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产业的技术不断革新,各式各样的小汽车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汽车早已经不是代步工具那样简单,它已经成为现在人们生活不可获取的一部分。近日,Spansion 公司宣布推出了Spansion Traveo 微控制器系列最新产品S6J3110,该产品面向汽车仪表系统搭载HMI和嵌入3D图形引擎技术。
人机接口技术(HMI)
CAN是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N)的简称,是由研发和生产汽车电子产品著称的德国BOSCH公司开发了的,并最终成为
关键字:
Spansion CAN MCU 201411
“可穿戴”设备是指人体可穿戴的微型电子产品,通常与现有配饰(如手表)集成或者取而代之。在物联网技术的支持下,该细分市场正迅猛发展,因此对于更小型化、更直观的设备的需求也在快速提升。目前,智能手表、智能眼镜以及体育与健身活动跟踪器等体现出这一发展趋势。除了消费类市场之外,医疗行业也对身体状况与功能的监控设备有着更高的需求。
可穿戴设备中最重要的电子组件就是微控制器(MCU)。由于这些MCU不但需要尺寸小,而且还需要执行更多功能,因此,集成成为了另一大要素。我们将会在本文中探
关键字:
可穿戴设备 MCU PWM
1 引 言
LED显示屏是由若干发光二极管排列组成的显示器件。它采用低电压扫描驱动,具有耗电省、使用寿命长、成本低、亮度高、视角大、可视距离远、规格品种多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许多公共场合的提示、说明、广告等。
本设计包括硬件和软件。硬件包括LED显示屏的驱动和控制。驱动部分负责根据行列选通信号向指定的LED发光器件提供合适的驱动电流;控制部分采用集成USB2. 0的微处理器CY7C68013A,实现USB通信和对行列移位寄存系统的控制。软件包括Keil C51环境下编写的固件程序、驱动程
关键字:
USB LED CY7C68013A
考虑到我们今天所生活的时代,嵌入式系统的便携性是十分关键的设计考虑因素。便携式系统通常用电池供电,而电池使用寿命取决于系统的功耗。在提倡“绿色环保”计划的今天,即便是市电供电的应用也要把功耗作为一项重要的产品选择标准。
便携式设备通常分为使用充电电池供电的设备和使用非充电电池供电的设备。如果应用使用的是非充电电池,那么电池使用寿命将是至关重要的规范要求。对于任何应用而言,电池使用寿命取决于:
●所用电池的可用电荷量
●应用的平均电流消耗
使用充电电池的应
关键字:
嵌入式 MCU 数字时钟
10月26日消息,对于全球即将统一手机充电器标准,知情人士透露,这实际上就是将我国2006年通过的相关标准变成国际标准,是我国在国际标准化方面的又一重要贡献,同时也证实了当年少量洋品牌阻挠在我国推广是错误的。
统一手机充电器标准对用户是百利而无一害,其实施后的好处是,消费者在更换手机时不必再次购买充电器,同一个充电器可以为不同型号的手机充电, 使用随手机附带的充电连接线缆,甚至可以连接到计算机上的USB接口充电,不仅降低了消费者购买手机的消费成本,而且有利环保。那么小编就带你看看,有哪些相关的技
关键字:
控制模块 USB 充电模块
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加速了我们生活的智能化速度。智能化,通常意味着单片机系统需要控制更多的传感器、采集更多的数据,从而带来电池系统如何能够保证供电寿命,以及读写数据的存储器件寿命是否符合要求的挑战。为此,几年前,德州仪器开创性地将超低功耗铁电存储器(FRAM)集成到MSP430当中,解决了单片机在智能化生活中节能、可靠性性等问题,给开发人员带来更多灵活性。 如今,MSP430铁电家族系列再添新丁:MSP430FR4x/FR2x MCU,以及一款可在占有极小内存下提供所有非易失性FRAM优势的新
关键字:
物联网 智能化 MSP430FR FR4x/FR2x MCU FRAM
1引言
太阳能路灯主要由太阳能光电池组件、蓄电池、充放电控制器、照明灯具四大部分组成。太阳能路灯普及推广的瓶颈已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成本问题。要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及发挥最大的效能,就要合理搭配太阳能光电池的输出功率和蓄电池容量及负载功率。为此,仅从理论计算是不够的。因为太阳光光强瞬息万变,充电电流和放电电流都在不断变化,理论计算会带来较大误差。只有采取自动跟踪监测充放电流才能准确确定光电池在不同季节和不同方位的最大功率输出。以此确定蓄电池和负载才是可靠的。
在LabVIEW
关键字:
LabVlEW 太阳能 USB
是德科技公司日前推出支持 USB 3.1 标准发射机测试的 U7243B USB 3.1 发射机性能验证和一致性测试软件。该测试软件可支持授权测试中心认证超高速 USB 和超高速 USB 10 Gbps 器件,为内部测试和性能验证工程师提供工具以确保器件符合 USB 3.1 技术规范。是德科技的 USB 3.1 解决方案可以提供精确的测试结果,帮助消费电子、电缆制造和半导体等行业的测试工程师降低开发成本,并简化测量过程。
