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述 为了能够给用户提供可靠的通信保证,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网络必须满足合适的性能指标。覆盖、容量、切换性能,都是衡量一个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网络性能的关键指标(KPI)。 对于TD-SCDMA系统,需要在真实的无线环境下对网络的性能进行全面、深入的验证,同时由于TD-SCDMA采用了智能天线、联合检测、上行同步、接力切换、动态信道分配等关键技术,这对传统的网络规划和分析方法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也需要通过测试来验证各项技术的综合效果,为实际的网络建设积累一定的经验。 TD-SCD
- 关键字:
TD-SCDMA 测量 测试
- 首先,技术标准先进。一个标准是否有优势,首先在于它是否能够及时满足各种应用需求,有较高的效率和一定的前瞻性。TD-SCDMA吸纳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信领域最为先进的技术:智能天线、联合检测、接力切换、动态信道分配、上行同步等,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具有前瞻性和强大的后发优势。 其次,网络覆盖全面。在解决TD-SCDMA各种环境下的覆盖问题方面,普天已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针对市区、郊区、边远地区和各种特殊环境(地铁、隧道、高层建筑、高速公路和铁路沿线),普天系列化
- 关键字:
TD-SCDMA 通讯 网络 无线 组网
- 目前,全球有超过10亿的移动用户,因特网技术也经历着同样的成长过程。拥有一个可以快速、稳定地接入因特网的移动终端是当前第三代移动通信所面临的最大挑战。而TD-SCDMA可应用在从乡村到密集的城市地区、从步行到高速移动的所有移动通信环境中,也可应用于不同的网络基础结构中,因此可以实现从第二代向第三代的平滑过渡。TD-SCDMA又把近十年来两种最成功的技术——移动通信和因特网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因此,TD-SCDMA将是应对挑战的最有力的武器。——编者 传输速率可达2Mbit/s
- 关键字:
IP TD-SCDMA 通讯 网络 无线 无线接入
- 【摘 要】本文介绍了TD-SCDMA中三载波的调测方法。在三载频的调测方法中介绍三载频信号源的制作与三载频的信号分析方法,特别是利用实时信号分析的功能来观测TD-SCDMA三载波信号,完成三载频的TD-SCDMA系统测试。 关键词:TD-SCDMA 三载波 信号分析 星座图 EVM ACLR 信道功率 占用带宽 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发展,TD-SCDMA因其独特的优势,被国际电信联盟接纳为第
- 关键字:
ACLR EVM TD-SCDMA 三载波 通讯 网络 无线 信道功率 信号分析 星座图 占用带宽
- 7月20日香港媒体消息TD-SCDMA技术尚未达到商用的阶段,因此中国的3G牌照发放可能要推迟到明年的上半,知名电信咨询机构BDA China总监张冬明表示,由于中国版3G标准TD-SCDMA技术尚未达到商用的阶段,因此中国的3G牌照发放可能要推迟到明年的上半年,此前市场普遍预期今年底会发放。 BDA已经不是第一个看淡中国3G发牌的咨询机构了。今年5月份,瑞银证券发布研究报告认为,预计中国内地今年将不会发放3G牌照,很可能延迟到明年上半年才能发出,瑞银表示,中国自主3G技术标
- 关键字:
3G标准 TD 发牌 通讯 网络 无线
- 【赛迪网讯】7月19日外电消息,据韩国媒体报道,一款由韩国商家开发的无线互联网平台预计将会被TD-SCDMA手机所采用,并将在中国市场上获得大范围应用。 韩国XCE公司致力于无线互联网解决方案的开发,本周二该公司表示,他们专门针对TD-SCDMA服务所开发的XVM平台已成功通过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以及中国网通的商业化测试。
- 关键字:
TD-SCDMA 测量 测试 测试测量
- 摘 要 文章介绍了一致性测试的原理,结合UE发起的呼叫建立过程,着重介绍了一种TD-SCDMA系统终端协议测试的方法。
1、引言
TD-SCDMA系统是我国提出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目前,国内很多厂商及科研单位正从事TD-SCDMA协议栈软件的研发工作,协议软件的实现是否严格反映3GPP标准要求,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TD-SCDMA的发展前景,因此,对协议测试进行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CC是非接入层CM子层的一个实体
- 关键字:
CC实体 TD-SCDMA 测量 测试 系统终端 一致性测试 测试测量
- 一般而言,一个通信产品从设计定义到产品定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系统设计和仿真阶段;元器件/电路/部件设计和验证阶段;系统集成和联合调试阶段;预认证和一致性测试阶段 根据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需要应用不同的测试解决方案。由于TD-SCDMA集中了TDD、FDMA、CDMA、TDMA、智能天线,联合检测等诸多特点,使其在各个阶段的测试上都有一些特殊的要求的挑战 系统设计和仿真 TD-SCDMA的系统设计涉及算法开发、DSP设计、数字电路设计、RFIC设计和射频电路设计等各个方面。系统设计必须通过全面的
