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简单的白光LED是在蓝光LED上加黄色荧光粉得到的,又称其为1-PCLED(Phosphor Converted LED),其基本构造如图1所示。因为这种LED采用了环氧树脂封装,所以光易于放出,所用荧光粉主要成分是YAG:Ce,其化学组成是(Y1-aGda)3(Al1-bGab)O12:Ce3+,Gd(Gadolinum,钆)可以改变Ce3+晶体电场,使光的波长增加而发黄光,图2(a)是465nm蓝光LED在室温20mA时的电致发光(EL:Electrolumin
- 关键字:
白光发光二极管 发光二极管 LED
- LED的优点是无斯托克斯位移(Stokes Shift)的损失,而且也可以得到高演色性,但是价格比较高,而且每个颜色LED的ηwp不一样,并且受电流及温度的影响大。图1(a)所示是ηwp与波长即不同颜色LED的关系。由图可知,每一个波长其ηwp不一样,尤其是在570nm附近时ηwp最低,是一大难题。最新资料表明,波长为450nm时ηwp为43%,可见已在逐步改进中。另外,LED光强度受电流及温度的影响,例如图1(b)中的蓝光LED波峰随温度及电流的改变而改变。图2则是红光、绿光、蓝光及琥珀光LED受温
- 关键字:
白光发光二极管 发光二极管 LED
-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的辐射发光效率(Radiant Efficiency,ηR)又被称为电光转换效率(Wall-Plug Efficiency,ηWP),是光输出功率与光输入功率之比。
式中,ηext是外部量子效率(Ex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ηv是电压效率。因为外部量子效率等于内部量子效率(In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 ηint)乘以光取出效率(Extraction Efficiency,Cex),所以
-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光 发光二极管 LED
- 目前使用的大部分灯具是白炽钨丝灯或者采取气体放电,而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的发光原理则与大部分灯迥然不同。发光二极管自发性(Spontaneous)的发光是由于电子与空穴的复合而产生的。一般的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多以Ⅲ-Ⅴ、Ⅱ-Ⅵ族化合物半导体为材料。图1示出的是Ⅲ- Ⅴ及Ⅱ-Ⅵ族元素的带隙(Bandgap)与晶格常数(Lattice Constant)的关系。由图可知,这些材料的发光范围由红光到紫外线,目前红光的材料主要有AlGaInP,而蓝绿光及紫外线的主要材料
- 关键字: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 发光二极管 LED
- 日前,德州仪器 (TI) 宣布推出一款具备 40 V、1.2 A 集成开关的高亮度 LED 驱动器,该产品可驱动多达三个串联 1W LED。新型 TPS61165 器件具备优异的高性能特性以及 3 V~18 V 的宽泛输入电压范围,使设计人员能够在采用单节电池供电的应用或 9V/12V 总线负载点设计中高效管理多个高功率 LED。
TPS61165 通过数字单线接口或脉宽调制 (PWM) 信号来控制 LED 的亮度。数字接口可对内部寄存器进行编程,以将 LED 电流设置为 32 个对数步长值之一
- 关键字:
德州仪器 LED 驱动器 发光二极管 LED
- 立迪思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参加消费电子展2008(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 2008),并将会展示该公司最新的音讯CODEC、 LED及 LCD集成电路。这些产品全部均采用立迪思取得专利的电源管理技术,在包括手机、PDA、便携媒体播放器(PMP)等产品中提供傲视同侪的功率优势。
该公司将于2008年1月7至10日在Las Vegas Hilton的16121号套房提供即场演示,包括下列产品:
音频:采用Gmax™扩音技术的音响CODEC器件
LED:
- 关键字:
LED LCD CODEC 半导体材料
- 曾经认为创造出电子世界的人们用其智慧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他们个个头上都顶着荣誉的光环,而当自己身处电子行业媒体界以后,才明白原来这些光荣的背后,还有那么多的矛盾与纷争,看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但凡牵扯到利益,总会有那么些没完没了的“战事”。让我来细数下2007年半导体业界的一些“著名战役”,让诸位看官也了解了解各大半导体巨头背后的一些“辛酸事”。
一、CSR身陷蓝牙专利漩涡
有时候,专利纠纷并不简单只是因为维权侵权,CSR此次面临的,似乎就是一次蓄谋已久的商业竞争“手段”。华盛顿研究基金会近日
- 关键字:
CSR Wi-LAN LED 其他IC 制程
