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多年来,用于测量压力、温度和加速度等量值的传感器一直是汽车电子的主角。但大量需要具备此类功能的系统,诸如燃油喷射控制、燃油经济性和安全系统(包括“智能”气囊和胎压监测),已经超越在需要的地方安放一个传感器并将感应信号送回控制单元这样一种水平。
各种数字总线系统的出现,能够方便地实现集中化处理及简化的线束连接,并且使得充分利用集成在负责数据采集的传感器内部的处理智能的优势成为可能。但这样一种架构也带来了可靠性方面的隐忧;此外,典型汽车应用在不断降低成本方面也面临着不少挑战。
类似控制器区域网络(C
- 关键字:
汽车电子 传感器 ECU 控制器 传感器 执行器
- 飞兆半导体公司 (Fairchild Semiconductor) 全资附属企业崇贸科技公司在台湾荣获两项发明创作奖。崇贸科技的产品专门针对全球市场的AC/DC离线功率转换应用。 该发明创作奖分为三个类别:最佳贡献奖、最佳专利发明奖和最佳专利设计奖。崇贸科技不但荣获最佳贡献奖,而且其具有关闭周期调节功能的PWM控制器也在最佳专利发明类别中获颁银牌。这个发明创作奖于1992年由台湾的经济部智慧财产局创办,旨在鼓励当地企业专注于发明和创新,今年参赛的产品超过300种。 飞兆半导体
- 关键字:
嵌入式系统 单片机 飞兆半导体 PWM 控制器 PFC控制器 传感器
- 与汽车传感器类似,汽车继电器也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汽车元器件。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全球继电器销售额为42.2亿美元,其中汽车继电器销售额为8.5亿美元。而随着汽车产销量的不断增长,汽车继电器广阔的市场前景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生产厂家和投资者。
市场广阔
近年来,人们对汽车人性化、舒适化要求的提高,促使汽车继电器的使用量日益上升。据业内专家介绍,汽车继电器使用最多的是乘用车,平均每辆乘用车需要15只继电器(部分高级轿车可用到25只左右),每辆商用车需要13只继电器(平均每辆货车用7只、每辆客车用20
- 关键字:
汽车电子 传感器 继电器 电子元件 汽车电子
-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汽车电子化程度不断提高,通常的机械系统已经难以解决某些与汽车功能要求有关的问题,而被电子控制系统代替。传感器的作用就是根据规定的被测量的大小,定量提供有用的电输出信号的部件,亦即传感器把光、时间、电、温度、压力及气体等的物理、化学量转换成信号的变换器。传感器作为汽车电控系统的关键部件,它直接影响汽车的技术性能的发挥。目前,普通汽车上大约装有10-20只传感器,高级豪华轿车则更多,这些传感器主要分布在发动机控制系统、底盘控制系统和车身控制系统中。
一、发动机控制用传感器
- 关键字:
汽车电子 发动机 传感器 SAW 传感器 执行器
- 一、 引言 电磁兼容(EMC)是指设备或系统在所处的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其他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电磁兼容技术是一门迅速发展的交叉学科,涉及电子、计算机、通信、航空航天、铁路交通、电力、军事以至人民生活各个方面在当今信息社会,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一个系统中采用的电气及电子设备数量大大增加,而且电子设备的频带日益加宽,功率逐渐增大,灵敏度提高,联接各种设备的电缆网络也越来越复杂,特别随着数字化产品的不断问世,其电磁兼容性的设计越来
- 关键字:
汽车电子 数字AV 干扰 传感器 执行器
- 引言 智能传感器技术是一门正在蓬勃发展的现代传感器技术,是涉及微机械和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信号处理技术、电路与系统、传感技术、神经网络技术、信息融合技术、小波变换理论、遗传理论、模糊理论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技术。 智能传感器中智能功能如:数字信号输出、信息存储与记忆、逻辑判断、决策、自检、自校、自补偿都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基于微处理器的传感器从简单的数字化与信息处理已发展到了目前具有网络通信功能、神经网络、模糊理论、遗传理论、小波变换理论、多传感器信息融合
- 关键字:
嵌入式系统 单片机 SOC/IP 传感器 传感器
- 据市场调研公司IC Insights Inc.的数据,新型消费产品应用、医疗器械、安防系统和汽车电子,正在推动半导体传感器和执行器市场快速扩张,使其销售额以大约IC市场两倍的速度增长。 IC Insights表示,继2006年增长近18%至53亿美元之后,2007年全球固态传感器和执行器销售额将增长19%至63亿美元。报告预测,2001-2011年传感器/执行器市场的累加平均增长率(CAGR)达30%,2011年销售额将达到127亿美元。 据IC Insig
- 关键字:
嵌入式系统 单片机 传感器 执行器 IC IC自动测试设备 ATE
- 飞思卡尔半导体近日推出业内第一款包含一个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并面向超低功耗和精确感应的胎压监控系统(TPMS)。飞思卡尔MPXY8300系统封装器件提供了高度集成的、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集先进的压力传感器和8位微控制器(MCU)、两轴加速仪和无线射频(RF)于一身。
