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随着通信、信息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短距离无线通信的应用步伐不断加快。在短距离无线数据通信中,目前最为成熟的三个标准是:Bluetooth, 802.11(Wi_Fi)和IrDA。RFID和UWB凭借其独有的特点成为短距离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的后起之秀。
RS-232接口标准是一种广泛的普及标准,但此标准推出较早,在现代金融、保险、电信和电子化网络中已暴露出明显的问题:信号线易受外界干扰;RS-232采取不平衡传输方式,其共模抑制能力差,再加上双绞线上的分布电容,其传送距离最大约为
- 关键字:
RS-232 无线接口 RF 无线网络
- 台湾三大线路板厂商南亚PCB、健鼎科技(TripodTechnologyCorp.)和金像电子(GoldCircuitElectronicsLtd.)2007年12月份均录得强劲销售业绩。
由于英特尔(Intel)已经提高45纳米Penryn系列处理器的出货量,并向南亚PCB定购更多的X66覆晶基板,南亚PCB12月份营业收入为此突破40亿新台币大关,达到40.4亿新台币,比上月上升3.2%,比上年同期上升25.7%。
机构投资者指出,尽管08年一季度市场出现季节性萧条,但随着订单涌入,南
- 关键字:
台湾 PCB 处理器 PCB 电路板
- RFID技术以其条码无可比拟的优势(寿命长、安全性高、多标签同时读取,对环境要求低等)进入自动识别领域,在零售巨头的推动下,逐渐成长起来。RFID应用的足迹从物流和供应、仓库管理,生产制造装配,物品标识定位,车辆交通管理,门禁票证开始延伸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技术实用性得以完善体现。这些都使得RFID技术像其他的无线通讯技术一样火热起来,同时我们对RFID的了解越来越熟悉。通过“2007中国RFID行业年度评选”,能直观的了解到RFID行业的情况。其中,不难看出RFID应用的背后:一条产业链的形成。
- 关键字:
RFID 条码 RF IF
- 摘要:尽管RFID的应用与媒体热炒的高期望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但暂时的低潮反而孕育着巨大爆发的机会。
核心观点:信息通畅、产品可靠再加上应用创新,这将成为2008年RFID行业领跑者的三个锦囊。
转眼又是岁末年初,在2007年冬天的第一场雪中,笔者遇到一点麻烦。
一觉醒来,发现悄然而至的瑞雪,把原定计划打了个措手不及。因为下雪,交通可能不畅,而上午还有一个重要的会议,所以急急忙忙收拾妥当后,没来得及吃早饭,就匆匆出门。
没想到还是遇上了堵车。尽管笔者绞尽脑汁试图寻找最佳行车路线,
- 关键字:
自动识别技术 RFID 射频识别 RF IF
- 1 引 言
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是一项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他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作为条形码的无线版本,RFID技术具有条形码所不具备的防水、防磁、耐高温、读取距离大、能同时处理多张标签、标签上数据可以加密、存储数据容量更大、存储信息更改自如等特点,而且他实现了无源和免接触操作,应用便利,无机械磨损,寿命长,机具无直接对最终用户开放的物理接口,能更好地保证机具的
- 关键字:
RFID WSN RFSN RF IF
- 1 引 言
在无线通信飞速发展的今天,射频设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放大电路是几乎所有无线通信系统的必备环节。由于工作频率的日益提高,模拟和数字电路设计工程师们正在不断地开发和改进电路,用于无线通信的模拟电路是在GHz波段,高性能的计算机、工作站以及PC机所用电路的时钟频率不断地增加,全球定位系统载波频率在1 227.60 MHz和1 575.42 MHz范围,个人通信系统中用的低噪声放大器工作在1.9 GHz,并可安装在比硬币还小的电路板上,在C波段的卫星广播包括4 GHz上行和6 GHz下行
- 关键字:
射频 放大电路 仿真 RF IF
-
设备:
计算机(当然要装上PROTEL等软件) 过塑机 塑料盆 激光打印机 原料:当然要有覆铜板 三氯化铁 即时贴的背纸(这是成败的关键,可以到刻字店去找,就是他们刻字剩下的下脚料,不要太光滑的,我用背面带“333”商标的效果最好,你可以多找几种试一试) 操作: 1、用打印机将印制板打印到即时贴背纸(以下简称背纸)。 2、将覆铜板用木炭或细砂纸打磨亮。 3、把过塑机升温到180--
- 关键字:
印制板 电子制造 PCB 其他IC 制程
- 无源电子元件是一大类重要的电子信息产品,是各类电子信息产品的基础。在新型电子产品中,集成电路和无源元件占全部电子元器件及零部件的生产总成本的46.1%和9.1%,而在总安装成本中却分别占12.7%和55.1%,甚至某些片式元件的管理和安装成本已经超过其价格。不难看出,无源电子元件已经成为制约整机进一步向小型化、集成化发展的瓶颈。
无源电子元件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电子元件及其组件制造业是电子元器件行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电子信息产业的支撑产业。电子设备一般都是由基本的电子元件构成的,
- 关键字:
PDA 手机 DVD IC电路板测试 PCB
-
