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台湾媒体报道,中国移动副总裁沙跃家近日将赴台湾拜访WiMAX运营商大同电信,及设备商正文、合勤、智邦及芯片厂威睿等。有媒体报道称,沙跃家此行将为深入了解台湾的WiMAX产业,并将结合大陆的TD-LTE供应链,带来大量采购订单。
上述媒体称,台湾厂商拥有完整的WiMAX技术,中国移动期望台湾WiMAX相关厂商,能转变成TD-LTE供应链,从芯片、手机到移动整合固网设备等,建立完整的产业链。
上述媒体同时称,除了TD-SCDMA及TD-LTE网路外,中国移动也积极投入光纤网路GPON计划,加
关键字:
TD-LTE WiMAX
在底层技术相近、中国TD-LTE市场推波助澜、以及厂商设计晶片组诸多考量的多重因素下,整合晶片设计的脚步是越来越快,包括Sequans、Beceem、Wavesat和联发科等,都已推出或计划朝此整合目标发展。
WiMAX晶片大厂Sequans也推出首款LTE晶片SQN3010,中国移动已经采用Sequans的晶片,应用在TD-LTE晶片和USB无线网卡上。首次TD-LTE网路的展示则将在5月的上海世博会上呈现。
Sequans正与电信设备大厂Motorola和Alcatel-Lucent合
关键字:
WiMAX LTE
英特尔副总裁兼WiMax项目办公室主任罗摩-舒克拉(Rama Shukla)周二表示,英特尔预计将从2012年开始部署下一步重点推出的移动WiMax无线宽带技术。英特尔是向全球互联网用户提供移动WiMax无 线宽带服务的主要支持者。舒克拉在台北举行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相关标准工作将于今年底完成。”
英特尔的资料显示,新的移动WiMax标准802.16m将取代802.16e标准,能够提供更快的下载和上载速度,可向用户提供170M bps(比特/秒)的下载速度和90M b
关键字:
英特尔 WiMax HSPA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通信设备巨头思科公司宣布,将停止WiMax基站的研发及制造等工作,以集中精力开展IP网络业务。
思科公司新闻发言人布拉迪(Jim Brady)本周五宣布:“思科公司的移动战略,从始至终一直是提供一种以分组核心网络及IP网络为主的非无线通信方式。因为在这一领域,我们能够提供差异化的附加值。基于我们近期对于WiMax业务的评估,我们宣布终止设计及建设WiMax基站的决定,同时我们还宣布,将为现有客户提供过渡性技术支持。”
思科公司于2007年宣布收购
关键字:
思科 WiMax LTE
据国外媒体报道, 2009年12月,4G长期演进(LTE)无线网络首次进行了商业部署,TeliaSonera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此类服务的供应商,为斯德哥尔摩和奥斯陆地区的用户提供服务。
2010年,几家大型运营商(如美国的VerizonWireless和日本的NTTDoCoMo)有望部署几个4G LTE商业网络。
尽管目前语音标准仍处于发展阶段且缺少兼容的手机产品,但是,业务预计在不久以后便可以传送数据信息。
在LTE开始加快部署脚步的同时,WiMAX依旧保持稳步的发展势头。
A
关键字:
4G LTE WiMAX
普思科技公司(MIPS Technologies, Inc.)和4G移动WiMAX、LTE嵌入式软件方案领先供货商SySDSoft公司宣布,双方将合作实现MIPS架构上的LTE技术。SySDSoft是MIPS联盟计划(MIPS Alliance Program)的新成员,正与MIPS科技密切合作,为MIPS授权客户提供可在各种MIPS处理器内核上运行的优化MIPS32® LTE协议栈。SySDSoft最初将把其经过验证的软件栈移植到MIPS32 24K®处理器内核上,并在巴塞罗那举办的
关键字:
MIPS 4G WiMAX MIPS32
家用基站原始设备制造商们(OEM)需要一种既能应对当前市场,同时又要保证能够快速和有效地向未来标准和频率过渡的方法。在多种无线标准共存的情况下,LTE正在为争夺频谱而战,到最后很有可能在一些特定的国家占据多个频带,就像3G和WiMAX已经出现的情形一样。
WiMAX已经在全球很多国家开始了不同的频率分配之争。WiMAX论坛已发表了三种许可频谱:2.3、2.5和3.5GHz,并且每种频谱都已经开始了部署。
同时,现在的家用基站技术也需要与旧的标准和设备进行一定程度的向后兼容,因为产业中的所有
关键字:
Lime 收发器 WiMAX
为数字消费、家庭网络、无线、通信和商业应用提供业界标准处理器架构与内核的领导厂商美普思科技公司宣布,4G 移动WiMAX芯片领先供应商Beceem已获得MIPS32TM 4KEcTM可合成处理器内核授权,进行下一代无线网络产品开发。Beceem已将MIPSTM 内核用于其业界领先的移动WiMAX芯片;Beceem是4G市场的领先厂商,据称拥有约65% 的整体市场占有率。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n-Stat的统计,到2013年WiMAX芯片集收入将从2009年的1.27 亿美元增长到3.52亿美元。I
