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TD-SCDMA终端标准到TD-SCDMA网络运营业务层标准,信产部正紧锣密鼓地为TD-SCDMA大规模商用作最后的前期准备。 昨日,《第一财经日报》从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获悉,信产部于日前发布了《点对点多媒体消息业务网间互通设备技术要求》等25项推荐性通信行业标准,从2008年3月1日起开始施行。 根据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网站的资料显示,该25项标准中的20项标准内容都与TD-SCDMA的HSDPA技术有关,还有2项标准内容涉及到另外两种3G标准WCDMA和CDMA2000。 大唐移动相关负责人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TD互联互通铺路 TD-SCDMA 无线 通信
-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升温,电子制造业更是如鱼得水,整机的扩大量产和更新换代时间的缩短,很大程度上刺激了电感器行业一次又一次的飞跃。2G手机还火热市场,3G手机又跃跃欲试;MP3方兴未艾,MP4已占据江山;DVD还待开拓,EVD就闪亮登场;台式PC正被认可,手提电脑又震撼卖场;纯平彩电正在普及,液晶电视又大张旗鼓,数码DVD逐渐强劲,车载电子异军突起,一系列的电子、电器产品研发和量产,都给2006年的电感器行业以压力变成了动力。无论是绕线式电感、芯片电感,还是电感线圈,都产生了一个比较包容的发展空间。
- 关键字:
电感器 3G 手机 电感器
- 1、前言
统计数据显示,70%的移动通信话务发生在室内;同时,3G高级业务也大都发生于室内。因此,良好的室内覆盖,是提高服务等级、发展客户、提高营运收入的关键,也是决定3G成败的重要因素。TD-SCDMA作为全球三大3G标准之一,室内覆盖将是其业务竞争的一个制高点。
在已有GSM室内分布系统基础上进行TD-SCDMA改造,是一种既节省投资又能够快速实现建网的TD-SCDMA室内覆盖建设方法,是当前TD-SCDMA网络建设的研究热点之一。
2、基于GSM室内分布系统的TD-SCDMA改
- 关键字:
GSM TD-SCDMA 移动通信 移动通信
- 2007年的中国电信业在平稳的发展中少见亮点,但在10城市中进行的TD-SCDMA扩大网络规模技术试验却是中国电信业画卷中具有开创性和震憾力的浓墨重彩。 展望2008年及未来5-10年,中国的3G将在以TD-SCDMA为主要力量的方向上快速起步和发展;3G的演进也会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前提下,融合先进技术,继续向移动通信的前沿领域挺
- 关键字:
中国 3G 发展 演进 无线 通信 无线 通信
- 针对无线设备生产测试领域,罗德与施瓦茨公司(Rohde & Schwarz,简称R&S公司)最新推出的非信令测试仪CMW500能提供极高的测试速度、精度和测试能力。它的频率可高达6GHz,中频带宽分别为分析仪:40MHz和信号源:70MHz。在设计该仪器时已经充分考虑了未来无线技术的发展趋势,这使得用户能以最低的测试费用获得最高的投资保障。
R&S CMW500单台测试仪集成了强大的射频分析仪和信号源以及全新的测试理念,这确保了最高的测试性能,最小的体积和相当低的功耗。
- 关键字:
R&S TD-SCDMA 测试仪 分析仪器
- 岁末总结收官阶段,几乎同时起步的中国有线数字电视和网络电视却交出了两份截然不同的答卷。
记者近日从广电总局旗下的中广网媒信息中心获悉,截到2007年11月31日,中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已达到2364.7万户,同比增长81.30%(此前连续四年200%以上的高增长),而同期IPTV用户则只有114万户(增速从2005年的480%下降到110%)。
其中,随着2008年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的加速和3G通信的推出,作为电信运营商过渡期增值服务的IPTV面临着被忽视的危险。
“经历了前几年的高
- 关键字:
数字电视 IPTV 3G 数字电视
- 导语:VeriSign旗下无线业务和技术咨询公司InCode近日公布了2008年无线行业发展趋势十大预测,其中包括HSDPA迅速发展壮大、P2P技术逐步成为主流、以及苹果iPhone曝出安全问题等等。
2008年无线行业发展趋势十大预测:
1、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HSDPA)迅速发展壮大。
HSDPA是一项3G手机技术,目前已经趋于成熟,在全球拥有超过1000万名用户,而且越来越多的设备开始支持这一技术。HSPDA不会同LTE和WiMax等4G技术竞争,因为它们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
- 关键字:
HSDPA 3G 芯片 无线网络
- 富士通公司被 NTT DoCoMo 公司选中,为其 "Super 3G" 无线基站研发、制造原型机和商用设备。从此,NTT DoCoMo 和富士通实验室在联袂开发原型无线基站设备上不断取得进展,通过应用 MIMO (*1) 技术(高速、大容量无线通信的核心技术),目前最大下行传输速率已接近 900Mbps 。
