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开关电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等特点,广泛用于通信、自动控制、家用电器、计算机等电子设备中。但是,其缺点是开关电源在高频条件下工作,产生非常强的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
关键字:
及其 抑制 方法 机理 产生 开关 变换器 EMI 高频
电磁干扰(EMI)是指电路受到了来自外部的非预期性电磁辐射干扰。这种干扰可以中断、阻碍或降低电路的性能表现。在现今的便携式消费电子设备设计中,空间已跃升为第一要素。设计师经常需要移除外壳或屏罩,并且通过更加严谨的电路隔离来抑制EMI和噪声。毫无疑问,较小的空间和更多的功能增加了电路板的密度,此外还需要考虑圆片级封装和微型电路设计规范,因此EMI问题更加值得关注。
关键字:
EMI 问题 应用 音频 应对 如何 音频
摘要: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柔性多层集成L-C绕组的新型EMI滤波器集成结构。 通过采用此种结构,可以将共模电感,差模电感与共模电容集成为1个单元。与平面PCB绕组的集成EMI滤波器比较, 具有铜损显著减小的特点。本文还介
关键字:
EMI 多层 绕组 集成
在测定 EMI 性能时,您是否发现无论您采用何种方法滤波都依然会出现超出规范几 dB 的问题呢?有一种方法或许可以帮助您达到 EMI 性能要求,或简化您的滤波器设计。这种方法涉及了对电源开关频率的调制,以引入边带能
关键字:
电源 EMI 性能 降低 改变 设计 通过 频率 电源 频率 EMI 调制 德州仪器
摘要:电力线通信是一个正在发展的崭新学科,但由于电力线传输的无屏蔽性,给电力线通信带来严重的电磁干扰与电磁兼容问题。在深入分析了电力线通信系统产生电磁干扰的主要原因的基础上,对EMI滤波电路进行了设计研究
关键字:
电路 研究 滤波 EMI 载波 通信 电力线
加州米尔皮塔斯2009年3月4日电 /美通社亚洲/ -- California Micro Devices (Nasdaq: CAMD) 今天宣布推出以基于该公司 Praetorian III LC 的过滤技术为基础的 CM1693 系列先进的 EMI(电磁干扰)滤波器。CM1693 是第一个能够满足苛刻的 EMI 滤波器和 ESD(静电放电)保护需求的装置,同时还可提供高速数据接口力求不断提升速率所必需的低线路电容,适用于当今最流行的应用和智能手机的高分辨率照相机和显示器。CM1693 还能实现卓越
关键字:
CAMD,滤波器 EMI
电子元件技术网(www.cntronics.com)携手中国电子展将在4月9日-4月10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三大技术和采购研讨会及峰会,主题为:技术降成本,创新求发展。
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中国的电子制造业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今天的设计活动是明天的晴雨表,知道了产品的趋势和技术应用的趋势可以预测市场的变化。市场不好,研发更不能停。电子元件技术网CEO刘杰博士(Michael Liu)认为经济下坡时,市场受信心的影响
关键字:
元件 创新 ESD LED
本文分析了EMI滤波器工作原理,介绍了EMI滤波器的测试指标,解释了EMI滤波器的频域测试方法和时域测试方法。并且通过学习插入损耗人工测试的方法,最终提出一种基于虚拟仪器技术实现EMI电源滤波器插入损耗的自动测试系统,实现了实现了测试的自动化。
关键字:
EMI 滤波器 测试 技术研究
汽车电子企业,由于产品本身体积很小,但是又需要和整车一起进行电磁兼容测试,因此在建设电磁兼容测试手段时,需要...
关键字:
汽车电子 电磁兼容 EMI
随着车辆中电子部件的增多,汽车厂商将部件外包的趋势也日益明显。承担电子部件生产的部件厂商必须负责其产品...
关键字:
EMI 汽车电子 抗扰性 测试
除了静电放电(ESD)测试以外,放大器的所有特性都是以电源开启的状态下所呈现的,因此,当电源供应关闭时,放大器所 ...
关键字:
ADI ESD 电源 关闭 保护
0 引言
静电是物体表面的静止电荷。物体在接触、摩擦、分离、电解等过程中,发生电子或离子的转移,正电荷和负电荷在局部范围内失去平衡,就形成了静电。当物体表面的静电场梯度达到一定的程度,正电荷和负电荷发生中和,就出现了静电放电(ESD)。静电放电可以出现在两个物体之间,也可由物体表面经电荷直接向空气放电。
l 静电放电的危害
静电作为一种普遍物理现象,近十多年来伴随着集成电路的飞速发展和高分子材料的广泛应用,静电的作用力、放电和感应现象引起的危害十分严重,美国统计,美国电子行业部门每年因静电危
关键字:
ESD
静电在芯片的制造、封装、测试和使用过程中无处不在,积累的静电荷以几安培或几十安培的电流在纳秒到微秒的时间里释放,瞬间功率高达几百千瓦,放电能量可达毫焦耳,对芯片的摧毁强度极大。所以芯片设计中静电保护模块的设计直接关系到芯片的功能稳定性,极为重要。随着工艺的发展,器件特征尺寸逐渐变小,栅氧也成比例缩小。二氧化硅的介电强度近似为8×106V/cm,因此厚度为10 nm的栅氧击穿电压约为8 V左右,尽管该击穿电压比3.3 V的电源电压要高一倍多,但是各种因素造成的静电,一般其峰值电压远超过8 V
关键字:
CMOS ESD
emi+esd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emi+esd!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emi+esd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emi+esd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