飞思卡尔的MPXY8300系统封装解决方案旨在满足全球汽车的安全需求,实现精确的、及时的胎压监控。合适的胎压有助于减少威胁生命安全的爆胎事件的概率、增强道路通过能力、提高燃油效率、延长轮胎使用寿命、降低车辆保有成本。
据美国国家
- 关键字:
模拟技术 电源技术 飞思卡尔 电容 传感器 传感器 执行器
- 在驾驶员、汽车和环境三者组成的系统中,汽车和环境之间的最基本的联系是轮胎与地面之间的作用力。由于汽车行驶状态主要是由轮胎与地面之间的纵向作用力和横向作用力决定的,因此车轮与地面之间的作用力必然要受到轮胎与路面之间附着力的限制。abs系统可最大限度地利用轮胎与路面之间的纵向和横向附着系数,从而在制动过程中增强汽车的稳定性,防止侧滑和摆尾,同时在紧急制动过程中保持转向操作的稳定性能,有效利用纵向附着力可以缩短汽车制动距离,减轻轮胎磨损。随机电子控制abs系统可根据其所处的状态将车轮的运动状态与路面的附着联系进
- 关键字:
工业控制 ABS系统 传感器 传感器
- 引 言
智能传感器技术是一门正在蓬勃发展的现代传感器技术,是涉及微机械和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信号处理技术、电路与系统、传感技术、神经网络技术、信息融合技术、小波变换理论、遗传理论、模糊理论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技术。
智能传感器中智能功能如:数字信号输出、信息存储与记忆、逻辑判断、决策、自检、自校、自补偿都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基于微处理器的传感器从简单的数字化与信息处理已发展到了目前具有网络通信功能、神经网络、模糊理论、遗传理论、小波变换理论、多
- 关键字:
模拟技术 电源技术 SOC/IP 传感器 传感器
- 飞思卡尔半导体近日推出业内第一款包含一个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并面向超低功耗和精确感应的胎压监控系统(TPMS)。飞思卡尔MPXY8300系统封装器件提供了高度集成的、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集先进的压力传感器和8位微控制器(MCU)、两轴加速仪和无线射频(RF)于一身。
飞思卡尔的MPXY8300系统封装解决方案旨在满足全球汽车的安全需求,实现精确的、及时的胎压监控。合适的胎压有助于减少威胁生命安全的爆胎事件的概率、增强道路通过能力、提高燃油效率、延长轮胎使用寿命、降低车辆保有成本。
据美国国家公
- 关键字:
汽车电子 飞思卡尔 传感器 传感器
- 本文介绍一款自行研制的无源监听型电话报警器。除具有同类报警器的主要功能外,其最大特点是无需电源(由电话线提供),且不改变线路特性。因其独特的无源设计,在用于家庭、库房以及无人执守机房等重要场所时,将更加安全、可靠。整机电路见下图。
主要功能 1.可设置两组报警电话(传呼)号码,能随时更改并长期保存。2.报警时自动将两组号码循环交替拨出(循环次数可调)。3.接听报警时还可对报警现场进行监听。4.执守状况下不影响并联话机的正常呼入、呼出。
原理简介:本报警器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 告警触发与
- 关键字:
嵌入式系统 单片机 工业控制 无源 电话报警器 传感器
- 根据ICInsights发布的最新市场调查报告,该公司预测未来数年全球传感器/制动器产值的增长将是IC的近两倍,这个领域将成为这几年增长最迅速的半导体领域。 与其它半导体产品类别相比,全球solid-state传感器/制动器的市场规模相对较小;过去传感器主要使用在汽车工业中,但近年开发出的低价器件目标针对便携式消费性电子、通讯与工业产品。ICInsights预测传感器/制动器在2010年度的销售中将有37%是为汽车行业采用,这个比例低于前数年的50%。&nbs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传感器 传感器
- 摘要:介绍内部集成多种功能部件的单总线器件DS2438,利用该器件内部丰富的硬件资源,可构成具有环境温度及单总线供电电压补偿功能的单总线数据采集系统;介绍器件性能特点、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并给出该器件在单总线微网中的具体应用实例。
关键词:单总线微网 测控系统 单片机 传感器
1 概述
在数字化测控系统中,由于单总线微网仅使用1根导线进行双向数据传送,并同时为远端器件提供电源,既降低了测控系统的硬件成本,又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因而是有着广泛应用前景的现场
- 关键字:
单总线微网 测控系统 单片机 传感器 MCU和嵌入式微处理器
- 利用振弦式传感器测量物理量是基于其钢弦振动频率随钢丝张力变化,输出的是频率信号,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对电缆要求低,有利于传输和远程测量的特点。因此,可获得非常理想的测量效果。
- 关键字:
设计 系统 传感器 基于
tof 传感器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tof 传感器!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tof 传感器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tof 传感器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