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商机   下载  拆解   高校  招聘   杂志  会展  EETV  百科   问答  电路图  工程师手册   Datasheet  100例   活动中心  E周刊阅读   样片申请
EEPW首页 >> 主题列表 >> vcs-4g

vcs-4g 文章 进入vcs-4g技术社区

反垄断案落定:利好高通 国内手机厂商获利仍需靠己

  •   高通反垄断案在历时14个月之后,最终以高通被罚60.88亿元人民币而结束,这是中国反垄断历史上的最大一笔罚款。罚单落地后,高通表示将不寻求任何进一步的法律程序进行抗辩,并将对手机的专利授权方式做出多项调整,包括对中国厂商不再捆绑专利授权、不强制交叉授权、整机收费打折等。   处罚合理 高通商业模式犹存   就在国家发改委对高通开出罚单的第一时间,高通相关高层人士立即予以了积极的回应。   例如高通公司CEO史蒂夫·莫伦科夫就表示:“过去多年,高通对中国移动和半导体产业的
  • 关键字: 高通  4G  

FDD发牌几无可能改变三大运营商4G市场格局

  •   LTE FDD,终于发牌了。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对这一天可谓翘首以盼,这一天终于到来,只是来得晚了点。LTE FDD发牌对三大运营商的影响,在行业内掀起巨大的争论。笔者认为LTE FDD发牌有着非常大的标志性意义,对市场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但要想改变三大运营商4G市场格局,几无可能,中国移动在4G时代已成为领先者。   4G不再是移动的独角戏   在2013年12月4日,三大运营商均拿到了LTE TDD牌照,但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因为各种原因都有着自己的打算,因此并未在LTE TDD上真正投入,看上去在
  • 关键字: FDD  4G  

联发科谢清江:挑战高通欲拼抢4G芯片20%市场

  • 全球芯片行业掀起竞争热潮,联发科也向高通发起挑战,欲在2015年拿下全球4G芯片20%市场份额,并在2016年到达40%。
  • 关键字: 联发科  4G  

TD好日子无多,因为FDD要来了

  •   向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发放FDD牌照的传言经历了多个版本,至今却未见准确的消息。在中国移动4G用户突破1亿大关,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移动电话用户新增依旧放缓的格局下,不少舆论认为FDD牌照已经成为联通和电信的最后一棵救命稻草。   移动4G压垮联通电信是个谎言   从数量上来看,中国移动4G用户突破1亿大关,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4G用户不足百万。如此巨大的悬殊,中国移动借助4G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事实果真如此吗?   先不说中国移动4G用户数量有多大的水分,先来从消费者的立场上来看一下用户对4G的刚
  • 关键字: FDD  4G  

中移动独占九成4G用户 FDD能否逆转市场

  •   随着春节假期结束,业界盛传的FDD牌照春节前发放的预言再次落空。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仍在苦苦等待FDD牌照。而在春节前,在业界频传FDD LTE发牌之时,中国移动宣布4G用户数过亿,已经给了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一个”下马威“。一年4G用户过亿的发展速度,足以让全世界惊叹。只是这个中国通信业发展的里程碑,并未在国内引发集体狂欢。中移动独占超九成4G用户的市场严重失衡的局面,让竞争对手无力招架,整个行业未来发展走势如何演变更是莫衷一是。   4G双牌照错位发放:移动用户数是电信联通1
  • 关键字: FDD  4G  

5G标准制定上,欧洲正沦为配角

  •  欧洲在5G标准的制定上正沦为配角?那么,谁又是主角呢?中国的力量又是如何?虽然中国的通信产业正处在上升阶段,但要和国外技术一搏,也需要市场检验。
  • 关键字: 5G  4G  

FDD发牌亡羊补牢未为晚也

  •   随着中国移动对4G市场的绝对垄断,越来越多人把希望寄托在FDD牌照的发放上。虽然此时发放FDD牌照早已为时过晚,但是春节前的消息还是点燃了众人的热情:“FDD牌照已经通过领导审批,即将发放了。”   制式博弈之谜   从2001年开始,中国的通信发展就陷入了不同制式博弈的怪圈。2G时代GSM/CDMA的双网互博,直接导致了中国联通的衰败和中国移动的快速崛起。而3G时代“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又给移动带来了无尽的烦恼。同样痛苦的还有中国电信
  • 关键字: FDD  4G  

FDD发牌:万紫千红总是春

  •   什么技术可帮助运营商更高效地利用频谱资源?答案之一是“载波聚合”。而FDD,可将零碎的频段聚合在一起。FDD的发牌,使得混合运营成为新常态。
  • 关键字: FDD  4G  

FDD牌照是联通和电信的救命稻草?

