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有人问及,当前移动通信产业最炙手可热的词汇是哪个?绝大多数人给出的答案是LTE;再过三五年,同样的问题,答案应该还是LTE或者LTE-A。
LTE的确是具有这样的魔力,这不仅仅是因为其是NGMN所推荐的标准,已经成为全球主流运营商的演进选择;同样因为其基于OFDMA和MIMO的理论基础,在短期内也看不到代替品。正如CDMA统治了移动通信产业十年之久,产业根本就绕不开高通和CDMA。
而作为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中国的三大电信运营商在未来技术选择上,虽然达成了TDD与FDD融合性演进的
- 关键字:
LTE TD-SCDMA CDMA
- 据国外媒体报道,摩托罗拉周五宣布,将在上海世博会信息通信馆演示端到端的TD-LTE体验,为中国移动提供支持。 摩托罗拉表示,来访者将可以通过USB软件狗体验真实的TD-LTE服务,包括流媒体视频、远程监控、视频会话,以及高速互联网浏览等。
摩托罗拉表示,每一个TD-LTE软件狗可以支持24路流媒体视频观看,同时支持高速互联网应用,总数据速率为20Mbps。而每一个 20MHz的TD-LTE载频可以同时支持数百路流媒体视频。近期,TD-LTE用户将可以获得一系列高带宽、低时延的互联网应用,包括手机
- 关键字:
摩托罗拉 TD-LTE
- 工信部前天发布的一季度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报告显示:一季度,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延续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回升向好态势,生产呈现较快增长,经济效益出现恢复性增长,软件产业收入保持平稳增长,总体走上恢复性上升通道。
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4%,比同期工业平均水平高4.4个百分点,扭转了去年以来增加值增速低于工业平均水平的局面。实现销售产值12885亿元,同比增长33.3%,比2008年同期增长21.5%。
出口方面,1-3月,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2057亿美元,同比增长
- 关键字:
电子信息 电子元器件 3G TD
- 4月27日消息 在今天召开的2010年LTE国际峰会上,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晓庆就TD-LTE的最新发展进行了介绍。“现在,很多WiMAX运营商也对TD-LTE 非常感兴趣,有些国外运营商甚至可能比中国移动更早地部署TD-LTE。”黄晓庆说。
目前,中国移动正在积极推动把上海世博会的外场测试申请成为NGMN Approved Trial,以扩大TDLTE的影响力。上海世博会的TD-LTE外场测试工作已基本完成,目前中国移动在积极准备申请材料。
“目前,无
- 关键字:
WiMAX TD-LTE TD-SCDMA
- 4月27日消息,知情人士透露,针对今年中国移动在上海世博园建设TD-LTE体验网,不少手机芯片厂商已经瞄准未来商机,除了老牌的三家TD-SCDMA芯片厂商外,联发科和高通等都将投入到TD-LTE芯片市场。
从TD-SCDMA终端芯片来说,能够真正出商用产品的只有三家,包括联芯、T3G和展讯,另有一家重邮信科还在加紧研发成熟的终端芯片过程中。。
据悉,中国移动今年的TD-LTE测试将涵盖三座城市、100座基站,芯片厂商们对此非常积极,联发科、高通、威盛集团旗下威睿通讯、迈威尔等都欲投入TD-
- 关键字:
高通 TD-LTE
- 许久未露面的TD芯片核心企业、联芯科技总裁孙玉望首次透露,联芯已经推出自主研发的TD系列芯片,从而弥补了以往联发科平台芯片的一些不足,但与联发科的合作将继续。
推出自主研发的TD芯片
联芯科技是大唐电信集团旗下TD终端芯片企业,而大唐电信集团又是TD产业链最核心企业,联芯科技在TD终端芯片上市场占有率占据半壁江山以上,这家企业的动向因而一直受关注。
之前,原大唐移动上海公司结合大唐集团相关优势资源合并成立了联芯科技,并于2008年4月1日正式挂牌成立,由原大唐移动高级副总裁孙玉望担任
- 关键字:
联芯科技 TD
- 4月22日消息,联芯科技总裁孙玉望今天上午在TD-SCDMA芯片及终端产业高峰论坛上透露,“今年第一季度,联芯的TD芯片出货接近400万片,乐观的预计全年TD芯片整体市场出货有望达到3500万片。”
TD-SCDMA作为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3G标准,自去年1月正式商用以来,中国移动已在国内238个城市和地区完成网络部署。截至3月底,中国移动的TD在网用户达到769万,在三大运营商的3G用户竞争中,暂时领跑。
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今年1月表示,“到2009年底
- 关键字:
英特尔 TD-SCDMA TD芯片
- 4月26日消息,许久未露面的TD芯片核心企业、联芯科技总裁孙玉望首次透露,联芯已经推出自主研发的TD系列芯片,从而弥补了以往联发科平台芯片的一些不足,但与联发科的合作将继续。
推出自主研发的TD芯片
联芯科技是大唐电信集团旗下TD终端芯片企业,而大唐电信集团又是TD产业链最核心企业,联芯科技在TD终端芯片上市场占有率占据半壁江山以上,这家企业的动向因而一直受关注。
