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研究机构Maravedis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到2015年全球LTE用户将达到2亿人。
报告显示:移动运营商转向LTE技术,将通过双模设备(同时支持3G与LTE)在未来五年大力吸引用户。该报告专门介绍了25大LTE运营商的策略,讲述 了当中的潜在机会。Maravedis接洽各运营商高管,听取它们的计划,分析它们面临的挑战。
由于消费喜欢下载,消费的数据量激增,像Verizon Wireless及AT&T都将LTE视为4G网络的标准。LTE比3G网络提供更大的带宽。在Maraved
关键字:
3G LTE CDMA
5月17日消息,国际电信联盟副秘书长赵厚麟5月17日在上海世博园联合国馆出席“TD国际化发展高峰论坛”时表示,TD-LTE Advanced技术标准入选国际4G标准的概率高于70%。
“近年来,TD-SCDMA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工信部副部长娄勤俭介绍说,截至今年3月底,我国3G用户已超过1789万,其中TD-SCDMA用户达到769万,工信部累计核发TD-SCDMA终端进网许可证299张。
中国移动副总裁沙跃家表示,“201
关键字:
TD-LTE 3G
5月1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调研公司Maravedis周一发布报告称,2015年全球LTE用户数量将突破2亿大关。
通过提供双模(3G和LTE)设备,运营商在未来五年内将吸引越来越多的LTE用户,预计到2015年可突破2亿。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运营商将采取HSPA—HSPA—LTE升级路线,而Verizon等少部分运营商则采取EVDO—CDMA—LTE升级模式。
未来两年内,北美和亚洲部分国家将是LTE的活跃地区。在25家已选中L
关键字:
3G LTE HSPA
国际电信日的到来,使我们再一次来关注国内乃至全球的通信业的发展。近年来在国际电信联盟以及各国及其企业的大力推动下,移动通信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尤其是TD-SCDMA产业在业界共同的关心下,发展非常迅速。
去年3G牌照发放以后,伴随着市场需求明确的出现以及中国移动为了进一步促进产业成熟所采取的一系列相关举措,大大加速了整个产业发展。在去年发牌到今天,将近一年半的时间里,TD网络的建设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果。
现在已覆盖的238个城市里,TD和2G网络的互操作优化工作做得非常成功,现在2G、3G切
关键字:
3G TD-SCDMA
中兴通讯与创毅视讯日前宣布,继双方在香港成功进行了TD-LTE数据卡互操作测试之后,在上海中兴通讯TD-LTE外场,双方又成功完成了基于多TD-LTE数据卡的外场互操作测试。创毅视讯公司提供了多个TD-LTE数据卡实现同时接入服务小区,支持同时发起流媒体和FTP下载等业务。
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赵先明表示,这是业界首次使用数据卡完成TD-LTE多用户接入测试,大幅加快了TD-LTE的产业化进程。中兴通讯在TD-LTE全面商业化应用的道路上又向前迈出了坚实一步。
作为CMMB核心芯片供应商,创
关键字:
中兴通讯 TD-LTE CMMB
5月11日凌晨消息,经过长时间研发和精心准备,大唐移动首席科学家兼副总工程师王映民对新浪科技表示,4G预计有4个侯选标准,TD-LTE是其中之一,相信能通过评选,因为全球都对TD-LTE关注,产业链也已在全球形成。
4G标准TD-LTE必居其一
虽然大唐电信集团提出的TD-SCDMA当年被列为3G标准,但实际上迄今只在中国正式运营。对于TD-SCDMA的后续演进标准成为4G标准,大唐移动首席科学家兼副总工程师王映民则认为4G形势与3G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TD-SCDMA刚刚成为3G标
关键字:
大唐 4G TD-LTE
近日,NEC宣布为西班牙运营商Telefonica S.A.公司进行的LTE测试结果获得成功。
Telefonica在欧洲、中南美洲的20多个国家拥有事业版图,是欧洲规模最大的运营商。本次测试计划,从2010年2月开始,为期3个月,地点位于Telefonica旗下的Telefonica阿根廷实验室。NEC在此次测试中,主要负责核心网络设备、无线基站设备等LTE整体网络系统的搭建。测试项目是在20MHz频宽的环境下,达到与模拟器间连接的最高通讯速度145Mbps的目标,并依照计划完成Telefon
关键字:
NEC LTE 无线基站
全球领先的通信网络管理和诊断解决方案提供商—泰克通信公司日前宣布,其用于LTE网络监测的K2Air系统在2010无线通信应用国际研讨会上荣获“2010年度最佳LTE测试产品奖”。
“2010无线通信应用国际研讨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CCID)主办,是通信行业最为专业和最具影响力的盛会之一,此前已成功举办了6届。本次研讨会聚集了来自中国政府主管部门、运营商、设备制造商以及各重点科研院所等众多产业界精英。为了
关键字:
泰克 无线通信 K2Air LTE
