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LM1000是一款由晶宝利微电子有限公司开发的专门为普通CRT电视机设计的模拟/数字混合处理芯片,该产品能将输入的模拟电视信号数字化,再进行数字信号处理,最后将数字信号还原为模拟电视信号后输出至模拟电视。其主要处理功能是将480p、576p、720p、1080i、1080p等高清模拟信号以及VGA信号转换为480i或576i的标清模拟信号,并支持亮度、色度、色饱和度调整,支持色度空间转换等功能。
在晶宝利微电子有限公司以及聚海科技公司的配合推广下,目前PLM1000已经获得CRT生产厂家的认可
- 关键字:
高清 电视 图像处理 芯片 CRT
- 庞大的宽带用户数是IPTV发展强有力的支撑,IPTV有望借助奥运转播在体育迷中拓展用户群。毫无疑问,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是中国IPTV产业做大做强的最佳契机
作为央视国际奥运转播的方式之一,北京地区将于今年8月1日正式开通IPTV,向用户提供奥运直播、点播、回看、定制等IPTV服务。
虽然关于地面数字电视标准能否顺利实施,争议不断。但无论如何,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是中国IPTV产业做大做强的最佳契机。
IPTV前景广阔
产业发展靠整体推动
电视是中国民众的第一娱乐,
- 关键字:
IPTV 奥运 宽带 电视 网络 数字
- 5月21日消息,据澳大利亚媒体报道,飞利浦公司计划推出适合家庭用的3D电视,不同的是此次推出的产品无需佩戴收看3D电视需要的眼镜。
飞利浦公司本周二简要介绍了其产品计划,表示新产品仍在研制阶段,采取全息影像技术,将多个存在微小视角差异的影像整合形成具有不同深度的视频影像。目前的结果并不很乐观,有些区域影像模糊,有些部分则仅有两维图像,但有些时候表观效果令人吃惊。Bjorn Teuwsen在产品解说时谈到,“这部分市场的推进是由黑白到彩色,到高清,再到3D。估计用不了多久3D电视就会进
- 关键字:
飞利浦 3D 电视 视频影像
- 一直以来,业界在争论平板电视的两个分支:等离子和液晶电视之间的优劣,市场也是战火不断,消费者更是举棋不定。当中大部分人都是根据厂商的宣传攻势走,对于两种显示原理不同的“新兴”电视类型摸不着头脑。
在国外的市场,等离子和液晶是平板电视的两个门类。但在中国市场,由于企业的过度竞争,使得这两个种类的电视如同水火。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不禁都要进行对比,然而一到卖场就被铺天盖地的口水攻势被误导为液晶比等离子好。其实,这是不客观和不理智的。在显示原理和特性上,等离子与液晶都互有优缺点
- 关键字:
等离子 液晶 PDP LCD 电视
- 随着高清电视、高清DVD逐步走入家庭, 高清影像、数码、影音和高清游戏的广泛流行,消费者对于高清电脑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电脑也逐渐进入全民高清时代,高清电脑已成为现代家庭新宠。海尔电脑凭借对消费者需求精准的把握能力,率先于07年推出业内首款四核高清润眼电脑轰天雷,稍后又推出高清润眼屏无亮点锐志T68、宝蓝V9及高清新极光等产品,一度领航整个高清市场,开创IT产业的高清先河。
市场需求刻画高清领航者,海尔电脑当仁不让
作为高清数字产业的领航者,海尔集团从1997年9月就推出了中国第一台数字电视
- 关键字:
海尔 电脑 高清 数字 电视 笔记本
- 昨日,《第一财经日报》从统计机构奥维咨询获悉,今年“五一”电视销售旺季,国产品牌整体份额急速下滑,不及三成比例,外资品牌市场份额则为65%,零售额占比更是高达73%。
前五强全为外资品牌:索尼(零售量占有率为14.8%)、三星(13.6%)、夏普(12.4%)、LG(8.3%)、东芝(8.3%)。飞利浦零售量占有率为5.7%,排名第8位。除海信等4家国产品牌挤入前十强外,其他国产品牌零售量中TCL仅为5.0%,海尔仅为3.7%,后两者均跌出前十强之列。
奥维咨询副总
- 关键字:
液晶 电视 海尔 索尼 三星 夏普 LG 东芝 飞利浦 海信
- 从2007年公布的年报来看,中国彩电业务赢利能力不足、利润下滑、库存量增大、又没有丰厚的销售额做支撑的问题显现出来,国内彩电企业可谓危机四伏。而2008年一季度,中国彩电企业出现回暖现象,除厦华外,国内知名企业的利润均有所回升。
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海信实现营业收入36.85亿元,同比上升23%,净利润5534.11万元,同比增长10.4%,实现每股收益0.112元;康佳实现净利润4706.54万元,同比增长79.24%,实现每股收益0.0782元,同比增长79.36%;TCL实现净利润4.4
- 关键字:
海信 电视 康佳 TCL
- 据国外媒体报道,本周三,三星电子表示,在世界最大规模显示器展览会(SID2008)上将推出采用“蓝相位模式(Blue Phase Mode)”的15英寸液晶显示器面板。
据三星电子方面介绍表示,现有的液晶电视机面板提高了画面质量,当下的液晶电视采用了体现120赫兹影像的电路技术,但蓝相位模式具有超高速反应特征,而无需再采用其他的补救技术即可体现240赫兹以上超高速影像。
目前部分学界的专业人士正在对“蓝相位模式”进行基础性研究,但
- 关键字:
三星 液晶 电视
