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shling是一家嵌入式开发工具提供商,日前宣布在Ashling的RiscFree中为异构多核Arm和RISC-V开发提供高级支持IDE和调试器。该解决方案允许复杂的多架构、多核异构项目的开发人员使用连接到多核目标设备的单个调试探针。 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转向多核设计,并将不同的处理器架构(即异构内核)集成到单个SoC上。随着工业、汽车、医疗、电信、人工智能和物联网设计的发展和需求,SoC设计变得越来越复杂,需要组合多个CPU核(如Arm和RISC-V)已成为一种必须,而不仅仅是奢侈品,以满足新兴
- 关键字:
RISC-V Arm
- 2020上半年,沁恒微电子基于USB、以太网和蓝牙等专业接口技术三线齐发,推出三款RISC-V架构微控制器,分别为32位通用系列MCU CH32V103、低功耗蓝牙系列MCU CH573、USB3.0等超高速接口系列MCU CH569,进一步拓展了RISC-V在低功耗、无线通讯、高速率传输等多种嵌入式环境下的应用。● CH32V103,与CH32F103主要功能兼容、引脚完全匹配的32位通用型MCU。配合免费的MounRiver Studio集成编译环境(IDE)可实现两者工程代码
- 关键字:
RISC-V MCU
- 全球半导体解决方案供应商瑞萨电子集团近日宣布推出一款支持旁路模式的柔性升降压开关稳压器——ISL9122A,可提供超低静态电流(IQ),适用于为传感器、微控制器(MCU)、无线设备及其它系统组件供电。ISL9122A支持1.8V至5.5V电池供电,可延长纽扣电池、锂电池和多串联碱性电池组供电的智能物联网设备电池使用寿命。目标应用包括无线耳机、健身设备、智能手表、水表与燃气表、便携式医疗设备以及各种电池供电的智能物联网设备。ISL9122A升降压开关稳压器带有I2C接口,可编程的25mV步进实现动态电压调整
- 关键字:
DCS MCU IQ
- 对于系统设计人员来说,目前市面上可用于扩展级温度环境的小型、可靠、功能丰富的高速ADC的选择有限。Microchip Technology Inc.(美国微芯科技公司)近日宣布推出MCP37Dx1-80系列产品填补了这个缺口。这是Microchip 的第二款流水线型ADC产品,在业内率先具备80 MSPS采样速率,拥有12位、14位和16位分辨率可供选择,集成数字功能,适用于更高温度范围,目前已获得汽车电子委员会(AEC)Q100认证。Microchip混合信号和线性产品部副总裁Bryan Liddiar
- 关键字:
MCU ADC AEC ADAS BGA
- 从家庭控制中智能门铃和安全摄像头的存在检测,到零售应用中用于库存的对象计数,再到工业应用中物体和存在检测,越来越多的网络边缘应用正在不断推动新型AI解决方案面市。根据IHS Markit(现Omida)的预测,2018-2025年物联网设备数量将达到400亿,截至2022年,所有企业产生的数据中近50%会在传统数据中心或云端以外的地方进行处理。但与此同时,市场一方面要求设计人员开发出性能比以往更高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延迟、带宽、隐私、功耗和成本问题又限制了他们依赖云的计算资源来执行分析。如何解决系统对于
- 关键字:
DHP ISP AI MCU
- 据外媒Fudzilla报道,多个消息灵通的消息人士告诉他们,针对拟议的Nvidia-ARM收购,硅谷发生了大规模起义。Fudzilla进一步表示,他们已经与多家技术公司的人员进行了交谈,根据讨论,除了ARM和Nvidia外的所有人都认为这单交易将对行业不利。而来自中国和欧盟的监管机构可能对此表示强烈反对,但这是一个未来的问题,因为传统上需要18到24个月才能完成重大合并。报道进一步指出,由英特尔,高通,特斯拉和芯片市场上其他一些主要参与者组成的令人兴奋的联盟正在商讨中,以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并向美国和全球
- 关键字:
Nvidia Arm 芯片
- 早在2013年苹果公司就发布了64位的A7处理器,iPhone
5S之后的苹果手机都使用64位的处理器。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64位相比于32位在性能等方面都有着更大提升,根据最新的ARM Cortex-A
CPU内核细节显示,代号为Matterhorn和Makalu的内核停止对32位软件的支持,这也从侧面标志着32位时代的结束,智能手机64位软硬件生态将全面普及。安卓相比于iOS在64位生态布局上稍慢,特别是硬件生态方面。2014年的安卓5.0系统版本就开始支持64位,2019年谷歌才宣布旗下Pla
- 关键字:
ARM 32位
- 前不久NVIDIA宣布斥资400亿美元收购ARM公司,这件事引发的业界轰动还没完,对ARM的CPU、GPU甚至NPU业务都会有重大影响。NVIDIA看上ARM的主要是CPU业务及生态系统,但ARM的Mali GPU显然不会入NVIDIA的法眼,在GPU技术上他们才是老大,所以收购ARM之后,有一种看法就是NVIDIA会把自己的GeForce用于ARM的GPU,取代Mali GPU。在日前的ARM DevSummit开发者峰会上,NVIDIA创始人、CEO黄仁勋也回应了这个说法,他表示ARM被收购之后还会继
- 关键字:
GeForce Mali GPU NVIDIA ARM