  •   向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发放FDD牌照的传言经历了多个版本,至今却未见准确的消息。在中国移动4G用户突破1亿大关,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移动电话用户新增依旧放缓的格局下,不少舆论认为FDD牌照已经成为联通和电信的最后一棵救命稻草。   移动4G压垮联通电信是个谎言   从数量上来看,中国移动4G用户突破1亿大关,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4G用户不足百万。如此巨大的悬殊,中国移动借助4G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事实果真如此吗?   先不说中国移动4G用户数量有多大的水分,先来从消费者的立场上来看一下用户对4G的刚
  • 关键字: FDD  4G  

骁龙810失去Galaxy S6 高通失去一切?

  •   高通在发布2015财年下半年半业绩展望的时候表示,他们即将上市的最先进处理器骁龙810“不会出现在一个大客户旗舰设备的最新设计周期中”。媒体普遍认为这是指三星将在它即将发布的新一代旗舰手机Galaxy S6上弃用高通产品,而使用自家生产的Exynos 7420处理器,这或将成为高通的转折点。   高通芯片业务和授权业务互相支撑   高通凭借着垄断CDMA专利而在3G时代活得风生水起,CDMA自然不用说了,在高通垄断CDMA专利的情况下,至今除了高通就只有威睿可以生产CDMA
  • 关键字: 高通  CDMA  4G  

LTE-Hi渐行渐近 有望打破4G深度覆盖局限

  •   自5年前包括大唐移动在内的国内企业提出了LTE-Hi概念后,3G与4G的迅猛发展为这一技术的应用提出了迫切的需求。2月12日,大唐移动发布了LTE-Hi无线小基站样机,并进行了业界首个LTE-Hi综合业务演示,包括动态TDD、同频/异频切换、单/双载波峰速及空口同步等,突显了该技术在4G深度覆盖以及向5G过渡之中的适用性。   LTE-Hi技术优势   数据业务的激增,使高频段上的网络部署被视为更适合小覆盖区域内的大流量业务。一是高频谱可以支撑室内小区域的高速率网络部署;二是在室内信号杂乱的环境下
  • 关键字: 4G  LTE  

FDD牌照:迟发不如早发

  •   从2013年12月,工信部向三大运营商颁发4G牌照以来,FDD牌照就始终处在一个相当尴尬的地位。工信部像挤牙膏一样,分4批,让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分别在56个城市开展了TD-LTE与FDD LTE的混合组网试点,而何时全面开放至今尚无定论。        FDD牌照是否需要正式颁发? 答案:必须的   尽管FDD牌照正式颁发,也只是让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在全国范围内以混合组网的方式构建4G网络,而TD-LTE仍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但FDD牌照仍然必须正式颁发,其原因有二:   首
  • 关键字: FDD  4G  

三星真与高通决裂 集成基带单芯片CPU将量产

  •   前段时间,高通对外宣传,2015 年将有超过 60 款旗舰机型搭载旗下最新的顶级移动处理器 Snapdragon 810。不过遗憾的是,原本最大单的客户三星并不在其中。随后很多证据表明,三星新一代 Galaxy S 旗舰将首次仅保留 Exynos 系列芯片的版本,所以 说 Galaxy S6 已经与 Snapdragon 810 完全无关了。        另外还有报道指出,三星决定不采用高通 Snapdragon 810 的原因在于,该芯片在其测试阶段产生了严重过热的情况。但实际
  • 关键字: 高通  4G  

2014年中国LTE/4G产业发展回顾与展望

  •   2014年中国LTE/4G产业发展概述   2013年底,中国政府主管部门向三大运营商发放TD-LTE标准制式4G网络的运营牌照,由此揭开了中国LTE/4G产业快速发展的大幕。2014年6月,中国电信及中国联通开展TD-LTE/LTE FDD混合组网试验的申请获批,在内地部分城市开展LTE-FDD与TD-LTE标准的融合组网试验,并提供相应的4G服务。2014年作为中国4G元年,中国通信系统设备及终端制造、网络运营等主要产业环节取得了全面发展。   在中国经济发展由高速进入中高速阶段的新常态之下,
  • 关键字: 4G  LTE  

高通的苦涩:打击不在罚款 而在商模

  •   高通案落地是预期中的事,罚款近10亿美元也在意料中。但是,对高通来说,最大的约束与打击不是钱,而是商业模式。   高通垄断地位早就形成多年,之前也曾折腾中国手机企业。但是,真正借助垄断地位直白地伤害市场,主要还是2011年推出QRD方案之后。   QRD是高通当年的一个生态战略,在商业领域很平常。但对它来说不一样。之前高通基本上是一个卖单颗处理器的,尽管它的产品线很长,底层专利很多。   QRD最初其实是以联发科之道还制联发科的策略,就是做方案了。业界叫做“交钥匙”工程。
  • 关键字: 高通  4G  
共1421条 42/95 |‹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备案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