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商机   下载  拆解   高校  招聘   杂志  会展  EETV  百科   问答  电路图  工程师手册   Datasheet  100例   活动中心  E周刊阅读   样片申请
EEPW首页 >> 主题列表 >> oled 电视

oled 电视 文章 进入oled 电视技术社区

OLED电视姗姗来迟 2010年市场达12亿美元

  • OLED电视将提供更好的图像质量,也更节能。但前提条件是用户能够买得起OLED电视。 多年来,业界一直在讨论OLED的潜力,现在,索尼、三星、爱普生演示了生产原型OLED的能力。那么电视机厂商会在什么时间开始销售这些电视呢?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它们是否会贵得离谱吗? 索尼表示,将于明年第一家推出OLED电视,尺寸可能在11-27英寸之间。没有人披露这类电视的价格,但专家估计小电视的价格可能在800-1000美元之间。东芝计划于2009年开始销售30英寸的OLED电视。 Nano Markets首
  • 关键字: 消费电子  OLED  2010  无线网络  

浅谈数字化电视

  • 0 前言   数字化技术的主要功能是把多种多样的数字信息资料转换成一系列数字脉冲信息(如二进制编码),进行播放、传输和接收,接收后再把它还原成原来的信息。   数字电视,是从电视节目制作、播出、传输到用户接收及系统运行管理全部采用数字编码与数字传输技术的新一代电视。   电视是对人类生活影响最大的技术发明之一。自从发明电视广播系统以来, 电视技术仅仅有过一次从黑白到彩色的总体技术上的提高。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视频数字压缩编码技术、非线性编辑技术、网络互联技术以及新一代虚拟存储技术不
  • 关键字: 消费电子  数字化  电视  数字编码  消费电子  

OLED电视姗姗来迟 2010年市场达12亿美元

  •   OLED电视将提供更好的图像质量,也更节能。但前提条件是用户能够买得起OLED电视。   多年来,业界一直在讨论OLED的潜力,现在,索尼、三星、爱普生演示了生产原型OLED的能力。那么电视机厂商会在什么时间开始销售这些电视呢?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它们是否会贵得离谱吗?   索尼表示,将于明年第一家推出OLED电视,尺寸可能在11-27英寸之间。没有人披露这类电视的价格,但专家估计小电视的价格可能在800-1000美元之间。东芝计划于2009年开始销售30英寸的OLED电视。   Nano Ma
  • 关键字: 消费电子  OLED  有机发光二极管  OLED  数字电视  

二季度全球电视发货4300万 三星第一

  • 据中国台湾媒体报道,DisplaySearch公布最新数据显示,二季度全球电视发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达到4300万部,但比一季度下降了6%。   全球电视市场的销售收入比一季度下降了3%,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为230亿美元。平均销售价格同比下降了5%,但比一季度增长了3%为528美元。   在全球最高五家电视制造商中,二季度三星电子电视发货量在全球的份额从一季度的11.7%上升为13.1排名第一;LG电子从一季度的10.6%上升为11.8%排第二名;飞利浦居第三位,它的发货份额从一季度的7.3%上升为
  • 关键字: 消费电子  电视  三星  消费电子  

OLED显示技术近期进展及赶超机遇

  • 摘要: 新型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拥有诸多优势,而成为平板显示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大尺寸、彩色化、白光光源和柔性显示等已成为有机发光显示器技术发展的主流方向。关键词: OLED;有机材料;平板显示器;柔性显示 引言伴随着有机发光材料和器件技术的不断成熟,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逐步进入各个显示领域。1997年,Pioneer公司首次推出了单色OLED车载音响,使得有机显示屏首次进入商业领域。时至今日,韩国Samsung和LG、日本Pioneer和SONY、台湾铼宝和悠景等十多家公
  • 关键字: 消费电子  0707_A  杂志_专题  OLED  有机材料  平板显示器  消费电子  

高清电视音频解码的定点DSP实现

  • 通过对MPEG-2 多通道音频解码算法介绍及其优化,C 程序定点化,高性能媒体处理器DM642 简介, DSP/BIOS 实现实时音频解码和输出流程,完成了DVB标准的音频算法优化及DSP 移植.
  • 关键字: DSP  实现  定点  解码  电视  音频  高清  

安森美推用于OLED面板供电的双输出DC/DC

  • 安森美半导体(ONSemiconductor)日前推出2瓦双输出直流-直流转换器NCP5810,提供正负输出电压。该器件的输出电压精确、高转换频率和小尺寸封装使其尤为适合为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源矩阵OLED或AMOLED)面板的显示驱动供电,用于便携式应用的新兴显示技术。     安森美半导体数字与消费产品部副总裁兼总经理ManorNarayanan说:“NCP5810为AMOLED的供电电源提供优势。安森美半导体致力与客户一同设计器件,以满足他们的特定需
  • 关键字: 模拟技术  电源技术  安森美  OLED  有机发光二极管  OLED  

