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光电显示 > 市场分析 > Sony In-cell面板 揭开触控业洗牌序幕

Sony In-cell面板 揭开触控业洗牌序幕

—— 市场对In-cell的发展愈来愈关注
作者:时间:2012-09-04来源:中电网收藏

   随着iPhone 5将采用In-cell Touch技术,市场对In-cell的发展愈来愈关注,因为愈早掌握量产能力的厂,就愈能尝到市场前期高利润的甜头。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36399.htm

  事实上,即使iPhone 5如期在9月上市并使用In-cell Touch,但已非首款In-cell量产手机。目前市场上已可见到量产的In-cell手机了,分别是的Xperia P和HTC的Evo,据新思(Synaptics)今(28)日受访指出,两款手机的皆来自,而触控IC则来自新思。

  In-cell Touch将触控整合到LCD面板中,能突显制程简化、成本降低、透光度提升、厚度变薄等优势。如今拔得头筹,应该会引爆手机厂的投单需求吧?但目前仍未出现此状况,新思分析其原因,认为主要还是成本优势仍未展现,看来在良率上仍有改善空间。

  新思全球行销副总裁Godfrey Cheng表示,身为触控IC的提供商,针对目前要求低成本的TOL/OGS单层结构触控模组方案、要求高效能的双层结构触控模组方案,分别有ClearPad Series 2及Series 3可以满足;其中Series 3除了能用于触控模组,也能用于In-cell Touch的方案,上述两款上市In-cell电容式手机,即是采用此一解决方案。

  Godfrey表示,目前市场上的触控控制器IC,多是与显示驱动器IC(DDI)分开设计的,因此触控控制器在取得侦测资料后,必须再透过主处理器进行运算和下达指令给显示驱动器,显示器才会动作。在此架构下,当处理器效能不足时,就很容易产生操控不顺的感觉。

  新思新推出的ClearPad Series 4方案,则打破触控控制器及显示驱动器(DDI)的离散作法,整合为单一晶片。新思指出,此作法能大幅提升触控动作的感测速度,从原先的70ms加快到30ms,让触控控制的感受更为流畅。此系列方案更适合用来提升In-cell方案的反应表现,不过,成本也会更高。

  根据Sony的In-cell专利分析,其感应层Rx用 ITO做在上玻璃的上面,讯号层Tx则运用LCD的Vcom层的ITO平面来切成一条条的宽平行线。因为有用到LCD的上玻璃的部分,可以视为 On-cell 与 In-cell的混合设计。发明元素总经理李祥宇指出,此架构的好处是触控IC的设计挑战较小,比较容易做得到,但面板的良率会较差。此外还有不少待克服的问题,例如因需与LCD驱动IC分时作业,报点的速度会降低。

  因此,Sony虽然领先业界开始量产In-cell嵌入式触控面板,但并不保证就能成为最后的赢家。包括三星、苹果、友达等都已布局多时,看来很快都会加入这场战局。不论胜负如何,Sony开了这第一枪,也算历史留名,并揭开触控面板产业重洗牌的序幕。



关键词: Sony 面板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