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 2018 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在“数字经济”高端对话的论坛上表示,数字经济发展不单要看前端的应用,更要重视基础研究。目前发达国家在新芯片、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遥遥领先,很可能在未来秒超过中国的数字化进程。 他表示,在数字经济方面,腾讯做了很多探索。这轮互联网崛起,中国在一些方面遥遥领先其国家,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很快,资费一直在下降。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激烈竞争,也推动了正支付应用。但是数字经济不能看前头,还要看根基。当企业大了之后,开始更关注大环境发展。目前发达
关键字:
芯片 AI
近日,三星宣布在多伦多、莫斯科和英国剑桥开设三个新的人工智能研究中心。这也是三星在人工智能领域迈出的一大步,该公司曾于2016年收购了由Siri创始人创建的实验室Viv Labs,以开发自己的AI语音助理Bixby。 去年11月从谷歌跳槽到三星的高级副总裁、全球研究主管Larry Heck表示,这些研究中心的创建表明了我们仍然处于人工智能的早期阶段,与此同时一些重大的科学难题有待解决。Heck 说:“这些难题需要世界顶尖的AI人才来解决,因此我们需要去此类人才的聚集地。这便是我们选择多伦多、莫斯科和
关键字:
三星 AI
据悉,先进视觉影像SoC应用技术领导厂商Socionext Inc.(以下“索喜科技”或“公司”)宣布推出神经网络加速器 (Neural Network Accelerator engine,缩写NNA),用于优化人工智能处理中的边缘计算设备。它具备高速且低功耗的特性,是专用于深度学习中推理处理的加速器。相较以往的处理器,NNA在图像识别等处理时性能提升约100倍。公司预计于2018年第三季度开始,配合FPGA软件开发工具提供产品销售。此外,搭载有NNA的SoC产品开发也正在规划当中。 随着消费电子
关键字:
神经网络 AI
AI的“热”触手可及。5月23日,腾讯云AI服务全面免费接入,阿里云发布全球AI开发者计划,百度全自动无人驾驶车在雄安路测;5月21日微软、24日高通的人工智能大会频频刷屏朋友圈;5月,小米的人工智能音箱火到卖断货。在通信领域,整个行业也希望能够抓住信息技术跨越前进的“下一跳”机遇,将AI与5G相融,孕育颠覆式的创新。然而美好的理想与骨感的现实往往不期而遇,“中学生”阶段的5G与同样稚嫩的AI牵手,必然要经历长时间的磨合。 要现实评估5G网络能力 根据研究机构IHS Markit的《5G经济》调查
关键字:
AI 5G
在广州举办的2018腾讯“云+未来峰会”上,腾讯云总裁邱跃鹏对外公布了一个新消息:腾讯正式推出超级大脑(TI Matrix),将腾讯20年的技术积累彻底开放,并以此作为腾讯面向未来十年的技术输出体系。 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巨头在踏足云计算产业时,都喜欢给出“技术输出”的概念,将自身积累的技术、运维等经验,以云服务的形式输出给合作伙伴,在计算能力之外寻找差异化优势。 不过传统云计算的技术输出还局限在以往的经验,超级大脑却承载了腾讯对数字世界建设全面而长期的技术构想,为下一个十年给出的答案。 超级大脑的
关键字:
超级大脑 AI
近日,紫光集团旗下紫光展锐发布了首款支持人工智能应用的8核LTE SoC芯片平台—紫光展锐SC9863。面向全球主流市场,可实现AI运算与应用,提升移动终端的智能化体验。 紫光展锐SC9863集成了LTE芯片,采用Cortex-A55架构,八核心设计,主频1.6GHz。相比A53,性能提升了20%,AI处理能力提升了6倍。通过智能AI算法,紫光展锐SC9863可实现实时智能场景检测识别,同时针对不同场景进行智能拍照增强,并支持手机侧图库照片的智能识别与分类。 紫光展锐SC9863支持基于深度神经网
关键字:
紫光 AI
颇为戏剧性的,继上周微软Build开发者大会和谷歌I/O开发者大会撞车后,今昨两天,腾讯和百度也杠上了,相继召开了“百度联盟生态峰会”和“云+未来峰会"。 不过,与以往不同,这次的对垒,百度在一开始就低了腾讯一头。因连番遭受“陆奇离职”和“李彦宏家庭故事”打击,百度此次大会召开的时间点极为微妙,只派出高级副总裁向海龙笑对“观众”,顺带宣布了“全面拥抱视频”的未来战略。 紧随其后,马化腾今天就宣布全面升级AI战略——AI in All,腾讯云AI应用服务全免费,在百度最脆弱的时候“打了一巴
关键字:
AI 物联网