发光二极管OLED和双稳定技术将取代传统LCD

  • 随着液晶显示器技术逐渐走入成熟,最新一代的超薄、低能耗产品将逐渐占领市场,从而代替传统笨重和高能耗的型号。     据路透社报道,预计全新技术的液晶屏幕将应用于移动平台,例如手机和多媒体便携播放器,在带来更优质画面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产品功耗,从而提高手机等便携设备的电池续航能力。目前主要有两项技术被视为传统液晶替代者:其一就是发光二极管OLED,另外则是双稳定技术。发光二极管的平均能耗要比液晶技术低出40%,与此同时厚度则仅仅为后者的二分之一,另外其不需要背光光源。目前该技术已经被广
  • 关键字: 消费电子  发光二极管  OLED  LCD  有机发光二极管  OLED  消费电子  

OLED新一代显示屏将取代液晶显示屏

  •   新一代超薄、节能的显示屏正在进入市场。这种显示屏能够把电池的使用寿命延长到一个新的极限(也许是一天),从而对更重的、耗电量大的液晶显示屏构成挑战。   能够自己发光的新型显示屏能够为智能手机、游戏机和便携式媒体播放机提供鲜明的视频图像,向笨重的依靠背光的液晶显示屏提出挑战。但是,业内观察人士称,需要几年的时间才会看到明显的胜利者,如果有任何新兴的技术能够取代液晶显示屏的话。   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和双稳态技术是最有可能挑战液晶显示屏的技术。OLED显示屏的耗电量比同尺寸的液晶显示屏少40%
  • 关键字: OLED  消费电子  液晶  有机发光二极管  OLED  消费电子  

安森美双输出DC-DC转换器 为OLED显示供电

  • 安森美半导体推出2瓦(W)双输出直流-直流转换器NCP5810,提供正负输出电压。该器件的输出电压精确、高转换频率和小尺寸封装使其尤为适合为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源矩阵OLED或AMOLED)面板的显示驱动供电,用于便携式应用的新兴显示技术。 安森美半导体数字与消费产品部副总裁兼总经理Manor Narayanan说:“NCP5810为AMOLED的供电电源提供优势。安森美半导体致力与客户一同设计器件,以满足他们的特定需求。NCP5810正是这种合作的成功典范,它已经被领先的显示器厂商选来为
  • 关键字: 有机发光二极管  OLED  

我国第二代无线高清"闪联"电视实现批量生产

  •   5月25日,以“创新与发展”为主题的第十届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正式拉开帷幕。展会上,搜狐IT从闪联标准工作组获悉,自去年10月闪联联合五大电视厂商发布全球第一台无线高清闪联电视以来,依托于“闪联”技术标准的第二代无线高清电视机,日前正式在创维集团实现批量生产。这也意味着,计算机、通讯和消费电子产品的融合已开始提速。   据闪联信息技术工程中心有限公司新闻发言人张德谦透露,“二代无线高清闪联电视”是创维基于闪联标准平台开发出来的新一代无线高清电视。该电视可将电视与电脑无线连接,用户只需搜索到电视发射
  • 关键字: 电视  高清  闪联  消费电子  消费电子  

罗姆推出1006片式LED“PicoLED”新系列

OLED进入电视机市场

  • iSuppli的调查显示,OLED显示技术在未来的几年里,将对电视机市场产生一定影响。 尽管在手机行业的使用受到极大限制,OLED电视的出货量将会以170.6%的年综合增长率增加,预计将从2007年的8000增长到2012年的120万。 iSuppli声称,2007年OLED电视的销售额不到1百万美元,到2012年,将达到6.91亿美元, “索尼公司最近宣布,他们将在今年底提供使用OLED技术的产品,这刺激了消费者对OLED电视的兴趣。”iSuppli的移动显示器分析负责人,Vinita Jak
  • 关键字: OLED  电视机  消费电子  有机发光二极管  OLED  消费电子  

ROHM成功开发超小型LED PicoLED‐eco

  •   半导体制造商ROHM株式会社最近开发出一种世界上最小最薄的LED——「PicoLED™‐eco (霹克镭 爱可)<SML-P11系列>」。这种LED是「PicoLED™(霹克镭)」(1.0
  • 关键字: LED  PicoLED  ROHM  电源技术  模拟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  OLED  
共2781条 182/186 |‹ «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备案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