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策会MIC发表液晶面板产业报告指出,全球液晶电视及笔记本电脑的增长率于2011年,预计将降至20%以下,其中液晶显示器将只有9%的增长率,笔记本电脑的增长率为16%,液晶电视的增长率为17%。MIC资深产业分析师周士雄表示,面板业者对次世代生产线的投资步伐趋缓,是全球液晶面板整体产能增长率逐渐下滑的原因,若建厂投资时间持续延后,预计至2008年,全球液晶面板产能增长率将降至17.9%。
2007年液晶显示器的渗透率已接近90%,笔记本电脑约35%,液晶电视也超过40%,液晶电视已成为传统消费性
- 关键字:
液晶 面板 TFT-LCD 液晶显示 LCD
- 虽然一度就整合方案达成一致,但在多次推迟之后,国内三大液晶巨头的整合方案最终停滞。
2007年12月29日,京东方(000725.SZ)发布公告表示,由于存在“技术性障碍”,三大液晶巨头“达成的总体方案无法实施,到目前为止,三方整合尚无实质性进展”。
这意味着由国家相关部委主导的京东方、上广电与龙腾光电三大液晶巨头关于进行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业务整合的方案搁浅。
这个整合计划涉及到的公司包括:京东方、上海广电(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广电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广电信息产
- 关键字:
TFT-LCD 液晶显示器 京东方 液晶显示 LCD
- DisplaySearch针对2007年11月份全球大尺寸(10寸以上)TFT-LCD面板发表出货统计指出,2007年11月全球大尺寸的TFT-LCD面板出货达3,793万片,由于季节性调整等因素,大尺寸整体出货量比10月份减少了150万片,月增长率为-5%,但仍比2006年同期仍增长了36%,足足比去年同期增加1,000万片出货量。
在三大主要应用的NotebookPC、LCDMonitor以及LCDTV的部份,2007年11月笔记本电脑面板出货量达1,102万片,较10月份微幅下降1%,与去
- 关键字:
三星 友达 TFT-LCD 液晶显示 LCD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董友梅: 从全球各公司发展策略看:日本方面,夏普是领军企业,特别是在10代线的投资上领先我国台湾和韩国的公司,夏普10代线将在2009年或2010年投产。夏普8代线做的非常成功,他们也希望能够在10代线上有同样精彩的表现。10代线在大尺寸TV上的应用比较有竞争力。 韩国,是TV和PC全方位进攻,三星在迅速扩大其8代线的生产能力。在TV和PC应用上,韩国追求高质量,也就是所谓的价值创造,在TV上推宽屏,在PC上推高画质和节能。 我国台湾也在扩大32英寸及以上的大尺寸面板
- 关键字:
消费电子 TFT-LCD 消费电子
- 工研院IEK针对2007年前三季台湾电子零组件产业发表研究报告指出,2007第一季至第三季台湾电子零组件海内外产值为新台币5,280亿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9%,其中化合物半导体组件产值新台币429亿元;被动组件产值新台币867亿元;印刷电路板产值新台币2,511亿元;连接组件产值新台币939亿元;能源组件产值新台币533亿元。
IEK指出,2007第一季至第三季台湾化合物半导体组件产值达新台币42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其中以LED为主要增长动力。2007年在手机用白光LED市场占有率
- 关键字:
模拟技术 电源技术 PCB TFT-LCD 半导体 元件 制造
- 面板出货攀高峰,健鼎科技、台湾表面黏着科技、志超科技等相关印刷电路板、印刷电路板组装加工厂11月合并营收也同创历年单月新高。
健鼎、志超TFT-LCD用PCB居台商前两大,在TFT-LCD面板今年出货迭创新高下,11月营收分别为26.98亿元、8.05亿元,到11月止,同步连续八个月改写历史新高。
台表科则是最大的TFT-LCD的PCBA厂,11月也是连续两个月改写两岸合并营收新高。近年积极从主机板(MB)用印刷电路板(PCB),转型到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PCB的统盟电子
- 关键字:
消费电子 TFT-LCD PCB 印刷电路板 PCB 电路板
- 电子元器件行业可细分为PCB制造、电子元件和组件、IC制造、半导体分立器件、电真空器件和光电显示器件和其他器件等子行业。电子元器件行业是整个TMT行业的有形基础,TMT行业的消费诉求必将通过产业链的传导,形成对电子元器件的消费诉求。2008年,结合行业景气波动的判断,我们认为在视频显示需求推动下,光电显示器件行业中的TFT-LCD行业,以及在“轻薄短小”消费需求推动下的PCB制造业存在投资机会。
全球行业景气上升,在消费升级背景下寻找细分行业投资机会
电子元器件各细分子行业的产品用途一般都
- 关键字:
消费电子 PCB TFT-LCD IC 元器件用材料
- 市场调研机构Displaybank公布最新调查报告称,今年第四季度全球TFT液晶显示器玻璃基板的需求将增长350万平方米,从三季度的1240万平方米增长到1590万平方米。明年第一季度的增长稍微减弱为1640万平方米,到明年第四季度,全球玻璃基板的需求将增长到1850万平方米。