- 杭州士兰微电子公司近期发布了三款带PWM调光功能的大功率白光LED驱动芯片——SB42511,SB42520和SB42821。这三款芯片输入电压在6V~25V,输出电流可达1A;内置温度保护电路,限流保护电路和PWM调光电路;系统转换效率高,在串接多个LED时的效率可以达到95%以上;该系列芯片可以进行PWM调光,通过外接PWM信号调整LED的输出电流,在100Hz~2kHz范围内可以达到良好的调光效果;另外,SB42511,SB42520芯片内部的自举电路采用独特的控制方法,不需要外接肖特基,在串接
- 关键字:
士兰微 LED 芯片 发光二极管 LED
- 近年来,LED技术的应用,日趋普及,LED厂商迈入2007年第4季后,屡创新高的纪录不断,不过12月盘点作业将影响营收下滑,并开始进入LED传统淡季。业内人士预估,由于市场产品应用面扩大、需求强劲的带动下,2008年第1季订单热络不不减当年,将比2007年第4季营收衰退幅度缩小,从往年平均衰退10%缩减至5~7%。
受到2007年的手机及中小尺寸面板背光源订单旺盛,LED大厂纷纷积极扩充产能,例如亿光2008年集中扩产在SMDLED及Lamp领域,预计第1季将从11.68亿颗达到每月产能15亿颗
- 关键字:
SMDLED LED 面板 发光二极管 LED
- 6年前,山东华光光电子公司生产的高亮度半导体二极管(LED)芯片被誉为“中国芯”,名噪一时。6年后,华光却被厦门三安等后来者远远抛在了身后。
数据显示,厦门三安LED的销售额占国内10%以上,华光仅占4%左右,不及三安的一半;至于最具市场空间的LED蓝绿光技术,4年前三安就进入了产业化阶段,而华光至今没有自己的产品。
华光遭此境遇的原因就一个:缺钱。
山东大学晶体所是首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内最早从事半导体照明技术研究。1999年11月,山大和潍坊华光集团(后改为潍坊投资公司)投资5
- 关键字:
光电子 半导体二极管 LED 光通信
- NCPl01x系列自供电转换开关集成了固定频率电流模式控制器和900V的MOSFET。介绍NCPl01x系列电路的引脚功能和特点,给出基于NCPl01x的Luxeon Star发光而极管(LED)驱动电路。
- 关键字:
驱动 电路设计 LED Star NCPl01x Luxeon 基于
- Maxim推出MAX16824/MAX16825 3通道、高亮度LED (HB LED)驱动器,具有6.5V至28V输入电压范围。该系列器件具有三路36V额定、开漏极、恒定吸电流输出能力,可向三串独立的HB LED提供高达150mA的电流。为优化设计灵活性,该系列IC可以独立设定各个通道的LED电流。为实现这一功能,MAX16824提供三路PWM调光输入,用于独立控制各串LED的亮度,并切换各串LED的导通与关断。而MAX16825则提供了3位透明锁存器、3位移位寄存器以及2Mbps、4线串行接口。该
- 关键字:
Maxim LED 驱动器 发光二极管 LED
- 2005和2006年固态照明产业营业额一直保持适中的单位数增长速度,但2007年该产业有望推动LED营业额增长率达到两位数。iSuppli公司预测,2007年总体LED市场营业额将增长大约13.7%,2006~2012年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4.6%,到2012年将达到123亿美元。2005和2006年全球LED市场营业额仅分别增长2.1%和8.7%。
这些数字包含全部表面贴装器件(SMD)和通孔封装LED灯以及字母数字显示LED—包括标准亮度、高亮度(HB)和超高亮度(UHB)LED。
上
- 关键字:
0712_A 杂志_市场纵横 LED 发光二极管 LED
- 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光源中,高亮度 LED(发光二极管) 目前增长势头良好,正开始替代白炽灯、卤素灯、荧光灯、 HID氙气灯等其它种类的光源。过去,由于受到光线输出的限制,LED 只适用于仪器发光。近年来,高亮度 LED(HBLED)开始用于建筑照明、装饰照明,以及标识牌照明等。HBLED 亦成为 CCFL(冷阴极荧光灯)光源的有力替代品,用作液晶电视和显示器的背光照明。随着 HBLED 技术的不断发展,HBLED发光效率可以达到 35 至 50 lm/W(流明/瓦),已经超过了白炽灯和卤素灯,并可以与荧
- 关键字:
0712_A 杂志_技术长廊 LED IRS2540 IC 发光二极管 LED
- 12月26日台北报道笔记本电脑的增长动力,有人叫好,但也有人同时唱衰。
在台湾资策会市场情报中心(MIC)于上个月(11)底表示,受限于LED背光模组仍属高单价、零组件缺料,且厂商产品线区分定位等因素,明(2008)年ODM厂商投入LED笔记本电脑的进度应会趋缓的论调后;台湾地区另一研究机构工研院产经中心(IEK)则发出不同的声音。
该研究中心零组件研究部研究经理林志勳25日表示,明年各家笔记本电脑厂商将积极推出LED机型,水平扩张至全系列从11寸到17寸不等的尺寸,预估市场占有率为15%
- 关键字:
LED 笔记本 发光二极管 LED
mini-led介绍
MiniLED 是次毫米发光二极管,指芯片尺寸介于 50~200μm 之间的 led。MiniLED是为了解决传统led分区控光粒度不够精细的问题而研发的,发光晶体更小,单位面积背光面板能够嵌入的晶体数量更多,同一块屏幕上可以集成更多的背光灯珠。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