- 除了“外资品牌具有上游液晶面板资源优势”、“外资品牌新品更换速度快于国产品牌”等老生常谈的原因之外,《第一财经日报》在采访中发现,三星一年来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渠道建设”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对于一年来在中国彩电市场整体份额突飞猛进的外资品牌来说,三星的进步最为明显:由一年前的第六名飙升至目前的冠军位置。
根据奥维咨询对中国230个城市、2200家门店的监测数据,今年1~3月份三星液晶电视销量占有率均列中国市场榜首。根据最新
- 关键字:
三星 液晶 销售渠道 电视
- 近日,记者获悉,海信电视在以色列市场权威的消费者满意度调查中排名第一,远远领先于其他国际知名电视品牌。这表明海信已经跻身高端家电消费市场的一线品牌,海信集团所推行的自主品牌国际化战略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据悉,该项调查是由以色列最重要的财经报纸《Globes》联合第三方专业调研机构组织进行的,具有相当广泛的影响力和权威性,海信在所有的调研中综合排名第一。调查结果显示,世界主流电视制造商正全力以赴进入该区域市场,其中,海信电视以超宽视角、舒适的视觉享受、完美的高清晰画质等突出优势脱颖而出,受到以色
- 关键字:
海信 电视 以色列 家用电器
- 作为最有希望统领新一代显示技术的代表,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一直备受关注。近日,三星电子高调宣布了其未来三年OLED的发展战略,并表示2009年OLED电视机将量产;率先上市11英寸OLED电视的索尼也在尝试着降低成本。
国内方面,长虹涉足OLED领域,打破了先前只有学院派和边缘企业涉足OLED研究,而无传统家电企业涉足的尴尬。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看不到OLED技术的前景或为生存抽调不出更多研发资金的企业很多,所以在国内尚没有形成整体进军OLED的氛围。
日韩企业暂时领先
又是
- 关键字:
OLED 长虹 三星 有机发光二极管
- 给平板电视“减肥”OLED显示技术
近两年以来,以液晶电视为领头羊的平板电视随着产量增加、市场大幅增长,得到了快速发展。许多消费电子厂商在极力推行平板的同时,也在探寻下一代显示技术的发展,从最近一年的OLED发展势头来看,OLED的优势与机会越来越显现出来。
OLED是英文名OrganicLightEmittingDisplay的缩写,中文译作: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即有机发光显示技术。其原理是在两电极之间夹上有机发光层,当正负极电子在此有机材料中相遇时就会发光,
- 关键字:
OLED 低能耗 平板电视 液晶面板
- 2009年之后,FPD市场增幅逐渐平缓,接近水平方向。此外,FPD电视大型化的趋势也让厂商投资负担急增,原有的投资速度难以为继。基板大型化带来的生产线投资重负,压得众多FPD面板厂商喘不上气,价格的逐年大幅下跌已经开始拉低投资回报率。传统发展走到了尽头,为打破薄利的僵局,FPD产业必须走上第二次成长道路。
除了取代CRT 电视 的传统路线外,FPD厂商想提高显示器应用开掘新的市场,关键一招就是薄型化和低功耗。多家公司已经采取显示屏技术和材料技术的双重革新,目标是实现厚2cm、耗电不到100W的低功耗
- 关键字:
FPD LCD OLED
- 有机发光显示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是比液晶显示技术更为先进的新一代平板显示技术,是被业界公认为最具发展前景的下一代显示技术。它与液晶显示技术相比,具有超轻薄、高亮度、广视角、自发光、响应速度快、适应温度范围宽、抗震强、功耗低、可实现柔软显示等优越性能,可广泛应用于通信、计算机、消费电子、工业应用、商业、交通等领域。下面以VGS12864E显示模块为例,介绍C8051F020单片机与它的接口设计及软件编程方法。
1 VGS12864E显示模块
- 关键字:
OLED,液晶显示技术,图形显示模块
- 1 引 言
有机电致发光(EL)器件,或称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一般结构是在一金属阴极和一透明阳极之间夹一层有机电致发光介质。在电极间施加一定的电压后,这层发光介质就会发光。将OLED应用于平板显示而制成显示器被称为有机发光显示器,也叫OLED显示器。与LCD相比,OLED具有主动发光,无视角问题;重量轻,厚度小;高亮度,高发光效率;发光材料丰富,易实现彩色显示;响应速度快,动态画面质量高;使用温度范围广;可实现柔软显示;工艺简单,成本低;抗震能力强等一系列的优点,因此他被专家称为未来
- 关键字:
OLED
oled 电视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oled 电视!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oled 电视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oled 电视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