调查公司表示,去年第三季度之前,全球第五代玻璃基板大约占发货总数的40%,到明年这一比例可能下降为32%至34%。第六代或更先进的电视产品的普及率将占到54%。尤其是第八代玻璃基板,由于韩国三星电子和日本夏普八生产线代的
- 关键字:
消费电子 TFT 液晶 三星 液晶显示 LCD
- Intersil 公司宣布推出ISL78010 - 汽车级TFT-LCD 电源 IC。该器件是 AEC-Q100 级产品,完全符合 ISO/TS 16949:2002 的要求,其在汽车温度范围(-40ºC~+105ºC)内工作。它是一款高度集成的产品,可以提升性能,并降低跟为 7~15 英寸显示器供电相关的成本。ISL78010 提供了增强型抗瞬变可靠性以及更高的电压能力,可以避免发生转换过程引起的杂散电容和寄生电感。
ISL78010 为每条输出通道都整合了排序、调节电荷泵
- 关键字:
模拟技术 电源技术 Intersil TFT-LCD IC 模拟IC
- 随着IT以及平板TV需求量的迅速增加,TFT-LCD玻璃基板的需求也日渐上升,最近更有供应不足的现象。在2006年到2007年初的艰难局面之后,TFT-LCD面板产业再次出现步向辉煌的趋势,预计以后玻璃基板的需求每季度的平均增长率也会有6%左右,并且会有持续性的增长趋势。
Displaybank的刘宗灿常务预测道:TFT-LCD玻璃基板需求从2007年第1季度的每月1,240万平方米,到第4季度每月达到了1,590万平方米,将呈现350万平方米左右的增长趋势,而到2008年1季度预计会有1,64
- 关键字:
消费电子 玻璃基板 TFT-LCD 面板 液晶显示 LCD
- 日前,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行司司长周子学在全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谈到,目前,平板显示技术不断兴起,CRT(彩色显像管)等传统产品面临转型甚至被淘汰的命运。
周子学是在谈到电子信息产业经过多年规模扩张、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日趋迫切时,对CRT产业的前景作出公开表态。
今年以来,中国CRT产业链萎缩趋势骤然加剧,CRT产品市场需求量锐减以及销售价格大跌,已经使得众多CRT企业相继巨额亏损或者停产。
以生产CRT玻璃壳为主业的深圳赛
- 关键字:
crt tft 平板显示 显示器件
- 资策会MIC针对2007年第三季面板市场发表调查报告,指出2007年第三季台湾TFT厂商中小尺寸面板出货较前季增长20.6%,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87.7%,增长动能来自传统旺季的消费性应用产品需求;而大尺寸液晶面板产业需求持续畅旺,季增长率为13.4%。
中小尺寸TFT面板未来两季将微幅下滑
MIC表示,由于模块出货占整体出货比重的56.8%,以及部分尺寸供不应求的情形,使平均销售单价有向上调涨的空间,其中以7寸面板的涨幅最为明显。展望2007年第四季为消费性电子产品的传统旺季,但是在前三
- 关键字:
消费电子 台湾 TFT 面板 液晶显示 LCD
-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 (美国微芯科技公司)发布全新QVGA图形解决方案,以实现成本敏感图形用户界面应用的图形显示和控制。新方案简便易用,包含高度优化的免费图形库和源代码,以及第三方图形库支持;兼具多种低成本、全功能开发工具,如新型图形PICtail Plus子板,以及16位PIC24F单片机。新方案现已全面供货。
Microchip提供的免费图形库和源代码支持二维及三维物体制作,如圆形、文本、矩形、按钮、仪表、窗口及进度条等,并兼具图像、动画及触摸屏功能。这些图形处
- 关键字:
嵌入式系统 单片机 美国微芯科技 QVGA TFT MCU和嵌入式微处理器
- 随着全球信息技术从模拟向数字转变,电子元器件正面临着升级换代,新型平板显示屏|显示器件正在逐步替代CRT,微型化、高性能等片式元器件正逐步替代传统器件。然而,我国国内整机产品所需的新型元器件还大量依赖进口,贸易逆差在逐步加大。因此,“十一五”期间,要继续巩固我国在传统元器件领域的优势,坚持跟踪与突破相结合、引进与创新相结合,加快新型元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重点发展平板显示器件及其他片式化、微型化、集成化、高性能、绿色环保的新型元器件。在平板显示器件方面,要优先发展TFT-LCD和PDP,促进研发和产业化
- 关键字:
模拟技术 电源技术 电子元器件 TFT-LCD PDP 元器件用材料
tft-lcd驱动器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tft-lcd驱动器!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tft-lcd驱动器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tft-lcd驱动器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