Super 3G 用于替代 DoCoMo 目前的 3G 移动电话系统 (FOMA),是 DoCoMo 下一代移动电话宽带通信无线系统的规范。为使性能大幅度提升,比如提高数据传输速率、缩短连
- 关键字:
富士通 3G 基站 通信基础
- 对于日益成熟的移动互联网行业,中国移动这个守着大门口的移动运营商显然不会甘愿仅做通路商,更不会重蹈中国网通、中国电信在互联网时代边缘化的覆辙。中国移动向移动互联网进军的说法虽然没有从嘴里说出来,但这样的迹象已经表露无遗。前不久,中国移动北京分公司与移动互联网服务商新网互联公司在北京达成合作协议,面向企业移动商务、移动信息化的产品“移动名址”正式推出,这也是中国移动第一次以正式身份涉足移动互联网的商务应用领域。
运营商充当“前锋”
有专家认为,近年来中国移动作为手握近4亿用户的运营商,掌握着
- 关键字:
移动互联网 3G WAP 移动通信
- 从TD-SCDMA终端标准到TD-SCDMA网络运营业务层标准,信产部正紧锣密鼓地为TD-SCDMA大规模商用作最后的前期准备。
昨日,《第一财经日报》从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获悉,信产部于日前发布了《点对点多媒体消息业务网间互通设备技术要求》等25项推荐性通信行业标准,从2008年3月1日起开始施行。
根据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网站的资料显示,该25项标准中的20项标准内容都与TD-SCDMA的HSDPA技术有关,还有2项标准内容涉及到另外两种3G标准WCDMA和CDMA2000。
大唐移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TD GSM CDMA 通信基础
- 12月12日消息,来自大唐电信和大唐移动内部人士均已证实了唐如安离职的消息,据称这位坚守大唐移动六年,坚守TD-SCDMA六年的元老,下一站将前往阿尔卡特朗讯。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的相关人士称尚未接到有关通知,但公司加强部署TD却是确有其事。
不再与大唐有所瓜葛
之前,曾有消息称唐如安辞去大唐移动总经理一职后,将去大唐控股任总裁。
对此,大唐移动某人士坚决否定了此说法,他表示,唐总之前的职位是电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大唐电信集团副总及大唐移动总经理,而诸多头衔中唯“大唐移动总经理”是个实际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大唐电信 TD-SCDMA 阿尔卡特 移动通信
- 本文介绍了TD-SCDMA终端测试仪的系统设计及工作原理。分析了终端测试仪对ADC/DAC和射频模块的要求,同时介绍了MAX19700、MAX2507、MAX2392芯片。重点描述了测试仪如何控制芯片收发信号。
- 关键字:
模块 设计 射频 ADC/DAC 终端 测试仪 TD-SCDMA
- TD-SCDMA产业每一阶段的测试都牵动着业内企业的神经,不论是设备制造商还是芯片商,抑或是终端提供商,都在紧盯着中国3G这块“蛋糕”伺机而动。2007年针对TD-HSDPA、TD-SCDMA与GSM切换的测试正在电信研究院的组织下进行。今年9-10月的测试侧重在单小区的应用情况,11月侧重在多小区的全网优化和网络覆盖。进入12月,电信研究院又在北京怀柔开始对TD-HSDPA进行测试,此次测试的重点放在了HSDPA的高速下载和GSM/TD-SCDMA的切换功能。TD-HSDPA作为TD-SCDMA的后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测试 测量 TD-SCDMA 3G GSM 移动通信
- 1、TD-SCDMA的名字由来 TD-SCDMA的名字来源很少人知道。1998年,在原邮电部(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的大楼里,电信研究院副院长邬贺铨、杨毅刚和作者等凑到了一起,讨论未来中国3G标准的命名问题。中国3G标准的技术来源于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电信研究院和美国希威尔公司的合资公司,下文简称北京信威)自主创新的SCDMA,但3G标准应该是一个包含窄带语音和宽带数据在内的全移动标准,必须有别于SCDMA系统。另外它将是一个国际标准,必须得到国际通信企业和组织的支持,并且还有与
- 关键字:
技术 起源 TD-SCDMA 演进 无线 通信
- 12月18日消息,大唐移动总经理唐如安离职一事余震尚未退去,日前又有消息传大唐移动已挪转风向标,淡出TD-SCDMA,将工作重点放在LTE(4G)的标准研究和推广上。 据接近大唐移动的消息人士称,大唐移动内部组织的改革正按计划展开,“公司可能只保留研发人员,原有的TD组网、系统设备、终端等市场推广部门的人员将陆续另做安排。”
据悉,大唐移动做此安排意在全力取得4G标准的话语权。之前,LTE已被确定为TD的演进方向,而TD能否在4G延续生命,中国能否在4G标准
- 关键字:
大唐移动 4G TD
td-3g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td-3g!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td-3g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td-3g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