测试软件在16GHz及以上带宽的 Keysight 90000 X、Q 和
关键字:
是德科技 U7243B USB 3.1
艾尔默斯公司(elmos)日前宣布推出一款高可靠性、具备多功能保护、宽电压输入范围、高达2kVESD保护的车载USB充电器解决方案-E522.41。该芯片符合USB2.0规范和AEC-Q100标准,是一款集成了降压型开关电源和USB数据保护功能的汽车级芯片。支持所有符合BC1.2(电池充电规范修订1.2)的下行负载充电,同时也支持目前大多数已知的USB充电器规范。除此之外,芯片还为用户预留了更多个性化的配置端口网络,给客户带来更多个性化的选择。考虑到实际应用过程中的线路损耗,在芯片外部设计了一个电流取
关键字:
elmos USB I2C
针对CAN总线通信质量、测试和验证的需要,以及传统CAN分析仪的复杂性,且必须选择PC机作为显示终端的不足,论证了一种基于ARM单片机和智能手机的CAN总线分析仪设计。该分析仪采用以ARM单片机为核心的硬件电路完成对CAN网络的实时数据收集和监控;采用蓝牙通信方式实现分析仪与智能手机的通信并以智能手机为终端完成数据分析。文章对分析仪硬件、软件和智能手机页面进行了具体设计,提出了一种新的波特率自动检测方法,最后给出了所设计的CAN总线分析仪的实际试验结果,可实现CAN总线波特率自动检测、正常监测以及CA
关键字:
ARM CAN USB
自1994年11月提出通用串行总线(USB)以来,USB以其传输速率高、支持热插拔、易于扩展的突出优势,发展速度惊人,迅速席卷电子产品世界。在市场需求的强力驱动下,从1998年开始,USB接口进入测量仪器领域,并逐步被许多著名仪器公司接纳。在测量仪器中扩展USB接口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针对不同的测量仪器,寻求一种普遍适用的USB接口解决方案,对于测量仪器的开发设计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方案选择
开发USB设备一般有三种方式:一种是使用带USB接口的专用微控制器(MCU),这类MCU有自己的
关键字:
DSP USB Cypress
Molex公司提供全面的密封工业USB连接器解决方案系列,推出下一代USB 3.0面板安装插座和模压电源线系列,这是现有USB 2.0产品线的扩展。全新工业等级连接器按照USB 3.0标准设计和制造,提供5 Gbps数据传送速度——比USB 2.0器件的速度快十倍。
Molex集成产品部门全球产品经理Ted Szarkowski表示:“随着船用数据速率不断上升,在商业和私人船只,以及工业自动化和控制机器、机器人等设备中保持可靠的高速
关键字:
Molex USB 3.0 连接器
随着智能网络电视的发展,电视机的功能也越来越丰富,可以实现的功能越来越多,譬如上网、体感游戏、家庭娱乐、网上购物等。这也就意味着新兴的遥控器除了实现传统的电视遥控器的功能外,还需要实现鼠标的相关功能,对于一些高端的应用甚至还需要具有语音遥控功能,于是“空鼠”的概念应运而生。特别是随着诸如机顶盒以及小米盒子、乐视盒子等各种OTT盒子在国内市场的大行其道,空中鼠标(俗称飞鼠)必将会得到广泛应用,从而让用户的智能操控变得更加便捷,大大提高用户体验。
俗话说,好马配好鞍,好的
关键字:
飞思卡尔 蓝牙 MCU 201410
工业4.0标志着工厂系统由大型、集中式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向模块化、分布式微型PLC的转变,这种转变将有效提高效率和灵活性。MAXREFDES60#参考模块功耗低于250mW,能够以超小尺寸(约信用卡大小)为微型PLC设计提供超低功耗、超高精度的模拟输出。高度集成的MAXREFDES60#是一款完备的系统设计,包含一个微控制器和隔离电源。用户可通过USB将MAXREFDES60#轻松插入电脑,为其供电,并在数分钟内启动评估流程。
主要优势:超低功耗:高效24V隔
关键字:
Maxim Integrated PLC USB
微控制器(MCU)整合类比电路设计风潮扩散。国内外晶片商正纷纷扩展MCU整合类比数位转换器(ADC)、运算放大器(OPA)等类比前端(AFE)方案的特定应用标准产品(ASSP)MCU或系统单晶片(SoC)阵容,期优化多元感测器资料链接、转换和运算流程,加速实现从感测到资料转换、即时处理的物联网标准运作模式,同时减轻系统厂自行研发复杂类比电路的时间与成本压力。
盛群半导体总经理高国栋表示,感测、MCU和射频(RF)技术系构成物联网设计的三大支柱;其中,MCU不仅扮演系统控制核心,亦掌管感测资料
关键字:
物联网 MCU
mcu&usb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mcu&usb!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mcu&usb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mcu&usb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