之前,原大唐移动上海公司结合大唐集团相关优势资源合并成立了联芯科技,并于2008年4月1日正式挂牌成立,由原大唐移动高级
- 关键字:
3G TD 终端芯片
- 1.INNOPOWERTM原动力TM:TD-SCDMA基带芯片系列
联芯科技基于在TD-SCDMA终端产业多年的积累和对市场的理解,推出INNOPOWERTM原动力TM芯片系列,具备高集成度、高继承性和开放性的特点,INNOPOWERTM原动力TM芯片系列强调处理能力提升的同时实现成本控制方面的管理。目前,INNOPOWER芯片系列已经拥有3款芯片,即LC1708A、LC1808和LC1809。
2.DTivyTML1708:无线固话&Modem解决方案
家庭产品和行业应用终
- 关键字:
联芯科技 TD-SCDMA 基带芯片
- 工业和信息化部22日下午称,我国1-3月份3G网络投资完成60.4亿元,其中TD-CDMA(以下简称“TD”)完成20.6亿元;1-3月份新增3G移动电话用户483万户(其中TD用户161.5万户),累计达到1808万户(其中TD用户769万户)。
工信部在新闻发布会上并称,截至3月底,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3G用户份额分别为30.8%、42.5%、26.7%,三家企业发展趋势稳步向好,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与中国移动的收入增速差距明显缩小,推动市场竞争格局向均衡方向发
- 关键字:
3G TD
- 4月22日消息,联芯科技总裁孙玉望今天上午在TD-SCDMA芯片及终端产业高峰论坛上透露,“今年第一季度,联芯的TD芯片出货接近400万片,乐观的预计全年TD芯片整体市场出货有望达到3500万片。”
TD-SCDMA作为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3G标准,自去年1月正式商用以来,中国移动已在国内238个城市和地区完成网络部署。截至3月底,中国移动的TD在网用户达到769万,在三大运营商的3G用户竞争中,暂时领跑。
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今年1月表示,“到2009年底
- 关键字:
联芯 TD-SCDMA 3G
- 联芯科技今天下午发布了全球第一款为千元OPhone而设计的TD-SCDMA单芯片智能手机解决方案。这也意味着中国移动着力打造的千元OPhone手机有望在今年下半年推向市场。
联芯科技总裁孙玉望表示,“去年由于芯片价格和架构的原因,OPhone手机的价格普遍在三四千元,很难马上降到千元左右,但联芯今天发布的INNOPOWER LC1809芯片是一款支持TD-SCDMA的单芯片智能手机解决方案,联芯已经和手机厂商开始合作,到今年下半年,市场上就应该能看到多款千元OPhone手机。&rdq
- 关键字:
联芯科技 OPhone TD-SCDMA
- 日前,Aeroflex 推出 PXI 3030 TD-SCDMA 测量套件,用于对手机及基于 ETSI 3GPP TS 34-122 的 RFIC 进行快速、低成本的生产测试。
PXI 3000 系列产品经理 Tim Carey 说:“凭借我们的新型测试套件,Aeroflex 正在瞄准 TD-SCDMA 手机需求的快速增长。随着中国手机总数超过 3 亿部,高吞吐量测试仪的需求对需要与中国的增长保持同步的制造商至关重要。”
PXI 3000 系列为 TD-SCDM
- 关键字:
Aeroflex TD-SCDMA 测量套件
- 在今日举行的2010无线通信应用(国际)研讨会上,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理事长邓寿鹏表示,4G标准有望今年10月份在北京会议上确定,而他个人看好具有 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TD-LTE-Advanced技术标准。邓寿鹏表示,现在的4G就是国际电联说的IMT-advanced,有两个标准可以 演进到4G,其中一个是LTE-advanced,是中国看好的标准,多年来我国一直布局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开展后3G和4G的工作。并且,向 ITU提供了 1000篇的文稿,成为了全球最主要TD创造者和竞争者。
20
- 关键字:
4G TD-LTE 3G
- 一部普通的DV摄像机只要接上一个信息收发器就可以实拍实传,这项名为便携视传的业务可以方便世博安 保人员将实况通过TD-LTE无线移动网络迅速地传回指挥中心。15日,中国移动承建的TD-LTE宽带移动通信演示网开通,被称为准4G技术的TD-LTE将在世博期间一展身手。
突破:可以传高清电视
3G网络加速了手机上网的速度,使可视电话、手机游戏等应用如火如荼。比起3G网络,准4G的TD-LTE又上了一个台阶。
专家称,TD-LTE 跟第三代移动通信相比,显示出许多革命性的特征,最突出的是带
- 关键字:
TD-LTE 4G
td―scdma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td―scdma!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td―scdma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td―scdma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