- 今年苹果的新品真的太多了,据外媒最新报道称,iPhone 12在本月发布后,接下来首款采用定制化Apple Silicon处理器的Mac将作为11月 "另一场发布会"的一部分公布。在6月份的WWDC主题演讲中,苹果宣布将从今年晚些时候开始为Mac从英特尔转向自己定制设计的处理器,并承诺每瓦特的性能将领先于行业。当时,苹果表示,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出货第一台采用Apple Silicon的Mac,并在两年左右的时间内完成过渡。Apple Silicon处理器基于Arm架构,这意味着未来的Ma
- 关键字:
苹果 ARM Mac
- 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知识产权产品部门总裁雷内·哈斯(Rene Haas)表示,即使被英伟达收购,该公司也将继续使用"防火墙",以确保其新东家不会接触到Arm客户的机密信息,也不会提前接触到Arm的产品计划。英伟达斥资400亿美元收购Arm的交易将重塑全球半导体行业,因为后者长期以来始终扮演中立角色,向苹果、高通和其他芯片公司提供知识产权授权。英伟达承诺,将在整个芯片行业保留Arm公开授权该公司技术的商业模式。但由于芯片从想法变成实际产品需要数年时间,因此Arm的客户经常在与其讨论授权
- 关键字:
Arm 英伟达 NVIDIA
- 在日前举办的GTC 2020秋季站主题演讲中,NVIDIA接连发布了全新处理器——数据处理单元(DPU)、Ampere(安培)架构的RTX A6000、RTX A40两款专业图形卡和计算卡、宣布打造英国最强大超级计算机“剑桥1”等重磅产品和消息。结尾,黄仁勋以NVIDIA与ARM合作的最新进展结束了他的主题演讲。NVIDIA上个月宣布以400亿美元收购这家英国半导体设计公司。黄仁勋表示:“ARM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CPU,我们将共同向ARM生态系统提供NVIDIA加速器和人工智能计算技术。”去年,黄仁勋曾宣
- 关键字:
Arm 英伟达 NVIDIA
- 9月28日消息,在近日举办的国科嘉和基金2019年度合伙人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受邀出席,并发表主题为《迎接开源芯片新潮流》的演讲。倪光南表示,目前在信息技术领域中国有短板和长板。其中两大短板分别是“一硬一软”。“硬”的就是芯片,“软”的是基础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工业软件等。并提到,希望投资基金予以关注,尽快把短板补足,“因为一天没有弥补,就有一天有遭到卡脖子的风险。”芯片方面的短板,除了芯片制造目前已经被卡的很厉害外,未来芯片发展,在芯片架构方面也应当不受制于人。CPU芯片架构方面,目前世界上两大
- 关键字:
ARM RISC-V
- 据媒体报道,“2020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于2020年9月27日至28日在河南省郑州市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出席“第四届信息安全产业发展论坛”并演讲。谈及英伟达对ARM的并购,倪光南表示,“我相信我们商务部可能会否了这个并购,是不是能够并购成呢,也不知道。总而言之,AMD将来也不能是我们很舒服地用”。
- 关键字:
英伟达 ARM
- 近年来,我们看到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ML)的应用扩展到更广泛的计算机和移动应用领域。现在,就像低成本图形处理单元(GPU)的普及推动了深度学习革命一样,硬件设计(而不是算法)被预测为下一个重大发展提供基础。 随着大型企业,初创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等公司争相建立支持AI生态系统的基本AI加速器技术,包括知识产权(IP)在内的无形资产的保护将成为该领域成功的关键方面之一。 近年来,ML模型的size大幅增加(大约每3.5个月翻一番),已成为ML模型准确性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为了保持这种近乎摩尔定
- 关键字:
人工智能 AI芯片 英特尔 高通 ARM
- 意法半导体推出了 BlueNRG-2N 蓝牙5.0认证网络处理器,新产品可降低功耗,支持最新的蓝牙功能,提高数据吞吐量,并增强隐私安全保护。BlueNRG-2N网络协处理器预装蓝牙通信协议,可以连接主控制器建立 蓝牙连接 。该协处理器不仅可以简化产品制造,厂商还可用其单独调整主系统的性能、功能和成本。因此,智能医疗穿戴设备、PC外设、遥控器、灯具、工业和家庭自动化等产品的设计人员可以优化其MCU选择,以满足特定产品型号的要求。BlueNRG-2N的最新蓝牙强化功能包括支持数据
- 关键字:
OTA MCU NRG
arm mcu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arm mcu!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arm mcu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arm mcu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