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熟悉了PDIUSBD12的硬件电路后,就应该进入USB的软件编程部分了。我想大家在初学USB时都会遇到和我一样的困惑:拿起USB协议的相关文档埋头苦看,看半天还是什么又枚举又配置的看是看了,可是回头来好像什么都不懂;理论不行咱就动手吧,可是一找参考程序,可苦了咱,一上来就是一大堆的共同体,谁记得了啊,看了这个就忘了那个,到头来和看书好像一个效果。貌似很复杂很庞大的USB驱动,呵呵,我们不能一次性消化你,我就肢解了你再消化!那么第一个软件程序就来个最简单的(圈圈都给我们写好了程序了,还愁什么),对
关键字:
USB PDIUSBD12
引言
CMOS图像传感器是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的一种新型固态图像传感器。它将图像传感部分和控制电路高度集成在同一芯片里,体积明显减小、功耗也大大降低,满足了对高度小型化、低功耗成像系统的要求。与传统的CCD图像传感器相比,CMOS图像传感器还具有集成度高、控制简单、价格低廉等诸多优点。因此随着CMOS集成电路工艺的不断进步和完善,CMOS图像传感器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通用图像采集系统中。同时作为一种PC机与外围设备间的高速通信接口,USB具有许多突出的有点:连接简便,可热插拔,无需定位及运行安装程序
关键字:
USB CMOS
一、准备工作
1.电脑一台;
2.已经安装好了MDK;
3.已经安装了nRF51_sdk软件;
4.已经安装了nrfgostudio_win-32;
5.以上已经确定安装成功了;
6.蓝牙开发板。
二、你中奖了么?
首先我中奖了,下面介绍一下中奖过程。
1.安装好了MDK;
2.安装好了nRF51_SDK;
3.安装好了nRFGOstudio;
4.蓝牙的mini-USB已经驱动;
感觉万事具备了,于是就把一个例程拿过来烧录
关键字:
蓝牙 MDK mini-USB
花了一整个下午的时间,彻头彻尾的把 PIAE小组提供的CAN自收发源程序解读了一遍。解读别人的程序是一件挺费时费力的一件事,但是在对某项技术或者说某个芯片的入门阶段参考别人的程序又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
对于这个程序,头一个任务当然是把头文件先浏览一遍,能弄明白的还是先弄明白,对后面程序的解读有好处。C文件里给出了三个头文件: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第一个reg52.h我就不废话了,下一个intrins.h我在上一篇日志里也详细的作了说明,
关键字:
CAN 自收发
题记:
在这信息爆炸的年代,学习一样新的知识,尤其是IT技术的学习,网络是必不可少的。一阵狂搜过后,发现基于CAN总线的介绍确实不少,但是大多好像都雷同了,也许是不断转贴的结果吧。而且这些知识点也都太零散了,让人看了,尤其是初学者有点找不着北的感觉。所以,本着谦虚好学脚踏实地的菜鸟精神,决定把网上搜的,书上看的,再添油加醋的做一番比较系统的整理。算是为学习CAN总线理清思路,快速上手打基础吧。
一、什么是CAN总线?
CAN,全称为“Controller Area Net
关键字:
CAN Bosch
包括微软(Microsoft)、英特尔(Intel)、苹果(Apple)纷将2015年新款PC介面全面升级至USB 3.1规格,Wintel阵营2015年新款PC产品亦将全面采用USB 3.1介面设计,国外芯片大厂透露,在众厂力拱及欧盟、大陆等官方机构陆续通过USB 3.1规格认证程序,加上2014年第4季USB 3.0连接器报价突然下杀至低于0.5美元,均透露2015年USB 3.1规格应用将全面窜起,2015年上半相关周边产品及芯片出货量可望提前起飞。
国外芯片大厂指出,从近期品牌客户突然爆
关键字:
微软 英特尔 USB 3.1
在医疗设备产业中,家庭卫生保健是发展最快的领域。受到人类平均寿命延长,慢性病患者越来越多以及保健成本越来越高等原因的推动,越来越多更“智能”、“友好”的医疗设备正在进入家庭消费市场。本文介绍家庭用医疗电子设备设计方案,供大家参考。
DIY自己的家庭电子医疗箱,软硬件设计方案
本文利用单片机做电子医疗箱。这个医疗箱能实现多种功能比如可以同时使用体温传感器测体温,同时又能使用用温湿度传感器测室内温湿度,还可以同时或者分时使用其他功能如测量体重、血
关键字:
PIC LabVIEW USB
0引言
在印刷机械行业中,多电机的同步控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由于印刷产品的特殊工艺要求,尤其是对于多色印刷,为了保证印刷套印精度(一般≤0.05 mm),要求各个电机位置转差率很高(一般≤0.02%)。在传统的印刷机械中,以往大都采用以机械长轴作为动力源的同步控制方案,但机械长轴同步控制方案易出现振荡现象,各个机组互相干扰,而且系统中有许多机械零件,不方便系统维护和使用。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现场总线技术不断应用到各个领域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针对机组式印刷机械的同步需求,
关键字:
