产生,这样能更有效地打乱误差序列的周期性,使杂散幅度降低。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这是一种有效的杂散抑制设计方法。

1 DDS基本原理及杂散分析
1.1 DDS基本原理
DDS即为直接查找存储表得到每个相位所对应输出波形的幅度值,通过改变采样频率和相位步进来改变输出频率,其原理结构如图1所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78729.htm

a.jpg


在图1中,相位累加器在时钟频率fc的控制下以步长K作累加,输出N位的量化相位序列,之后取其高W位作为ROM的寻址地址,对查询表ROM进行寻址,寻址输出的L位离散幅度序列经DAC转换成阶梯波,再经过低通滤波器(LPF)平滑后即可得到合成的信号波形。输出频率b.jpg
1.2 杂散分析
DDS的工作原理决定了其输出杂散丰富,其中主要的杂散来源有3个方面:(1)相位截断误差εp(n),采用N位相位累加器的高W位寻址,截去低B=N-W位。由此引入了相位截断误差。(2)幅度量化误差εA(n),ROM中存储的正弦值是用有限的L位表示,这就产生了幅度量化误差。(3)DAC转换误差εDA(n),由实际DAC器件的非理想特性引起。
在DDS杂散的3个来源中,相位截断和DAC转换的影响最大,但目前DAC转换引起的杂散模型尚不能建立,所以在假设其他两个杂散源不存在的情况下,主要研究由相位截断引入的杂散。在无相位截断时可以得到ROM表输出序列S(n)。
c.jpg
可以看到,这时DDS输出的数字谱中除了所希望的信号外,还有εp(n)经余弦信号调制后的杂散成分。由文献中的推导知,相位截断情况下DDS的输出信噪比满足
d.jpg
从式(4)可以看出截断位数B每减少1位,杂散改善约6dB。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