- 关键字:
TD-SCDMA 安捷伦 测量 测试
- 伴随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取代有线已成必然趋势,3G与WiMAX成为通信产业当前的热门话题。 然而,3G牌照迟迟不发,3G市场尚未激活,人们将关注的目光更多地转向WiMAX,这在“2006无线宽带技术论坛”上得到了充分印证。 “固话业务持续低迷,移动通信业务也有所放缓。”信息产业部科技司司长闻库表示,中国电信业正处在新的十字路口,整个行业处于转型期,正从传统的语音服务向数据多媒体及各类信息服务拓展。在这种情况下,宽带无线接入技术有可能成为新的增长点,为中国电信业发展带来新
- 关键字:
3G TD-SCDMA WiMAX WLAN 宽带 通讯 网络 无线 无线接入
- 2004年11月,信息产业部组织国内六大电信运营商、设备(系统、终端、芯片)制造商以及科研院所进行以推进TD-SCDMA研发和产业化项目实施为目标的技术试验。 试验分为实验室环境和外场环境测试,面向系统设备和终端设备展开测试验证。目前,已经有15个厂家的近20款终端参加研发和产业化项目技术试验测试,从试验过程和进展情况可以看出TD-SCDMA终端已形成多厂商的供货环境,在终端/核心芯片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通过技术试验切实起到了推动TD-SCDMA商用终端产业化进程的效果和作用。 一、
- 关键字:
TD-SCDMA 测量 测试 终端测试
- 世界半导体领域的知名企业LSI公司(纽约证交所代码:LSI)近日宣布,已将公司ZSP部门整体出售,买主是位于上海张江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芯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芯原”),出售代价约为1300万美元现金及股份。 根据资产收购协议,芯原现已获得LSI公司的ZSP可授权内核、开发工具、标准产品和软件,以及其它相关联的发明和专利。该部门的大部分员工,包括工程师、软件开发、销售、客户服务和支持代表等,也将加盟芯原,继续进行ZSP数字信号处理器技术的开发和销售。 据介
- 关键字:
DSP TD-SCDMA 单片机 嵌入式系统 芯原
- 7月12日上午消息,中国3G牌照发放的时间很有可能会继续推迟到明年初,而最新的障碍则来自大唐移动与高通公司在TD-SCDMA核心技术的专利争议,另外TD-SCDMA规模网络测试不佳也是一大原因。 据悉,目前向高通公司申请TD-SCDMA专利授权的公司大概为60家,而向TD-SCDMA核心专利持有者大唐移动申请授权的大概为30家,并且多为TD-SCDMA产业联盟内部成员。 该人士称,目前中国就TD-SCDMA专利与高通等公司共进行过三轮谈判,而最
- 关键字:
3G TD-SCDMA 牌照 通讯 网络 无线
- 近日由TD-SCDMA技术论坛主办的“TD-SCDMA终端及应用研讨会”上,与会人员普遍呼吁,应将TD-SCDMA尽快投入市场,用市场来检验其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持续改进。 信息产业部科技司高技术发展处处长于生多表示:“经过前期在试验环境以及外场实际环境的测试与调试,TD-SCDMA的系统设备、智能天线、接力切换、同频组网等关键技术已得到充分验证,终端芯片功能已逐步完善,兼容性和产品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目前,已有了一批较稳定、接近可实用的手机终端,这表明TD-SCDMA产业化工作已取得了
- 关键字:
TD-SCDMA 产业化 商用 通讯 网络 无线
- 摘 要 针对单个和多个超宽带(UWB)无线通信系统设备与TD-SCDMA系统手机的干扰问题,提出了新的组网建模和仿真研究方法。 关键词 UWB TD-SCDMA系统 无线通信 干扰分析 共存 引言 超宽带(UWB)的带宽是指信号带宽大于1.5 GHz 或者是信号带宽与中心频率之比大于25%。而室内UWB的无线通信可以使用的频率段从3.1 GHz 到10.6 GHz(超过7 GHz 的波带
- 关键字:
TD-SCDMA UWB 通讯 网络 无线 系统干扰
- 7月10日,韩国三星电子表示,已经通过了中国官方的测试,未来将可以在中国市场正式销售3G技术标准的手机产品。据悉,中国将发布一项基于TD-SCDMA技术的手机商业服务,进而对多媒体手机市场进行开发。而三星作为WCDMA手机领域的王者,无疑将成为十分有力的竞争者。 “测试通过意味着未来三星产品可以出现在中国市场,这样有助于公司迅速抢占全球最为热门的手机市场之一。”三星发言人如是说。 分析家表示,中国对于3G手机网络的开发,将吸引世界范围越来越多的手机公司。关于TD-SCD
- 关键字:
TD-SCDMA 测量 测试 三星 测试测量
td-lte网络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td-lte网络!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td-lte网络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td-lte网络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