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开关电源始终处在打开和关闭的循环,这就要求开关电源中的器件有较高的强度和较短的反应时间。通常来说,开关电源的工作效率在几十Khz到上百Khz之间。为了能够满足频繁的开关模式,开关电源当中的整流管对Trr时间有严格的要求,理论上,不能使用一般的二极管,而是要使用超快恢复的肖特基二极管。
如果是这样的话,慢恢复的二极管就不能使用在开关电源当中了吗?事实上,开关电源中合理的使用慢恢复二极管将会得到意外的惊喜。下面将以两个实例的分析来说明。
下面就和网友分享一下两个工作中的实例:
案例一
- 关键字:
开关电源 EMI
- 在物联网(IoT)广泛普及的推动下,预计全球联网设备的数量将呈指数级增长。数据量的增加也在加大整个网络的功耗,促使政府出台提升消费电子产品、服务器和数据中心能效的强制规定。同时,执行关键任务的IoT应用需要冗余度与预估潜在停机时间的能力。
为了促进业界对这些急迫需求加以响应,在电信网、企业网和物联网(IoT)网络中推进“以太网无处不在”策略的领先芯片解决方案供应商Vitesse Semiconductor公司日前宣布:推出两款双端口千兆以太网(GE)PHY参考设计,它们皆
- 关键字:
物联网 Vitesse EMI
- 1 引言
电磁兼容是一门新兴的跨学科的综合性应用学科。作为边缘技术,它以电气和无线电技术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并涉及许多新的技术领域,如微波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和网络技术以及新材料等。电磁兼容技术应用的范围很广,几乎所有现代化工业领域,如电力、通信、交通、航天、军工、计算机和医疗等都必须解决电磁兼容问题。其研究的热点内容主要有:电磁干扰源的特性及其传输特性、电磁干扰的危害效应、电磁干扰的抑制技术、电磁频谱的利用和管理、电磁兼容性标准与规范、电磁兼容性的测量与试验技术、电磁泄漏与静电放电
- 关键字:
EMI 滤波器
- 磁珠和电感在解决EMI和EMC方面的作用有什么区别,各有什么特点,是不是使用磁珠的效果会更好一点呢?
磁珠专用于抑制信号线、电源线上的高频噪声和尖峰干扰,还具有吸收静电脉冲的能力。磁珠是用来吸收超高频信号,象一些RF电路,PLL,振荡电路,含超高频存储器电路(DDRSDRAM,RAMBUS等)都需要在电源输入部分加磁珠,而电感是一种蓄能元件,用在LC振荡电路,中低频的滤波电路等,其应用频率范围很少超过50MHZ. 磁珠有很高的电阻率和磁导率,等效于电阻和电感串联,但电阻值和电感值都随频率变化。
- 关键字:
磁珠 电感 EMI EMC
- 在解释EMC之前,先提俩关键词,EMC与EMI,想必电子工程师们都比较熟悉,更非常头痛。小编读研做PCB设计时,曾深受其苦。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小编立志整理出史上最全EMC知识大合集,于是,EMC电子百科全书有了,请看正文:
1 EMC是什么意思:一切从概念开始!
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电磁兼容性EMC(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因此,EMC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
- 关键字:
EMC EMI PCB
- 在模拟电路中,对电磁干扰特别敏感,经常碰到的就是开关电源,它的反馈信号就是模拟信号,很容易受到它自身的开关信号干扰,所以在LAYOUT时要特别注意这一点,否则做出来的电源,轻则纹波太大,重则不能工作。
反馈回路受到的干扰一般分为两种:传导与辐射。针对传导,在元器件布局时就要注意了,不要将反馈回路纠结在开关信号中,反馈信号中的地线,从输出端引出,不要就近原则。让反馈回路独立,远离其他路径。如下图。(此图变压器初级地线有问题)
关于辐射干扰,我认为就是电流变化,在其
- 关键字:
PCB LAYOUT EMI
- 在您的电源中很容易找到作为寄生元件的100fF电容器。您必须明白,只有处理好它们才能获得符合EMI标准的电源。
从开关节点到输入引线的少量寄生电容(100 毫微微法拉)会让您无法满足电磁干扰(EMI)需求。那100fF电容器是什么样子的呢?在Digi-Key中,这种电容器不多。即使有,它们也会因寄生问题而提供宽泛的容差。
不过,在您的电源中很容易找到作为寄生元件的100fF电容器。只有处理好它们才能获得符合EMI标准的电源。
图1是这些非计划中电容的一个实例。图中的右侧是一个垂直安装
- 关键字:
EMI 电容
- 总是有童靴在EEPW论坛问开关电源的东西,今天以常用的反激开关电源的电路图为例,让大家轻松读懂开关电源电路图!
