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电源与新能源 > 市场分析 > 光伏业“南北双雄记”

光伏业“南北双雄记”

—— 尚德、英利新交锋
作者:时间:2010-10-28来源:中国经济和信息化收藏

  一直以来,无锡的成功都被看成是业界的神话,让很多人津津乐道。而今年,南非世界杯上的出色表现,让中国大有“盖过”的势头。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13948.htm

  5年前,当剥去国有股份外衣成功上市的时候,苗连生和他的中国还在被国有股份制改革所羁绊。而同样是在2005年,中国控股的天威英利与无锡尚德为争硅源交战蜀川,却因英利有国有控股的背景,使获胜的天平倾向了自己,尚德由此败北。

  如今,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之后,尚德、英利都在借机扩大地盘,但在方式和路径选择上则大有不同——前者在提升技术研发的同时,也在打造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后者则以完整的产业链做依托,视线开始转向于做技术和标准的制定者。

  英利集团CFO李宗炜曾表示:“目前,国内的产业已经进入‘大鱼吃小鱼’的规模化阶段,由垂直并购转向横向并购。”那么,尚德、英利这两大太阳能巨头在成长了数年之后,新的交锋是否还将上演?

  被迫的选择

  1998年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3年后,尚德落户无锡。这两家企业成立之路都充满坎坷。

  当苗连生厌倦于倒卖化妆品的时候,其眼光瞄向了太阳能。1993年,他从日本引进了一条太阳能霓虹灯生产线,这也是他第一次接触新能源概念。与施正荣常年沉浸于研究不同的是,苗连生选择太阳能依靠的是商人敏锐的嗅觉。

  不过,要发展太阳能,只能通过国家开发银行进行贷款,英利作为民营企业当时根本没有获得贷款的机会。无奈之余,苗连生只有出让60%的股权引入国有资本,将公司进行重组,才有了后来的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

  引入的国有资本便是拥有政府背景的天威保变,双方达成了君子协定:保变不干涉经营,只以投资者身份参与。英利重组后第二年,便承担了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及应用系统生产项目,这是我国首条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多晶硅太阳能光伏产品示范生产线。但很多人并不看好这个项目。

  作为投资方的保定天威,在投资英利的时候很多人就有不少顾虑:其一,顾忌于英利的民营企业身份;其二,很多人根本看不懂太阳能光伏是干什么的。这与施正荣最初遇到的尴尬如出一辙——当尚德决定拿太阳能产品去打开市场的时候,国内没有人敢保证“那玩意儿好用”,同时,很多人对国产货也不感兴趣。

  国内市场四处碰壁,无奈之下,英利和尚德将出路瞄向了国际市场。此时,传统能源危机的加剧迫使各国政府加快了对可再生能源探索的步伐,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太阳能等绿色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最有前瞻意识的当数日本,早在1994年就出台了太阳能电池发电补助奖励办法。2004年8月,德国政府更新《可再生能源法》,成为《京都议定书》生效后对光伏电池的市场需求首先膨胀的国家。

  在这样的背景下,苗连生开始改变策略,意识到国际市场才是中国新能源产业的拉动力。2004年,苗连生从德国南部重镇慕尼黑起步率先启动德国市场,西班牙、意大利等市场紧随其后。同样,尚德在面临成长瓶颈的时候,最大的转机是从德国弗赖堡——那个被誉为“太阳能之都”的地方开始的。

  2003年6月,国际新能源产品展销会在弗赖堡举办,这是尚德千载难逢的机会。由于产品质量过硬,又有国际认证,不少德国经销商在展会上对尚德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大批订单从海外涌向尚德,公司此前积压的电池板很快被抢购一空。

  如今看来,尽管尚德和英利的市场开拓源自于国际市场,但它们却有着不同的发展路径和策略。这自然与他们领军人物的经历有着很大的关系。

  盈利模式迥异

  尽管苗连生意识到国际巨大的市场才是中国光伏产品的出路,但却苦于没有走向国际市场的“出门证”。彼时,无锡尚德因施正荣技术出身的优势,在国外市场上游刃有余。

  早在1995年施正荣的导师马丁成立太平洋太阳能公司时,施正荣就拥有十几项国际发明专利。施正荣正是凭借他掌握的十几项技术专利,从事太阳能电池研发、生产,把太阳光能通过太阳能电池转化为电能的创业项目。创业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关键词: 尚德 英利 光伏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