CAN 电机 伺服
1前言
现场总线技术是当今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课题,以现场总线为基础的全数字控制系统是21世纪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主流。PROFIBUS-DP是一种经过优化的高速、廉价的通信连接,专为自动控制系统和设备级分散I/O之间通信设计,使用PROFIBUS-DP模块可取代价格昂贵的24V或0~20mA并行信号线,用于分布式控制系统的高速数据传输。PROFIBUS-DP主要应用于现场设备级,它的响应时间从几百到几百ms,数据传输速率为9.6kbit/s~12Mbit/s,传输的数据容量为每个报文多达244个字节
关键字:
RS232 RS485 现场总线技术
CAN-FD总线协议选件发布,支持高达15Mbps数据速率的总线控制局域网性能。优势在于现代汽车电子领域的管理解决方案。R&S RTx-K9选件使得R&S RTE和R&S RTO用户能够分析总线接口和协议触发。基于硬件解码分析能够使用示波器快速的找到错误,加速CAN FD接口协议测试的认证和调试过程。
客户可以直接触发报文起始,报文结束和数据值,并且可以采用高性能的搜索功能找出相关的事件。解码后的报文结果可以以不同颜色表示的报文内容显示或者以表格形式显示。在解码总线配置时
关键字:
罗德与施瓦茨 CAN-FD
概述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在空间上的耦合实现非接触式数据传输,达到自动识别对象并获取相关信息的目的。
目前市场上有大量的、面向众多领域的RFID应用系统。在开发这些RFID系统时,若因不同的应用需求和应用环境,而将每个RFID系统孤立看待,无疑会增加开发成本和延长开发周期。因此,文中基于构件化的封装设计思想设计了一个RFID系统通用的软硬件平台,对软硬件进行封装,提高软硬件的可重用性和可移植性,
关键字:
RFID MCF52235 CAN
2014年12月15日,德国慕尼黑讯—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今天实现了一个开创性的愿景,推出支持FIDO 1.0规范的基于硬件的安全解决方案。FIDO是一种开放式标准,支持访问基于互联网的服务、专网和云应用的计算设备,以一种简单的方式实现强有力的多方式用户验证。借助FIDO身份验证器,互联网用户可以利用当前密码结合USB key,或利用本地安全令牌,无需任何密码,更安全地登录自己的网上账户。
包括英飞凌在内的FIDO发起者的愿景:以一种简单且更安全的登录方
关键字:
英飞凌 FIDO USB
电源技术发展的方向之一是运用电源模块并联技术实现功率合成,组成积木式、智能化的分布式大功率电源系统。为使并联的各个模块协调工作,对分布式电源系统进行可靠的监控是电源技术发展的热点之一。
目前对分布式电源监控普遍采用的做法存在的问题主要在数字化程度不高,速度不够快,精度和可靠性不够高等问题,然而在工业控制中电源控制显的十分的重要。
1电源监控系统总体设计
传统电源系统并联系统多是采用模拟的方法实现模块间的电流均流的,但存在着一些共同的不足:必须有均流控制母线,需要增加专门的均流控制器。
关键字:
DSP CAN
0引言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日益普及,信息共享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单片机为中心的数据采集、检测控制等系统接入网络共享信息已成为一种趋势,传统的互联网的应用正从以PC机为中心的时代逐渐转到以单片机系统为中心的时代。
但是,目前在工业控制领域,单片机系统主要通过RS-232、RS-485和CAN总线协议通信,它们无法直接于互联网连接,因此,系统处于与互联网隔绝的状态。这些系统广泛采用低成本的8位单片机,而这种单片机一般只具有RS-232异步串行通信接口,要想接入互联网必须进行通信接口改造,这种改造不
关键字:
RTL8019AS 以太网 CAN
我不得不站出来说明一下:不使用最强大的安全器来保护你的数字ID、密码、密钥以及其他重要内容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尤其在未来的物联网时代。
如果物联网被广泛采用,那么物联网节点身份必须得到认证而且可信。简单来说,物联网没有身份认证就等于非智能,这就意味着我们不需要物联网ID。
似乎每天都有新的或者越来越危险的病毒即将入侵数字系统,如Heartbleed, Shellshock, Poodle,和可怕的USB等,这将在2014年以后给无故的人们带来风险。因为数字保护器件本身已经成为攻击目标,而
关键字:
物联网 USB 硬件密匙
usb-can-rs232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usb-can-rs232!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usb-can-rs232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usb-can-rs232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