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C电子(NEC Electronics)与瑞萨科技(Renesas Technology)暨相关主要股东于2009年9月16日正式宣布业务整合最终协议,预定合并生效日期为2010年4月1日,并将公司名称暂定变更为瑞萨电子(Renesas Electronics)。DIGITIMES Research表示,NEC电子与瑞萨科技合并后,将一举跃升为全球第三大半导体业者,预期合并后的瑞萨电子在微控制器(MCU)与车用半导体两大领域取得全球领导地位。
微控制器是瑞萨科技与NEC电子的强项,2008年
关键字:
瑞萨电子 MCU 车用半导体
ARM 公司和由飞利浦创建的独立半导体公司恩智浦今天在于波士顿召开的嵌入式系统大会(ESC)上共同发布了mbed.org和mbed™ 微控制器快速原型建立工具。随着32位微控制器市场的爆发性成长,对于这个新市场而言,能够采用并且利用现代微控制器技术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成功因素。为了将这个市场中的机遇最大化,ARM开发了mbed,这是业界第一款用于对基于微控制器的系统进行快速、低风险原型建立的在线平台。与这款mbed同时发布的还有对恩智浦基于ARM® Cortex™-M3处
关键字:
ARM MCU NXP
全球第6大半导体业者瑞萨科技(Renesas)荣誉董事长伊藤达(Satoru Ito)近日来台,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半导体景气已见到底部,但不幸的是复苏相当缓慢,最少还需2~3年的时间,也就是到2011或2012年,才能回到2006年~2007年时的水平,其中消费性电子产品仍将扮演主要的成长驱力。
伊藤达进一步指出,与10年前比较,当今的半导体产业与总体经济有更紧密的连结,半导体产业虽然有自己的景气循环,但却深受消费者支出所影响,供应链亦较过去有长足的进步,使得半导体产业与日常生活有更深的关连性
关键字:
Renesas 半导体 消费电子 MCU
随着全球能源消耗量的指数式飞升,越来越多公司专注开发有助于降低能耗的产品。ECN China与英飞凌技术公司工业应用MCU高级经理Andy Wong探讨了微控制器(MCU)在提高系统能效的角色。这里摘要如下:
MCU在工业应用领域的最新产业趋势是什么?
工业领域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其关注的要点是保护全球的能源。太阳能变频器、风能变频器、LED与HID照明等工业应用正在兴起。工业领域更注重于用复杂的控制来改善能效。微控制器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它们能为控制算法提供最适宜的功能和性能,此外还
关键字:
MCU 工业电子 节能
嵌入式系统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半导体技术、微电子技术、语音图像数据传输技术,甚至传感器等先进技术和具体应用对象相结合后的更新换代产品,反映当代最新技术的先进水平。嵌入式系统是当今非常热门的研究领域,在PC市场已趋于稳定的今天,嵌入式系统市场的发展速度却正在加快。
由于医疗仪器设备固有的自身特点和以上提到的最新发展趋势的要求,用于医疗仪器设备的技术和系统也应该与这些特点和要求相适应。嵌入式系统应用于医疗仪器设备,符合发展趋势带来的要求和变化。
医疗仪器领域大量医疗仪器的应用,如心脏起搏器
关键字:
医疗电子 MCU 嵌入式系统
以低功耗元器件闻名的EPSON正试图抓住手持式嵌入设备市场对于无线传感技术的海量需求所带来的巨大市场机会。继去年推出号称同时兼具8位MCU低功耗特性与32位MCU高性能优势的新一代用于传感器控制的16位单片机S1C17系列,并同时推出了配套的面向无线传感应用的开发平台C17Star之后,该公司不久前宣布,携手MEMS传感器主要厂商Bosch Sensortec以及Zigbee解决方案供应商瓷微科技(CeraMicro)两家合作伙伴,启动“爱普生C17电子创意大赛”,希望通过三家
关键字:
EPSON MCU 传感器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美国微芯科技公司)从今天起就嵌入式设计论坛(EDF)开始接受报名。EDF是一系列围绕创新技术的全球性技术培训盛会,帮助设计人员处于当今竞争社会的前沿。这一系列论坛将于2009年11月23日至2010年1月22日在中国以下12个城市举办:北京、成都、重庆、广州、杭州、南京、青岛、上海、沈阳、深圳、厦门和西安。所有与会者均可优惠购买指定的Microchip开发工具。报名或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www.microchip.com/EDF。
关键字:
Microchip 嵌入式设计 MCU
如同每台电脑都有一个作为大脑的CPU在其中运行,我们每天接触到的各种家电、数码产品、办公设备、汽车电子以及各种仪器仪表之中,也都有一个或者数个MCU(微控制器)默默运行,担负着控制、运算、信号转换及处理、通信等多项工作。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电子产品向着智能化方向迈出脚步,MCU功能、性能及应用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快。为让更多电子工程师了解MCU最新发展状况,在今年的高交会电子展(ELEXCON)期间,创意时代将在深圳首次举办MCU技术创新与应用大会(MCU!MCU!2009),与业界精英分享MCU最新技术、