一, 先分类
开关电源的拓扑结构按照功率大小的分类如下:
10W以内常用RCC(自激振荡)拓扑方式
10W-100W以内常用反激式拓扑(75W以上电源有PF值要求)
100W-300W 正激、双管反激、准谐振
300W-500W 准谐振、双管正激、半桥等
500W-2000W 双管正激、半桥、全桥
2000W以上 全桥
二, 说重点
- 关键字:
开关电源 EMI 光电耦合器
- 显示器通常也被称为监视器。显示器是属于电脑的I/O设备,即输入输出设备。它可以分为CRT、LCD等多种。它是一种将一定的电子文件通过特定的传输设备显示到屏幕上再反射到人眼的显示工具。本文为大家介绍电子显示屏、等离子显示屏、液晶显示屏及硅基液晶显示屏的经典应用案例,供大家参考。
蓝牙无线显示屏系统的设计方案
本文介绍一种蓝牙无线显示屏系统的设计方案。使用蓝牙技术可以短距离无线控制显示终端,实现图像和字符数据的无线传输和显示,免去了有线连接所带来的缺陷,可以应用在多种领域。
基于触摸显示
- 关键字:
EMI ESD
- 随着手机中LCD及相机的视频分辨率越高,数据工作的频率将超过40MHz,对抑制无线EMI与ESD而言,传统的滤波器方案已达到它们的技术极限。为适应数据速率的增加且不中断视频信号,设计者可以选择本文讨论的新型低电容、高滤波性能EMI滤波器。
随着无线市场的继续发展,下一代手机将拥有更多的功能特性,例如带多个彩屏(每部手机至少有两个彩屏)以及百万像素以上的高分辨率相机等。
图1:LCD模块周围的噪声与ESD传输路径
仍旧受紧凑设计趋势的推动,实现高分辨率LCD
- 关键字:
显示屏 EMI GSM
- 解决EMI问题的办法很多,现代的EMI抑制方法包括:利用EMI抑制涂层、选用合适的EMI抑制零配件和EMI仿真设计等。本文从最基本的PCB布板出发,讨论PCB分层堆叠在控制EMI辐射中的作用和设计技巧。
电源汇流排
在IC的电源引脚附近合理地安置适当容量的电容,可使IC输出电压的跳变来得更快。然而,问题并非到此为止。由於电容呈有限频率响应的特性,这使得电容 无法在全频带上生成干净地驱动IC输出所需要的谐波功率。除此之外,电源汇流排上形成的瞬态电压在去耦路径的电感两端会形成电压降,这些瞬态电
- 关键字:
PCB EMI
- 简介
现在,高性能电源系统已经有了长足进展,设计人员正在使用多个输入电压,驱动种类繁多应用的多路电压轨。由于确保PoL稳压器尽可能靠近负载的需求,设计人员需要在一个非常小的范围装满大量功率转换功能。与此同时,企业资源正趋于扩展到工程师期望的多任务地步,常常是由多面手,而不是电源专家来负责设计电源系统。因此,当今复杂的电源要求可能令设计人员非常头痛:如何利用不同资源为多样化的负载提供高性能电源,从而保证架构的所有部分都在其功率和散热范围内运行,同时还可优化效率和成本目标。
新的应用带来了进一
- 关键字:
Vicor 电源设计 EMI
- 1 引言
目前,PWM功率变换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工作在硬开关状态下的PWM逆变器,由于其开关损耗大,并且产生严重EMI,难以满足开关电源高频化、绿色化的要求。为克服硬开关的不足,软开关技术得到迅速的发展,特别是DC/DC变换器移相软开关技术已趋于成熟。但对于DC/AC变换器,由于考虑其输出波形质量等因素,目前,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软开关产品出现。虽然也出现过一些DC/AC变换器拓扑和软开关控制技术[1][2][3],但这些方法还不能真正走向实用。
文献[4]介绍了用谐振电路实现软开关
- 关键字:
SPWM DC/AC MC51 EMI
- 解决EMI问题的办法很多,现代的EMI抑制方法包括:利用EMI抑制涂层、选用合适的EMI抑制零配件和EMI仿真设计等。本文从最基本的PCB布板出发,讨论PCB分层堆叠在控制EMI辐射中的作用和设计技巧。
电源汇流排
在IC的电源引脚附近合理地安置适当容量的电容,可使IC输出电压的跳变来得更快。然而,问题并非到此为止。由於电容呈有限频率响应的特性,这使得电容 无法在全频带上生成干净地驱动IC输出所需要的谐波功率。除此之外,电源汇流排上形成的瞬态电压在去耦路径的电感两端会形成电压降,这些瞬态电
- 关键字:
PCB EMI 电容
- Littelfuse公司是全球电路保护领域的领先企业,日前宣布推出了SP5001、SP5002和SP5003系列瞬态抑制二极管阵列(SPA®二极管)。 这些高度集成的共模滤波器(CMF)可为使用高速差分串行接口的系统同时提供静电放电(ESD)保护和共模滤波功能。 它们可以保护和过滤两个(SP5001和SP5003)或者三个(SP5002)差分线对。 上述产品采用符合RoHS规范的TDFN封装和紧凑型设计,与离散型解决方案相比可显著节约成本和空间。 这些符合AEC-Q101标准的器件非常适用于消
- 关键字:
Littelfuse 二极管阵列 EMI
low emi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low emi!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low emi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low emi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