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飞思卡尔半导体一直坚定不移地推动下一代宽带无线基站设计的进步,日前它又推出了业界第一款多标准基带加速器器件。作为支持3G-LTE的第一个器件,MSBA8100还支持新兴的无线WiMAX、HSPA+和TDD-LTE标准,使无线基础设施设备制造商能够创造出成本极低的差分通道卡。
对运营商而言,硅设计领域的这种进步使LTE和其他下一代无线网络的部署更接近现实。MSBA8100多标准基带加速器支持传统2G/3G技术以及最新无线标准。飞思卡尔是第一家能够提供完全符合这些标准的定制和现货解决方案的半导体公司
- 关键字:
飞思卡尔 宽带 无线 基站 WiMAX HSPA+ TDD-LTE
- 【赛迪网讯】7月3日消息,华为公司已经与巴基斯坦GSM运营商Mobilink签订合作合同,成为该公司商用WiMAX 16E网络供应商。同时,双方均没有透露任何资金细节内容。
据国外媒体报道,新网络建成后,将覆盖巴基斯坦的商业中心区和伊斯兰堡、卡拉奇、锡亚尔科特、费萨拉巴德、拉合尔和拉瓦尔品第等六个主要城市的热点地区。
根据合同规定,华为将为Mobilink提供一个包括分布式基站、存取服务网络网关和网络管理系统在内的完整WiMAX解决方案。
另外据报道,华为早在2006年6月就获得过巴
- 关键字:
华为 WiMAX 无线宽带 GSM
- 就在中国电信业重组正在加速前行的同时,一场卡位未来移动互联网的战斗已经在新三大移动运营商中悄然展开。
近日有媒体报道,吉林网通首个WiMAX无线宽带试验点在松原分公司开通试运行,目的是要尝试全省450M大灵通覆盖地区宽带上网解决方案。而下一步试验点将在为用户提供宽带上网的基础上开通多种视频业务,同时利用用户终端下联Wi-Fi与LAN技术联网,尝试覆盖更多的宽带用户,以降低设备综合建设成本。
表面上看来,这似乎是电信运营商的“村村通”工程的延续,但运营商真正的用意并不
- 关键字:
电信 重组 Wi-Fi WiMAX 无线宽带
- 罗德与施瓦茨公司按照IEEE 802.16e-2005标准添加了一组新的应用固件,用于 WiMAX MIMO 测量。新的选件R&S FSQ-K94在R&S FSQ 和 R&S FSG 信号分析仪上运行,也支持将几台信号分析仪接合起来,用于高达4x4 MIMO 系统的测试。
R&S FSQ-K94 应用固件可用于测试半导体组件,如WiMAX MIMO 芯片组,放大器,混频器等,也可用于完整的WiMAX产品测试,如基站,微基站等。
测
- 关键字:
罗德与施瓦茨 FSQ-K94 4x4 MIMO WiMAX
- 在有限带宽内传输高清晰度数字电视对视频、音频压缩编码和信道编码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在进行地面传输的情况下无线环境的各种衰减和干扰也不可避免,同时考虑到移动环境下的接收需求,在新一代的地面数字电视传输系统中必需引入无线通信的最新技术。数字电视广播和现代数字通讯技术的结合,使得传统的电视传媒得以在通信网络的基础上新生。
清华大学在综合吸收国外已有高清晰度数字电视标准优点的基础上,完全自主地开发完成了"地面数字多媒体电视广播传输协议DMB-T"并申请了职务发明专利。在深圳举
- 关键字:
数字电视 带宽 DMB-T OFDM
- 自从LTE开始誓师4G之后,业界对于WiMAX发展的评论颇多,乐观者认为将有如CDMA般的占有一席之地,悲观者则称此可能是个美丽的错误,但究竟应该以什么观点来看待此一新技术的发展,实值得进一步探讨
- 关键字:
LTE WiMAX
- 吉时利(Keithley)在测试仪器厂商中只能算是个小巨人,论规模,距离那些巨头有不小的差距,论市场占有率,在小信号精确测量市场占有超过70%的份额,算是不折不扣的统治者。小信号测试市场成功只能代表过去,要发展,必须寻找更为广阔的产品应用领域,吉时利的目标选择了无线测试。
在无线测试仪器领域,几年前吉时利还默默无闻,随着企业在小信号领域的成功,已经很难在这个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因此,应用空间更为广阔的无线测试市场对急于壮大自己的吉时利充满了诱惑。凭借着在小信号测量积累的丰富经验,吉时利逐渐将产品开发
- 关键字:
吉时利 Keithley 无线测试 MIMO WiMax
- 美国吉时利(Keithley)仪器公司宣布了一套信号生成与分析工具,扩展了其射频测试功能,实现了对WiMAX信号的测试。吉时利最新的测试方案建立在新型硬件平台基础上,降低增加支持新信号标准的难度和成本,例如基于4×4 MIMO信道802.16e移动WiMAX Wave 2测试,不需要昂贵的硬件升级过程或者其他辅助仪器。此外,这些新型仪器支持低达400MHz低频带测试,这对于正在研发的新一代WiMAX解决方案是一种日益重要的新功能。
吉时利射频测试方案建立在该公司的获奖产品2820型射
- 关键字:
吉时利 射频 测试仪器 WiMAX
