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max-standards-and-security 文章
最新资讯
摘要: 本文主要结合了Rohde&Schwarz公司的测试仪器如矢量信号源SMU200A、功率计NRP、频谱仪FSL、信号分析仪FSQ等,介绍了一些针对802.16d(2004)、802.16e(2005)/WiBro标准信号射频性能测试的应用。关键词: WiMAX;测试
WiMax技术要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体现出自身的优势,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这就需要通过应用测试来衡量系统的性能参数。WiMax的测试方法分为三部分:协议分析、无线射频分析,传输性能分析。根据协议分析、无线射频
关键字:
0612_A RF专题 WiMAX 测量 测试 杂志_技术长廊
华为端到端移动WiMAX解决方案在ITU世界电信展(ITU TELECOM WORLD 2006)上一经亮相就赢得众多关注。华为向参会观众全面展示了端到端移动WiMAX解决方案包括系列化基站、接入服务网关、多样化终端,统一的网管系统等,并演示了各种丰富的移动宽带业务。 华为
关键字:
WiMAX 端到端解决方案 华为 通讯 网络 无线 消费电子 移动宽带 消费电子
在近日举行的“第二届HSPA技术发展战略高层咨询会”上,中国移动的相关专家表示,如获WCDMA牌照将会尽快部分地区提供HSDPA网络。 尽快提供HSDPA 业内皆知,由于现有3G的速率仍不高,目前全球3G运营商正普遍考虑采用HSDPA这种增强性技术来弥补3G缺陷。全球不少运营商甚至考虑上3G时直接部署HSDPA,以便与WIMAX抗衡。 针对中国对上HSDPA的保证期应该是在什么时间,中国移动研究院无线通信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刘
关键字:
06回顾 3G HSDPA WCDMA WIMAX 宽带
赛灵思和AXIS共同发布符合W-CDMA和WiMAX标准的集成射频卡开发平台 该开发平台可提高功放效率并降低无线基站OEM厂商的资本支出和运营成本 赛灵思公司(Xilinx, Inc. (NASDAQ:XLNX)和AXIS网络科技公司宣布推出通用数字射频系统(CDRS)开发平台—CDRSX。该平台可以提高W-CDMA和WiMAX基站的功率放大器(PA)效率并降低其资本支出和运营成本。CDRSX开发平台包括了赛灵思公司的W-CDMA和WiMAX数字前端(DFE)参考设计以及AXIS&nb
关键字:
AXIS W-CDMA WiMAX 单片机 集成射频卡开发平台 嵌入式系统 赛灵思 通讯 网络 无线
英特尔正在开发它自己的移动WiMAX解决方案,当地时间本周三,它宣布已经完成了第一款WiMAX基带芯片组的设计,基带芯片组通常用在笔记本和其他移动装置中。 英特尔执行副总裁兼销售与市场营销总监Sean Maloney表示,新的“WiMAX Connection 2300 ”基带芯片组是英特尔先前推出的单芯片、多频带WiMAX/Wi-Fi无线技术和最新芯片组设计相结合的产物。 本周三在香港举行的全球3G大会和移动展会上,Ma
关键字:
2007 WiMAX 通讯 网络 无线 芯片组 样品 英特尔
安捷伦科技公司宣布:其WiMAX设计验证和生产解决方案已经成功交付并获多家客户采用。这些解决方案拥有其他厂商的产品所无法比拟的卓越性能和功能,为工程师测试固定802.16-2004和移动802.16e-2005 WiMAX PHY提供了强大的研发和一致性测量能力。 安捷伦的WiMAX设计验证和生产解决方案主要包括PSA或MXA系列频谱分析仪、Agilent ESG或MXG信号发生器以及WiMAX测量软件包。高性能的PSA系列频谱分析仪和ESG矢量信号发生器可用于研发和一致性测
关键字:
WiMAX 安捷伦 测量 测试 生产解决方案 验证 预先一致性 测试测量
“美国东部时间10月12日消息,英特尔 WiMAXConnection2250型芯片正式上市。”消息一出,便震撼了业界,英特尔此次WiMAX双模芯片的闪亮登场为移动WiMAX的商用化进程拉开了崭新篇章。 WiMAX市场呼唤移动芯片 据In-Stat的调研结果显示,到2009年,WiMAX网络设备市场有望达到20亿美元,其主要贡献来自移动WiMAX而非固定WiMAX。 事实上,如今,随着笔记本电脑、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的日益普及,用户对于宽带无线化
关键字:
WiMAX 单片机 嵌入式系统 市场 通讯 网络 无线 芯片 移动
安捷伦科技中国通信产品中心总经理在2006年全球WiMAX高峰论坛会议上讨论WiMAX的未来 安捷伦科技公司(NYSE:A)日前宣布:安捷伦科技中国通信产品中心(CCO)总经理夏倩妮(Gail Heck-Sweeney)女士在全球WiMAX高峰论坛会议上发表演讲,阐述其对于WiMAX未来前景的观点。本次峰会由天地互连(BII)和WiMAX论坛共同主办,于10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召开。 WiMAX目前已取得一系列辉煌成就,特别是最近在全球频谱分配和标准化、产品发布和研发等方面佳音频传。中国以其众
关键字:
