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电源与新能源 > 业界动态 > 英利扩张国内光伏市场版图

英利扩张国内光伏市场版图

—— 非常看好国内市场
作者:时间:2010-11-12来源:中国经济时报收藏

  海南项目初战告捷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14464.htm

  虽然投产尚不足半年,但绿色控股公司(下称“”)与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合作的海南项目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战绩:据最新统计数字,从投产到9月底,该项目已经实现太阳能电池组件产量25.08兆瓦,突破23兆的季度计划目标;销量22.21兆瓦,实现销售收入2.3亿元,利润0.55亿元。

  此前的8月份,已开始启动一期100兆瓦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扩建项目,总投资7.4亿元,计划2011年5月建成投产;二期400兆瓦晶硅太阳能电池完整产业链项目已进入筹备阶段,项目总投资35亿元,计划2011年11月建成投产。

  在日前举行的英利绿色能源首届投资者日活动上,英利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李宗炜将三季度及全年的毛利率指引由先前的28%—30%提高至31%—32%。截至活动当天,英利已锁定2011年销售合同575兆瓦,并表示到年底这一数字将提高至1吉瓦。

  这组数字意味着,英利在扩张版图中,除了巩固和开拓国际市场外,国内市场也要快马加鞭了。“对于国内市场,我们是非常看好的,一方面中国对绿色能源非常重视,另一方面中国还有2000多万无电人口生活在边远山区,那些地方电网基础设施相对比较差,发展太阳能供当地使用,符合我们的需求。在中国市场,只要有机会,我们就会全力以赴去争取。”英利副总裁刘耀诚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除了海南项目,本世纪初四川阿坝地区的“光明工程”,便由英利在该地区建了19座太阳能电站。此外,西藏、敦煌等边远地区,也有英利的身影。

  回应环保质疑

  业内普遍认为,英利在业内的“杀手锏”为公司的垂直一体化经营模式、具有竞争力的成本结构和覆盖全产业链的技术创新。

  此前,一直有环保人士质疑,国内一些新能源企业将污染留在了国内。本报记者就此向英利人士求证时,该人士介绍,今年8月5日,英利六九硅业一期年产3000吨项目正式投产后,采用全球第三代硅提纯技术——新硅烷法。该方法与传统的改良西门子法不同,改良西门子法的主要污染物是四氯化硅,而新硅烷法在整个硅烷制造过程中没有氯的参与,反应链里没有涉及到任何氯元素的出现,硅烷90%直接分解成为多晶硅,剩下的10%循环回来继续进行分解。

  “这是一个闭环,没有什么排放的问题。在制造硅烷的时候,副产物是硫酸盐、硫酸铝和硫酸钠,其本身可以作为化肥原料。”英利方面透露,该项目总规模1.8万吨,不仅生产太阳能级硅料,而且还可以生产电子级硅料,填补了中国在生产高纯度电子元器件材料方面的空白。

  新硅烷法只是英利完善技术的一个方面。英利绿色能源副总裁熊景峰介绍,通过“熊猫”、“N—MWT”以及“HIT”等前沿技术,英利有可能将单晶电池的转换效率先后提升至20%(2012年)和22%(2015年);通过控制成核技术及降低氧碳含量等途径,将多晶电池的转换效率先后提升至17.5%(2011年)、18%(2012年)、20%(2013年)。

  “新硅烷法具有成本低,无污染等优势,我们有信心在2011年实现每公斤30美元的成本目标。”六九硅业总经理张月和表示。

  在刘耀诚看来,对整个产业链完整的把控便于英利从整体上进行优化,产品成本、技术含量、产品质量和成本的结构上都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关键词: 英利 光伏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