关键字:
MIPS WiMAX 4G
2月9日日台湾工研院宣布与WiMAX设备制造厂奥维通结盟,将在台湾合作设立互通测试中心,将有利台湾WiMAX业者抢攻市场商机。
随着台湾积极投入WiMAX领域发展,目前已是全球WiMAX手机、无线网卡及笔记型电脑等终端设备生产研发重镇,此前阿尔卡特朗讯、摩托罗拉已经在台湾成立了互通测试中心。台湾工研院表示,过去台湾WiMAX产品要打入国际市场,需拿到国外测试,耗费大量时间及金钱,也影响产品上市时程。这次再成功争取奥维通来台设立互通测试中心,将有助台湾设备厂商与国际大厂核心网路互通整合,提升台湾W
关键字:
摩托罗拉,WiMAX,无线网卡
WiMAX 802.16e无线技术刚刚投入部署才一年多,第二代马上就要来了。
IEEE预计今年夏天最终批准802.16m标准,最晚九月份,这也就是俗称的WiMAX 2。美国运营商、当 前最大规模的WiMAX服务提供商Clearwire也表示,计划明年某个时候开始测试802.16m,并希望2012年开始部署。
WiMAX 2 802.16m首先会向下兼容现有的第一代WiMAX 802.16e,方便运营商和用户以 最 小成本平稳升级,其次速度大大加快:Sprint最初的Xohm WiMAX网络
关键字:
WiMAX 无线 802.16m
运营商Clearwire宣布将从明年开始开始测试更高速度的移动宽带技术WiMAX 2,技术设施和硬件终端的准备工作今年就已经开始。
WiMAX 2基于802.16m技术规范,可以提供120Mbps的下行和60Mbps的上行速度,采用4x2 MIMO天线实现,这比目前的WiMAX技术要多出一倍。Clearwire CTO John Saw表示,公司并没有将WiMAX 2的测试工作放在最高优先级上,该技术可能要等到2012年才会实现商用。
之前,俄罗斯运营商Yota有一个在今年年底测试802.
关键字:
移动宽带 WiMAX
阐明使用宽视频带宽和有限视频带宽峰值功率计进行猝发脉冲测量的工作原理,然后介绍 USB 平均功率传感器的工作过程,并考察所有技术的相关测量精度。只有了解了这些功率计和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后,您才能保证选中恰当的功率计,获得精确可靠的测量结果。
关键字:
WiMAX WLAN 脉冲 功率测量
Pyramid Research 最新报告显示,尽管未来五年长期演进技术 (LTE) 必然会主导 4G 网络部署,但对某些市场和应用而言,WiMax 仍会作为一个强大的技术方案继续得到蓬勃发展,到2014年结束时,WiMax 的全球用户会增长近十倍,达到5300万户左右。
《WiMax and LTE: The Case for 4G Coexistence》分析了目前 WiMax 在全球的运营状况,评价了运营商的经营模式、网络经济效益以及相对 UMTS/HSPA 和 LTE 而言的整体市场机遇
关键字:
LTE WiMax
符合IEEE802.16e 规范的移动WiMAX™技术可以提供高速无线因特网接入。移动WiMAX™设备的最大速率测试,不仅在研发设计期间非常重要,在生产验证和实际网络中也同样重要。在最新的试验中,使用罗德与施瓦茨公司的WiMAX™通信测试仪R&S CMW270做为移动 WiMAX™模拟基站,测试速率超过实际网络,高达36 Mbit/s。在一个实际的WiMAX™ 2x2 MIMO (matrix B)网络中,使用10MHz带宽以及64Q
关键字:
R&S WiMAX CMW270 模拟基站
据台湾策资会MIC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第三季度台湾WiMAX客户终端设备(CPE)出货量达84.45万台,环比增长56.7%、同比增长236.5%。
据分析,这一大幅增长归功于WiMAX运营商对2010年用户增长前景的乐观估计。目前主流WiMAX运营商正在扩大其网络覆盖范围,最终反映在对WiMAX客户终端设备需求上。
随着俄罗斯、印度和北美的市场规模增长,MIC预计2009年第四季度台湾WiMAX客户终端设备出货量将达110万台。同时WiMAX客户终端设备在2010年还将出现显著增
关键字:
WiMAX 无线
wimax 介绍
WiMAX 全称为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即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iMAX的另一个名字是802.16。WiMAX是一项新兴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能提供面向互联网的高速连接,数据传输距离最远可达50km。WiMAX还具有QoS保障、传输速率高、业务丰富多样等优点。WiMAX的技术起点较高,采用了代表未来通信技术发展方向的OFDM/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