如果有人问及,当前移动通信产业最炙手可热的词汇是哪个?绝大多数人给出的答案是LTE;再过三五年,同样的问题,答案应该还是LTE或者LTE-A。
LTE的确是具有这样的魔力,这不仅仅是因为其是NGMN所推荐的标准,已经成为全球主流运营商的演进选择;同样因为其基于OFDMA和MIMO的理论基础,在短期内也看不到代替品。正如CDMA统治了移动通信产业十年之久,产业根本就绕不开高通和CDMA。
而作为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中国的三大电信运营商在未来技术选择上,虽然达成了TDD与FDD融合性演进的
关键字:
3G LTE
如果有人问及,当前移动通信产业最炙手可热的词汇是哪个?绝大多数人给出的答案是LTE;再过三五年,同样的问题,答案应该还是LTE或者LTE-A。
LTE的确是具有这样的魔力,这不仅仅是因为其是NGMN所推荐的标准,已经成为全球主流运营商的演进选择;同样因为其基于OFDMA和MIMO的理论基础,在短期内也看不到代替品。正如CDMA统治了移动通信产业十年之久,产业根本就绕不开高通和CDMA。
而作为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中国的三大电信运营商在未来技术选择上,虽然达成了TDD与FDD融合性演进的
关键字:
LTE TD-SCDMA CDMA
据国外媒体报道,摩托罗拉周五宣布,将在上海世博会信息通信馆演示端到端的TD-LTE体验,为中国移动提供支持。 摩托罗拉表示,来访者将可以通过USB软件狗体验真实的TD-LTE服务,包括流媒体视频、远程监控、视频会话,以及高速互联网浏览等。
摩托罗拉表示,每一个TD-LTE软件狗可以支持24路流媒体视频观看,同时支持高速互联网应用,总数据速率为20Mbps。而每一个 20MHz的TD-LTE载频可以同时支持数百路流媒体视频。近期,TD-LTE用户将可以获得一系列高带宽、低时延的互联网应用,包括手机
关键字:
摩托罗拉 TD-LTE
工信部前天发布的一季度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报告显示:一季度,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延续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回升向好态势,生产呈现较快增长,经济效益出现恢复性增长,软件产业收入保持平稳增长,总体走上恢复性上升通道。
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4%,比同期工业平均水平高4.4个百分点,扭转了去年以来增加值增速低于工业平均水平的局面。实现销售产值12885亿元,同比增长33.3%,比2008年同期增长21.5%。
出口方面,1-3月,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2057亿美元,同比增长
关键字:
电子信息 电子元器件 3G TD
4月27日消息 在今天召开的2010年LTE国际峰会上,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晓庆就TD-LTE的最新发展进行了介绍。“现在,很多WiMAX运营商也对TD-LTE 非常感兴趣,有些国外运营商甚至可能比中国移动更早地部署TD-LTE。”黄晓庆说。
目前,中国移动正在积极推动把上海世博会的外场测试申请成为NGMN Approved Trial,以扩大TDLTE的影响力。上海世博会的TD-LTE外场测试工作已基本完成,目前中国移动在积极准备申请材料。
“目前,无
关键字:
WiMAX TD-LTE TD-SCDMA
今天,由中国通信学会主办的2010年LTE国际峰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晓庆在发言中指出,除了产品还有些距离外,TD-LTE在其它方面都达到了与FDD同等水平。
不过,随后黄晓庆给出了产品水平同等于FDD的时间表。“今年第三季度,TD-LTE在产品方面就能达到FDD的同等水平。
本月15日,中国移动刚刚在上海世博会开通了TD-LTE演示网络。中国移动有意今后将TD-SCDMA/TD-LTE进行动态分布,TD-SCDMA用于语音和中低速业务需求,TD-LTE用于高速移动
关键字:
通信 LTE
4月27日消息,知情人士透露,针对今年中国移动在上海世博园建设TD-LTE体验网,不少手机芯片厂商已经瞄准未来商机,除了老牌的三家TD-SCDMA芯片厂商外,联发科和高通等都将投入到TD-LTE芯片市场。
从TD-SCDMA终端芯片来说,能够真正出商用产品的只有三家,包括联芯、T3G和展讯,另有一家重邮信科还在加紧研发成熟的终端芯片过程中。。
据悉,中国移动今年的TD-LTE测试将涵盖三座城市、100座基站,芯片厂商们对此非常积极,联发科、高通、威盛集团旗下威睿通讯、迈威尔等都欲投入TD-
关键字:
高通 TD-LTE
td-lte介绍
TD-LTE即TD-SCDMA Long Term Evolution,是指TD-SCDMA的长期演进 。无论是后续市场的需求还是作为未来10年一个具有较长竞争力的技术的需求,TD-LTE都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关注。
早在2004年11月份3GPP魁北克的会议上,3GPP决定开始3G系统的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的研究项目。世界主要的运营商和设备厂家通过会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