- 富士通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今天宣布推出一款全新 Mobile WiMAX芯片组,用于智能手机和个人数字助理(PDA)等 Mobile WiMAX 设备。该产品自 2008 年 8 月开始提供样片。这款芯片组包含型号为 MB86K22 的基带 LSI 芯片,型号为 MB86K52 的无线射频 LSI 芯片;型号为MB39C316 的电源管理 LSI 芯片。这三颗核心芯片所构成的芯片组可用以提供目前最具竞争力的12x12mm尺寸规格的WiMAX模块。考虑到待机电流直接影响电池寿命这一关键因素,不超过 0
- 关键字:
富士通微电子 Mobile WiMAX 芯片
- 安捷伦科技(Agilent Technologies)宣布取得Sequans的行动WiMAX协议符合性测试(PCT)合约。Sequans将使用安捷伦的N6430A行动WiMAX PCT系统,对其行动台和基地台参考设计进行先期认证测试。
安捷伦N6430A PCT解决方案为802.16-2004/Cor2 D3/802.16e-20
- 关键字:
安捷伦 WiMAX Sequans PCT
- 飞思卡尔半导体一直坚定不移地推动下一代宽带无线基站设计的进步,日前它又推出了业界第一款多标准基带加速器器件。作为支持3G-LTE的第一个器件,MSBA8100还支持新兴的无线WiMAX、HSPA+和TDD-LTE标准,使无线基础设施设备制造商能够创造出成本极低的差分通道卡。
对运营商而言,硅设计领域的这种进步使LTE和其他下一代无线网络的部署更接近现实。MSBA8100多标准基带加速器支持传统2G/3G技术以及最新无线标准。飞思卡尔是第一家能够提供完全符合这些标准的定制和现货解决方案的半导体公司
- 关键字:
飞思卡尔 无线 加速器 3G LTE WiMAX HSPA+ TDD
- 视频监控点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同时城市建设规范性要求施工减少对道路路面造成的破坏,在建设过程中,部分地区无法实现光缆的埋地铺设,必然会遇到“最后一公里”的接入难题,采用无线技术进行视频监控信号的传输就成为一种很好的选择。WiMAX系统的无线传输特性,可以保证视频流的传输质量,同时使监控系统在接入层的部署更为快速、简便。
WiMAX的应用特点
分布于城市道路、工厂、社区等处的视频监控系统,一般数百米内设一个监控点,WiMAX的覆盖能力完全满足视频监控点的分布特点,在
- 关键字:
WiMAX 视频监控 无线传输
- 日前,阿尔卡特朗讯、思科、英特尔、三星电子四家设备商以及美国Sprint Nextel和 Clearwire两家运营商成立了WiMax“开放专利联盟”OPA。这显示了在当今日益竞争激烈的无线通信领域,WiMax支持者想通过降低专利费来得到更多设备商和运营商的支持,进而提升WiMax的商用速度的意图。
事实上,高通、诺基亚等巨头对WiMax技术一直处于观望状态,甚至还带有悲观色彩。但这并没有妨碍英特尔、思科等巨头的强烈支持。目前,WiMax技术在“WiMax论
- 关键字:
WiMax 设备商 阿尔卡特朗讯 思科 英特尔 三星 Sprint Nextel Clearwire
- 随着UMB、WiMAX和LTE等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以及他们所拥有的不同支持者,未来CDMA网络的演进方向究竟如何,正成为全球移动通信领域中引人关注的热点问题。
UMB曲高和寡前景扑朔迷离
发展组织(CDG)和3GPP2于2007年9月发布了超移动宽带(UMB)空中接口规范。UMB是全球首个基于IP的移动宽带标准,是cdma2000系列标准的演进升级版本,也就是继EV-DORev.A/B之后的Rev.C,是3GPP2进行的AIE第二阶段的工作。为兼容cdma 2000 1x和1xEV-D
- 关键字:
CDMA UMB WiMAX LTE
- 基于WiMax及其派生标准的新兴宽带无线协议需要越来越高的吞吐量和数据速率。这些协议提出的快速芯片速率和数字射频处理可以在使用FPGA方案的硬件上得到最佳的实现。
FPGA非常适合作为高性能、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来实现这些物理层协议中的数字功能,因为它们包括以下丰富的资源:
1.DSP模块,可以用来实现各种FIR滤波和FFT/IFFT操作所要求的乘法器和加法器/累加器功能;
2. SERDES收发器,可以支持无线前端与基带数字板之间的CPRI和OBSAI接口;
3. 重要的FPG
- 关键字:
FPGA 乘法器 无线 基站 WiMax DSP IP核
wimax-mimo-ofdm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wimax-mimo-ofdm!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wimax-mimo-ofdm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wimax-mimo-ofdm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