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iMAX全称为World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即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iMAX的另一个名字是802.16。
IEEE802.16标准,又称WiMAX,或广带无线接入(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BWA)标准。它是一项无线城域网(WMAN)技术,是针对微波和毫米波频段提出的一种新的空中接口标准。它用于将802.11a无线接入热点连接到互联网,也可连结公司与家庭等环境至有线骨干线路。它可作为线缆和DSL的无线扩展技术
- 关键字:
WiMAX 无线 通信
- Wavesat日前在WiMAX World USA会场宣布,Wavesat与IBM正合作开发一款高效能而低耗电的802.16e WiMAX芯片组,协助消费电子产品支持先进的移动无线宽带服务。根据这项协议,IBM将利用该公司先进的eDRAM工艺技术生产Wavesat的Umobile™ 802.16e芯片组。由于新芯片组不需外接内存,客户将能大幅节省超小型移动应用的空间、成本与耗电,例如无线通讯转接器、移动电话和其它消费电子产品。
Wavesat移动芯片组还包含一个特制的嵌入式处理器,这
- 关键字:
Wavesat WiMAX IBM MCU和嵌入式微处理器
- WiMAX和新一代PHS已经被日本正式确立为下一代高速无线通信技术,WiMAX并非唯一选择。PHS(小灵通)运营商 Willcom的胜出可谓异军突起,新一代PHS引入OFDM技术,可提供20Mbps的无线宽带服务。据该公司的合作方,一家日本投资银行的负责人透露,日本PHS技术主要是面对8000万用户的中国市场。
小灵通在中国,由电信、网通两家固网运营商用来提供一定的“移动”服务,最高峰时期曾经拥有近1亿用户的发展巅峰;但由于移动资费下降的冲击,不能漫游等政策限制,以及自身信号不佳、通话质量差的问
- 关键字:
WiMAX 小灵通 4G 移动通信
- 从台湾媒体处获悉:中国台湾地区的高雄市目前正在建设WiMax网络。相关官员21日表示,明年年底之前WiMax网络将会建设完成。
2009年,高雄市将举办世界运动会。城域WiMax网络也是高雄市迎接运动会的一个准备举措。届时,一个无线宽带网络将会覆盖整个城市。
据悉,建设WiMax网络的计划已经在去年八月份就制定完毕,该项目获得了台湾工业发展局的支持和资助,由中华电信公司负责建设。网络将耗资大约1850万美元左右。
据悉,高雄市的WiMax网络将会铺设25个WiMax基站,这些基站将主
- 关键字:
WiMax 台湾 高雄 无线网络
-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升温,电子制造业更是如鱼得水,整机的扩大量产和更新换代时间的缩短,很大程度上刺激了电感器行业一次又一次的飞跃。2G手机还火热市场,3G手机又跃跃欲试;MP3方兴未艾,MP4已占据江山;DVD还待开拓,EVD就闪亮登场;台式PC正被认可,手提电脑又震撼卖场;纯平彩电正在普及,液晶电视又大张旗鼓,数码DVD逐渐强劲,车载电子异军突起,一系列的电子、电器产品研发和量产,都给2006年的电感器行业以压力变成了动力。无论是绕线式电感、芯片电感,还是电感线圈,都产生了一个比较包容的发展空间。
- 关键字:
电感器 3G 手机 电感器
- 电子产品世界,为电子工程师提供全面的电子产品信息和行业解决方案,是电子工程师的技术中心和交流中心,是电子产品的市场中心,EEPW 20年的品牌历史,是电子工程师的网络家园
- 关键字:
MIMO WiMAX
- 2007年的中国电信业在平稳的发展中少见亮点,但在10城市中进行的TD-SCDMA扩大网络规模技术试验却是中国电信业画卷中具有开创性和震憾力的浓墨重彩。 展望2008年及未来5-10年,中国的3G将在以TD-SCDMA为主要力量的方向上快速起步和发展;3G的演进也会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前提下,融合先进技术,继续向移动通信的前沿领域挺
- 关键字:
中国 3G 发展 演进 无线 通信 无线 通信
- 岁末总结收官阶段,几乎同时起步的中国有线数字电视和网络电视却交出了两份截然不同的答卷。
记者近日从广电总局旗下的中广网媒信息中心获悉,截到2007年11月31日,中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已达到2364.7万户,同比增长81.30%(此前连续四年200%以上的高增长),而同期IPTV用户则只有114万户(增速从2005年的480%下降到110%)。
其中,随着2008年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的加速和3G通信的推出,作为电信运营商过渡期增值服务的IPTV面临着被忽视的危险。
“经历了前几年的高
- 关键字:
数字电视 IPTV 3G 数字电视
- 导语:VeriSign旗下无线业务和技术咨询公司InCode近日公布了2008年无线行业发展趋势十大预测,其中包括HSDPA迅速发展壮大、P2P技术逐步成为主流、以及苹果iPhone曝出安全问题等等。
2008年无线行业发展趋势十大预测:
1、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HSDPA)迅速发展壮大。
HSDPA是一项3G手机技术,目前已经趋于成熟,在全球拥有超过1000万名用户,而且越来越多的设备开始支持这一技术。HSPDA不会同LTE和WiMax等4G技术竞争,因为它们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
- 关键字:
HSDPA 3G 芯片 无线网络
- 富士通公司被 NTT DoCoMo 公司选中,为其 "Super 3G" 无线基站研发、制造原型机和商用设备。从此,NTT DoCoMo 和富士通实验室在联袂开发原型无线基站设备上不断取得进展,通过应用 MIMO (*1) 技术(高速、大容量无线通信的核心技术),目前最大下行传输速率已接近 900Mbps 。
Super 3G 用于替代 DoCoMo 目前的 3G 移动电话系统 (FOMA),是 DoCoMo 下一代移动电话宽带通信无线系统的规范。为使性能大幅度提升,比如提高数据传输速率、缩短连
- 关键字:
富士通 3G 基站 通信基础
- 对于日益成熟的移动互联网行业,中国移动这个守着大门口的移动运营商显然不会甘愿仅做通路商,更不会重蹈中国网通、中国电信在互联网时代边缘化的覆辙。中国移动向移动互联网进军的说法虽然没有从嘴里说出来,但这样的迹象已经表露无遗。前不久,中国移动北京分公司与移动互联网服务商新网互联公司在北京达成合作协议,面向企业移动商务、移动信息化的产品“移动名址”正式推出,这也是中国移动第一次以正式身份涉足移动互联网的商务应用领域。
运营商充当“前锋”
有专家认为,近年来中国移动作为手握近4亿用户的运营商,掌握着
- 关键字:
移动互联网 3G WAP 移动通信
- Analog Devices, Inc.在中国,北京(Beijing, China.)发布射频(RF)数字转换的基带收发器,适用于符合IEEE 802.16d/e 移动WiMAX(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标准的移动通信设备,例如手机、掌上电脑(PDA)和手持多媒体设备。WiMAX终端可以实现无线宽带连接,比有线解决方案显著降低成本。随着WiMAX标准从固定线路通信协议向增加便携式应用的移动通信协议演进,设备制造商需要减小尺寸、降低功耗的解决方案以满足移动通信终端对成本、尺寸和功耗预算的要求。
在A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ADI WiMAX RF RF IF
- 在WiMAX方面,似乎设备销售收入终于开始有明显起色。当然,Sprint-Nextel是潜在WiMAX客户名单中的巨头,但它的计划似乎还不太确定。
据市场调研公司Infonetics,其它厂商则至少承诺要进行WiMAX试验,包括沃达丰(Vodafone)、BrasilTelecom、Telmex、SKTelecom、Wateen和NTT。
以下是其报告中的部分要点:
预计2006-2010年固定与移动WiMAX设备制造商营业收入的复合年增长率为87%
预计2010年全球WiMA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WiMAX ASN NTT 通信基础
- TD-SCDMA产业每一阶段的测试都牵动着业内企业的神经,不论是设备制造商还是芯片商,抑或是终端提供商,都在紧盯着中国3G这块“蛋糕”伺机而动。2007年针对TD-HSDPA、TD-SCDMA与GSM切换的测试正在电信研究院的组织下进行。今年9-10月的测试侧重在单小区的应用情况,11月侧重在多小区的全网优化和网络覆盖。进入12月,电信研究院又在北京怀柔开始对TD-HSDPA进行测试,此次测试的重点放在了HSDPA的高速下载和GSM/TD-SCDMA的切换功能。TD-HSDPA作为TD-SCDMA的后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测试 测量 TD-SCDMA 3G GSM 移动通信
-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07年11月,全球3G用户已突破5.3亿。而以此速度发展,预计到2010年,3G手机出货量将超过2G手机。 3G在全球发展迅猛,截止2007年11月,全球3G用户已突破5.3亿,其中3.7亿为CDMA2000/EV—DO用户,1.6亿为WCDMA的用户。 包括EV—DO和HSPA的宽带移动网络在内的3G网络目前可以覆盖全球超过10亿人口。 鉴于3G网络对下行和上行的大量数据传输都有良好地支持,使得全球手机用户成为消费电子的最主流。据统计,笔记本电脑目前在全球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3G EV—DO HSPA 无线 通信
wimax-3g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wimax-3g!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wimax-3g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wimax-3g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