关键字:
智能手机 MCU 医疗电子
MAX7221是一款可级联的串行输入/输出的显示驱动器,单片最多可驱动多达8个数码管,在仪器仪表设计中广泛应用。它与MCU的连接通常使用I/O直接模拟时序法或者UART串行通信法,这两种方法存在程序复杂,速度慢和易出错等不足。阐述了MAX7221与MCU进行连接的另一种方法――SPI连接法,给出电路图及关键子程序。实验证明,相比于其他方法,此法更加简便易行,且通信速率更高。
关键字:
7221 SPI MAX MCU
系统概述
依照所需辅助作用力的大小,存在不同类型的EPS系统,这些不同架构的EPS系统包括:
· 杆式驱动系统
o 适合较小转向力的相对较轻的车辆
o 与驾驶杆集成在一起的直流或无刷直流EPS电机
· 齿条式驱动系统
o 适合较大转向力的相对大型的车辆
o 无刷直流EPS电机直接将辅助作用力作用在转向齿上
但对于所有各种架构的EPS系统,它们的共有部件包括集成转向角传感器的转向轮,转向扭矩传感器,动力转向控制模块和产生所需辅助
关键字:
飞思卡尔 MCU MPC560xP
导论
据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全球有超过一亿六千一百万视障人士[ 1 ] 。视障人士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记忆室外路标和室内布局,并通过触摸来区分不同的物品(如药品、工具和炊具等),同时,听觉也对他们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语音向导,视障人士能判断自己的移动以及估计一个特定物体的位置和间距。尤其是在无线通信技术上的突破,可以使新产品提高语音向导的有效性,以便日常使用。
无线连接
本文提出了一种能够为视障人士提供一定程度听觉辅助功能的系统,如语音向导和对象识别。该系统可以基于IE
关键字:
飞思卡尔 MCU 无线通信 无线语音告知系统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两个超低成本8位飞思卡尔微处理器(MCU) 和一个自愈式排列的电磁隔离屏障来实现一个可用于医疗诊断设备的多通道的隔离数字连接。
在实际应用中,当共模电压危及系统的安全时,隔离成为一种普遍的要求。在医疗应用中,设备和患者都需要被保护而远离危险的电压和电流。例如心电图(ECG)系统中使用连接到患者的传感器,如果系统引起哪怕是一个微小的交流电流过人体,它也可能是致命的。另一个例子是:当操作除颤设备时,高电压存在于电极之上,这可能会破坏信号处理部分的调节电路。安全法规如IEC60601
关键字:
飞思卡尔 MCU 医疗诊断 MC9RS08KA
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宣布与MEMS感测元件大厂Kionix合作,德仪指出双方将各自提出开发平台一同进军消费性电子产品市场,市场人士认为,双方合作将让台积电成为最大受惠者,原因在无论是Kionix的MEMS感测元件或德仪的MCU(Micro Controller Unit)未来将可望扩大在台积电投片。
德仪表示,Kionix确实将加入德仪开发者联盟(Developer Network),希望藉由Kionix的3轴MEMS感测元件(使用陀螺仪),加上德仪低功耗MCU产品,进
关键字:
TI MCU MEMS MSP430
下面介绍一个以Microchip MCU与Intersil的模拟器件为主的血氧仪的低功耗设计方案。血氧仪用来测量血氧饱和度的电子设备,血氧饱和度是血液中被氧结合的氧合血经蛋白(HbO2)的容量占全部可结合的血红蛋白(Hb)容量的百分比,即血液中血氧的浓度,它是用于表征呼吸循环的重要生理参数,正常人体动脉血氧饱和度为98%。本方案采用光电传感器测量,利用人体的血红蛋白对660nm的红光和940nm的近红外光的吸收率不一样,测定通过手指(或耳垂等)光传导强度,再通过软件计算并得出血氧饱和度。
整
关键字:
Intersil MCU X95820 nanoWatt XLP 200909
近日,英飞凌科技的亚太区市场部高级经理黄志鸿向本刊介绍了MCU的特点及该公司的发展战略。
MCU当前的趋势
根据用途不同,可以将MCU的目标市场划分为如下几大细分市场:消费、家用电器、工业和汽车。不同细分市场的侧重点也不同(见表1)。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过去用于工业市场的技术正被移植到家用电器中。例如感应加热和变频驱动。
现代MCU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可以简要地归纳为:成本优化、性能提高和易于使用。
首先,MCU成本和系统综合成本的持续下降,使它们得以被用于成本敏感型
关键字:
英飞凌 MCU RTSC A/D转换器 200909
mcu--51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mcu--51!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mcu--51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mcu--51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