2006年 WiMAX 安捷伦科技 测量 测试 全球WiMAX高峰论坛 中国通信产品中心 总经理
安捷伦科技中国通信产品中心总经理在2006年全球WiMAX高峰论坛会议上讨论WiMAX的未来 安捷伦科技公司宣布:安捷伦科技中国通信业务部(CCO)总经理Gail Heck-Sweeney女士在全球WiMAX高峰论坛会议上发表演讲,阐述其对于WiMAX未来前景的观点。本次峰会由天地互连(BII)和WiMAX论坛共同主办,于10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召开。 WiMAX目前已取得一系列辉煌成就,特别是最近在全球频谱分配和标准化、产品发布和研发等方面佳音频传。中国以其众多的人口和广阔的地域,成为WiM
关键字:
WiMAX 安捷伦科技 高峰论坛会议 全球WiMAX 通信产品中心 通讯 网络 无线 中国 总经理
2006年10月23,WiMAX论坛在北京举行WiMAX全球高峰会议暨展览会。
关键字:
WiMAX 无线
为泰克RSA3408A实时频谱分析仪开发的LitePoint WiMAX测试功能将在美国2006年世界WIMAX会议上展出 泰克公司(NYSE:TEK)宣布与业界领先的无线测试解决方案的提供商LitePoint公司合作为WIMAX开发端到端测试解决方案。LitePoint与泰克合作的成果将是一套基于泰克贡献在于利用泰克实时频谱分析仪将致力于详尽的测试需求价值链为WIMAX问题解答应用设计新的测试工具。此项合作将会为WIMAX提供史上最快的生产以及最低的测试成本。 随着这一通过测试且被实践证明了的
关键字:
LitePoint WiMAX 测量 测试 合作开发 解决方案 泰克 测试测量
2、发射频谱平坦度
在正常系统工作期间,所有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传输都从前置码开始。由于接收机靠这些前置码和发射机同步,以及执行各种信道评估和均衡处理,因此这些前置码至为关键。前置码使用QPSK调制,并且没有嵌入的BPSK导频。所以前置码最适合规定所有子载波上的频谱平坦度。802.16-2004标准规定了将从 “信道评估步骤”取得的数据,即前置码。其指标规定为“相邻子载波间的绝对差不得超过0.1dB”。在前置码中,由于仅实际使用200个子载波的一半或四分之一,因此前置码中的相邻载波间距要宽于数据突发。
关键字:
WiMAX 通讯 网络 无线 物理层 载波
802.16-2004标准描述了四种不同的空中接口。其中一种接口标准是针对NLOS,RF频率小于11GHz和距离达到30km的无线通信而优化的。虽然标准把这一物理层正式命名为 WirelessMAN-OFDM,但许多人都把它称为WiMAX空中接口。该空中接口的基本特性是256载波OFDM,带宽范围为1.25- 20MHz,载波频率最高达11GHz。
一、WiMAX空中接口
WiMAX 系统可配置成使用1.25MHz至20MHz的任何带宽;无论带宽多宽,符号始终包含200个载波。因此窄带宽系统子载波
关键字:
WiMAX 通讯 网络 无线 物理层 载波
虽然前段时间与宽带无线WiMax技术相对的802.20无线技术的标准化进程出现了暂时的停顿,并且业界传说它遇到了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但是现在相关的工作很快就会重新回到正轨。 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在星期二宣布,从6月份开始暂停工作的802.20工作组将继续之前的标准化开发工作。工作组的官员将全部重新选定,一旦工作组主席人选获得学会批准,工作组就会立即恢复工作。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预计工作组的新主席将在11月12日选定。
关键字:
802.20 WiMax 竞争对手 通讯 网络 无线
据外电报道,美国有影响的分析师称,WiMax无线技术将很快成为美国人无线上网的手段,它将成为Wi-Fi和高速手机网络的补充,但不是替代它们。 市场研究公司Frost & Sullivan副总裁兼首席分析师Purdy说,移动互联网和语音电话的未来将是这两种情况:“给我最快的连接速度”和“给我最便宜的连接方式”。 该分析师的研究基于Clearwire公司的
关键字:
WiMax 普及 全美 通讯 网络 无线 无线技术 消费电子 消费电子
wimax-standards-and-security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wimax-standards-and-security!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wimax-standards-and-security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wimax-standards-and-security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wimax-standards-and-security电路
wimax-standards-and-security相关帖子
wimax-standards-and-security资料下载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