什么是电子标签? 电子标签(又称应答器)是时下最为先进的非接触感应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自从1998年,美国德州仪器( TI)和荷兰飞利浦公司(Philip s)宣布开发出了一种廉价的非接触感应芯片,到了2000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已把这种非接触感应芯片写入国际标
- 关键字:
电子标签 应用 RFID 模拟技术 电源技术 RF IF
- 引言
射频识别技术(RFID,即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走向成熟的一项自动识别技术。它利用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式双向通信方式来交换数据以达到识别目的。可用于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射频卡,而且操作快捷方便,不怕油渍、灰尘污染等恶劣的环境,特别适合于实现系统的自动化且不易损坏。本文介绍的射频识别系统是将射频识别技术应用到汽车防盗系统中的一次成功尝试。
1 RFID汽车防盗系统概述
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防盗装置日趋严密
- 关键字:
RFID 汽车防盗 芯片 RF IF 汽车电子控制装置
- 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亚洲的成本优势,印刷电路板的制造已经逐渐从欧美退出,向亚洲特别是中国转移。经过近5年来的大规模重组、迁移及技术换代,形成了全球新的产业格局。印制电路板产业的发展已经走上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时期,形成中国/香港、日本、中国台湾、韩国、美国、德国和东南亚地区七大主要生产中心。其中亚洲占到全球生产总值的79.7%。2006年中国已取代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印制电路板行业。我国印制电路板制造企业数量较多,单个企业的市场占有份额较小,对市场的主导能力不强。据统计,我国印制电路板行业市场占有率最
- 关键字:
PCB 电路板 HDI PCB 电路板
- 随着射频(RF)娱乐控制网络技术的出现,基于红外线(IR)的远程控制技术将很快在汽车时代像昙花一现般过时。为了加快消费电子产品行业从基于IR的技术向基于RF的技术过渡,飞思卡尔半导体已宣布实施一项计划,向领先的消费电子产品制造商提供其RF娱乐控制网络技术,作为开放的行业规范。
通过与领先消费电子产品制造商的密切协作,飞思卡尔目前正在制定名为Synkro™的娱乐控制网络规范。飞思卡尔计划通过开放的全球标准论坛使Synkro协议在业内广泛普及,以便实现该技术的广泛利用。此外,他们还正在制
- 关键字:
RF 飞思卡尔 Synkro 通信基础
- 无源电子元件是一大类重要的电子信息产品,是各类电子信息产品的基础。在新型电子产品中,集成电路和无源元件占全部电子元器件及零部件的生产总成本的46.1%和9.1%,而在总安装成本中却分别占12.7%和55.1%,甚至某些片式元件的管理和安装成本已经超过其价格。不难看出,无源电子元件已经成为制约整机进一步向小型化、集成化发展的瓶颈。
无源电子元件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电子元件及其组件制造业是电子元器件行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电子信息产业的支撑产业。电子设备一般都是由基本的电子元件构成的,
- 关键字:
电容器 电阻器 电感器 RF IF
- 虽进入第一季传统淡季,但印刷电路板(PCB)产业今年景气仍旧看好,尤其是手机板、NB板、高毛利及环保特色等业者大有可为。观察去年第四季PCB厂商业绩表现,健鼎去年12月营收突破27亿元NTD创历史新高,今年在HDI板与NB板的带动下,全年合并营收将增长;至于金像电、耀华去年第四季业绩都创下新高;而华通12月营收约17亿元NTD,今年手机板出货量可望有大幅度成长。
金像电因笔记本电脑(NB)板出货优于预期,初估去年12月合并营收约19亿元NTD,营收维持高档;累计去年第四季合并营收约57.42亿元
- 关键字:
印刷电路板 PCB HDI PCB 电路板
- 自2003年以来,中国已成为世界PCB工业第二大生产国,而且每年还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业内人士认为,中国PCB工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实行清洁生产,从根本上摘掉“用水大户”和“污染大户”的帽子。
三废治理抬高准入门槛
目前PCB行业的环境和资源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被摆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中国PCB工业的发展,必须加强治理,使之走上清洁生产的循环经济的轨道,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行业。我国提出“降耗减排”,要在“十一五”期间实现降低总能耗20%,减少排污总量10%的目标,这对中
- 关键字:
PCB 三废治理 PCB 电路板
rf-pcb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rf-pcb!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rf-pcb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rf-pcb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