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小汽车、卡车和SUV中电子信息内容的不断增加,每辆新车中所用的微控制器的数量也在逐年上升。
目前有大量8位、32位和16位MCU被用来执行关键任务,如刹车和灯光系统,然而,新型的MCU还用于创新性的信息显示和视频娱乐功能。随着单位成本的下降,汽车制造商以及他们的一级供货商寻求产品的差异化以及性能的不断改进,这一趋势将会继续保持。
基于已颁布标准(如CAN和LIN)的控制器在不断改进。如今新的MCU可以支持发动机和车身控制设备所需的三组CAN连接-最高端的32位控制器最多可提供6个CAN
- 关键字:
车载娱乐 MCU UART OEM
- 在面临必须延长电池寿命的需求时,很多系统设计师认为单个芯片所消耗的功耗比两个芯片要少。原因似乎很简单:芯片间通信比单个芯片工作消耗更多的功耗,两个芯片上有更多的晶体管,因此要比有相同功能的单芯片有更多的漏电流。但功耗节省技术却给这种传统观点迎头一击。
DSP设计师将更多的功能,如加速器、通信模块和网络外设集成到DSP芯片上,使芯片对工程师更为有用。但这种更强大的芯片在完成简单的内务管理或监控任务时,会消耗比该任务所需更多的功耗。在多种情况下,设计师无法只启用DSP芯片中所需部分的功能。
在
- 关键字:
处理器 电池 DSP MCU
- 飞思卡尔半导体是汽车行业领先的半导体提供商,目前它扩大Power Architecture™微控制器(MCU)组合,以满足需要32位性能、且对成本敏感的大量汽车应用的需求。公司已经推出三个新型汽车MCU系列,优化安全、底盘、组合仪表、车身电子和网关设计。
这三个Power Architecture MCU系列采用90纳米技术生产,由飞思卡尔与STMicroelectronics共同开发。该合作属于2006年1月开始的联合设计计划的一部分。MCU产品基于e200 Power Archi
- 关键字:
飞思卡尔 汽车 微控制器 MCU
- 随着IC产业的发展,IP核的需求越来越高。微控制器MCU(Micro Control Unit)是嵌入式系统的核心,8位MCU IP核具有很高的通用性和灵活性,广泛地应用于工业控制、机械设备、家用电器以及汽车等各个领域。本文设计的MCU IP核与Microchip公司的PIC16C57完全兼容[1]。MCU IP核采用哈佛结构,内部单元可简化为时序控制和数据通道两部分。时序控制部分为数据通道提供控制信号,控制数据流动方向以及数据通路的选择,它是IP核的指挥中心;数据通道部分在控制部分的控制下,具体实现
- 关键字:
嵌入式 IP核 MCU 数据通道
- 系统功能简介
在高稳定度激光器的研制中,实时监测激光器的工作状态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本系统实现了高稳定度激光器温度控制系统、激光管工作电流、工作电压、激光器光功率的实时精确监测,以及激光器工作状态数据的存储和数据串行上传的功能。其中电流设定值和实际工作电流的观测可以更好地确定激光器的工作状态。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结构框图
本系统的实时监测是利用AD模数转化器实现的。对于AD芯片的选择,需要综合设计诸项因素,系统技术指标、成本、功耗、安装等,最主要的依据还是速度、精度以
- 关键字:
监测 激光器 模数转换器 MCU 单片机
- 通用串行总线(USB)连接已成为串行通信的普遍标准,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中,从PC外设和记忆棒到工业设备等不胜枚举。飞思卡尔半导体推出其Flexis JM系列微控制器(MCU),帮助设计人员轻松地将USB连接融入到各种各样的消费和工业应用中。
飞思卡尔的Flexis JM系列包括新的32位MCF51JM128(JM128)ColdFire MCU以及8位MC9S08JM60(JM60)器件。JM60和JM128 USB器件的软件和管脚是兼容的,从而使设计人员能够快速轻松地从简单的8位设计移植到
- 关键字:
USB 串行通信 飞思卡尔 MCU Flexis JM 200806
- 汽车用户对车辆舒适、安全、信息和娱乐的需求引燃了多种应用的诞生,实现这些应用的基于微控制器(MCU)和微处理器的系统将进一步推动汽车厂商和芯片公司间的合作。
前不久在巴黎召开的国际汽车电子大会(IAEC)是针对半导体供应商和汽车制造商间日益紧密的合作而搭建的一个论坛。但从大会传递的信息是:尽管短期内对汽车级微控制器和基于处理器的系统级芯片(SoC)的需求在增长,但长期赢家将是那些能帮助汽车厂商通过采用系统级整车方法进行设计和电子整合、进而采用更少量的MCU的芯片厂商和EDA公司。
据研究公
- 关键字:
汽车电子 半导体 MCU 微处理器
- 美国东部时间6月16日,飞思卡尔(Freescale)在佛罗里达州的奥兰多(Orlando)召开了每年一届的FTF(飞思卡尔技术论坛)。奥兰多以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迪斯尼主题公园而闻名,飞思卡尔把会址选在这里,表明了该公司崇尚自由和梦想的浪漫情怀。会议不仅是飞思卡尔的技术研讨会,而且也吸引了包括微软、MontaVista、风河、NI、IDT等30家左右的合作伙伴参加,表明了该公司在业界卓越的号召力。
&n
- 关键字:
飞思卡尔 技术论坛 USB MCU STMP i.MX
- 2008年6月10日,美国伊利诺州罗斯蒙特(传感器博览会) –– 出版印刷行业的创新产品开发商Somatic Digital为其eTouchBook平台选用飞思卡尔半导体的8位微控制器(MCU)和9电极接近传感器组件。该公司已经与美国政府签署合同,向NASA Goddard太空飞行中心提供eTouchBook平台。
eTouchBook平台基于Somatic Digital的获奖触摸用户界面(TUI)技术,该技术由飞思卡尔的MCU和传感器组件提供支持 。TUI技术是应用于
- 关键字:
飞思卡尔 MCU 传感器 平台
- 根据iSuppli公司资料显示,2007年中国市场中的10大MCU供应商排名如下:
2007年排名 供应商
1 瑞萨科技
2 飞思卡尔半导体
3 Microchip Technology
4 NEC电子
5 英飞凌
6 东芝
7 Atmel
8 三星
9 恩智浦半导体(NXP)
10 意法半导体
iSuppli公司把全球MCU市场划分为三个地理区域:美国/欧洲,日本/韩国,以及台湾/中国大陆。日本和韩国
- 关键字:
MCU 飞思卡尔 Microchip PC外设 iSuppli
- 德州仪器 (TI) 宣布推出实现了超低功耗 MSP430 系列MCU产品,该系列能够针对峰值高达 25 MHz 的产品实现低功耗,并拥有更高的闪存与RAM存储容量,以及诸如射频 (RF)、USB、加密和 LCD 接口等集成外设。MSP430F5xx MCU 的工作功耗与待机功耗分别仅为 160 µA/MHz(每兆赫微安)与 1.5µA,可为便携式应用实现超长的电池使用寿命以及采用超小型电池,甚至根本不使用电池,非常适用于采用太阳能、振动或人体温度等能量收集系统。
由于该
- 关键字:
TI MCU 低功耗 闪存 RAM
- 随着高性能嵌入式处理器的普及和硬件成本的不断降低,尤其是ARM 系列处理器的推出,嵌入式系统的功能越来越强。单色LCD也因为色彩单调,存储信息小,处理速度慢而不能符合人们的需求。
在多媒体应用的推动下,彩色LCD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了嵌入式系统中 如新一代手机和掌上电脑多采用TFT显示器件,该显示器件支持彩色图形界面和视频媒体播放。Linux作为开放源代码的操作系统也在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由于Linux成本低廉,源代码开放,因此成为国内外厂商极力发展的操作系统。在应用需求的推动下,Linux下也出
- 关键字:
Linux 液晶 TFT LCD MCU
- 英飞凌宣布功能强大的XC800家族再添新成员。全新的XC878系列是具有成本效益的8位微控制器(MCU),具有功率因数校正(PFC)和磁场定向控制(FOC)功能,可使工业和汽车应用的电机驱动装置获得出色的扭矩、更低的噪声和更高的能效。英飞凌作为微控制器供应商,提供适用于空调系统、泵和风扇等价格敏感型应用并支持PFC和FOC功能的标准8位MCU。
PFC可控制交流电源的电流。线性供电电机控制应用需要更高的功率效率,同时需要电流谐波失真降低的直流稳压电源。FOC是一种电机操控技术,可使电机在各种速度
- 关键字:
英飞凌 PFC FOC 微控制器 MCU
- 采用微控制器的大多数设备还需要某种机制来存储在断电时仍要被记住的那些设置数据。例如,在更换电池后记不住预设电台的收音机肯定不会在市场上取得很大的成功。用户希望喜爱的电台、预设温度、参数选择和其他永久性信息能长久保存下来供每次开机时直接取用。
为了满足这种用户需求,设计师一般使用串行EEPROM。这些器件又小又便宜,具有很长的历史,设计工程师用起来得心应手。但在今天对成本极其敏感的市场下,即使这样一个廉价的器件也可能突破成本预算。因此许多设计师试图寻求并利用已经包含在微控制器芯片中的资源:程序闪存
- 关键字:
闪存 MCU 微控制器 EEPROM
- 抛开位数之争,MCU厂商更加关注客户对产品性能的需求;而低功耗、低成本和产品的差异性正是业内人士孜孜以求的目标。
作为嵌入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MCU(微控制器)是推动对象系统实现全面智能化的重要力量。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MCU从早期的4位、8位发展到现在的16位及32位,甚至已有厂商推出64位产品;而产品的应用也遍及通信、消费电子、工业控制、医疗、安保、交通、航天、国防等诸多领域。
应用融合淡化位数之争
在MCU产品领域一直存在着“位数之争”的说
- 关键字:
MCU 爱普生 低功耗 节能 英飞凌
mcu--51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mcu--51!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mcu--51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mcu--51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