随着AI领域不断发展,做人工智能芯片的公司也在层出不穷。但很多人都会质疑AI大脑芯片,真的有用吗?其实厂商们都希望消费者会相信它们已经开发出了足够智能的芯片,可以自己思考,也可以模仿人类的大脑。 最近,在AIDC 2018开发者大会上,英特尔演讲了一下未来AI芯片的发展趋势,并且它为了能让机器学习用于在3D图像渲染中,通过大数据分析来开发新一代的云端芯片,这次英特尔介绍了新款云端AI芯片。 因为这个AI芯片是运用在云端领域上的,所以英特尔把这款芯片命名为“代号Spring Crest”。此外,有技
关键字:
英特尔 AI
美国旧金山时间5月23日上午,英特尔人工智能开发者大会(AI DevCon 2018)在旧金山艺术宫开幕,英特尔副总裁、AI事业部(AIPG)负责人Naveen Rao主持会议。 NaveenRao目前是英特尔AI战略的总策划师,一位计算机设计师和神经科学家,英特尔于2016年并购NervanaSystems,作为Nervana的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Rao加入了英特尔,在2014年创立Nervana之前,Rao是高通公司的神经机器研究员,他专注于人工系统中的神经计算和机器学习。 接下来,本文将为
关键字:
英特尔 AI
2016年末,亚马逊在某个AWS公告中提及了其面部识别软件Rekognition,但当时并未透露该软件的任何功能信息。不过,从今天开始,Rekognition或将正式进入大众视野。 据外媒报道,北加利福尼亚州ACLU(公共交流联合会)本周表示,俄勒冈州华盛顿县警局将开始使用亚马逊面部识别软件Rekognition,用于可疑身份的鉴定。据了解,该服务属于亚马逊云计算服务AWS的一部分。亚马逊称,Rekognition可被用于对数千万个人脸进行实时面部识别,能够从人员密集、具有挑战性的照片中最多检测到1
关键字:
面部识别 AI
北京时间5月21日晚间消息,微软今日宣布,已收购加州人工智能(AI)初创公司Semantic Machines,以强化公司的对话式人工智能技术。 Semantic Machines主要是利用机器学习技术来增强人机对话的关联度,这就需要不断地获取人工智能接收到的信息,并将其应用于未来对话中。Semantic Machines的语音识别团队此前曾为苹果的Siri个人助理提供自动语言识别技术。微软并未透露这笔交易的财务细节。 当前,多家大型科技公司都试图让自己的智能助理与人类更加接近。亚马逊曾表示,希望
关键字:
微软 AI
微软人工智能大会今天上午在北京正式召开,在微软 Build 开发者大会刚刚结束的背景之下,人工智能大会的召开凸显了微软对 AI 的关注和努力,大会上,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微软人工智能及微软研究事业部负责人沈向洋,微软全球资深技术院士、微软云与人工智能事业部黄学东博士,微软云计算与人工智能事业部全球资深副总裁郭昱延与我们分享了微软在语义分析、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领域的新进展。 与其他还在拿语音作为人机交互手段的公司相比,微软更进一步地将人机交互的层次提升到了人机交流一,让语音助手不仅仅作为帮助人类完成任
关键字:
微软 AI
此前,华为消费者BG总裁余承东透露今年华为会有更大的技术突破,并以“很吓人”三个字来形容这项技术突破。而据了解,这项技术将于近期正式发布。 截至当前,华为最新的大突破是在硬件方面,推出了全球首款移动端AI芯片“麒麟970”。难道继麒麟970之后,华为在处理器研发上又有了一大突破? 看情况可能并不是。按照当时余承东所透露的,该技术的重点是可以帮助以前发布的手机产品极大提升性能。从这方面来看,被其称为“很吓人”的突破性技术极有可能体现在软件方面。 还记得一年多之前,华为推出EMUI5.1,并对按照系
关键字:
华为 AI
这是一款中级豪华轿车的电子电器架构, 如图1所示, 是一种平行的、由不同带宽和信号传输标准 (protocol) 并通过网关(Gateway)连接而成的网络, 这里有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FlexRay、MOST、LIN、LVDS(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甚至模拟信号的直接连接。 车载电子网络已经有上万个信号在不同传输标准 (protocol)下收发,不同形式的软件在不同的上百个的电子控制模块运行,软件的规模已经超过
关键字:
AI 无人驾驶
2017年年底,郑众喜在华西医院参加了一场人工智能研讨会,很多科室都谈到了医疗影像AI,医生们认为AI需要在大量精准专业标识的影片基础上才能做到智能。 华西医院于2017年7月宣布成立医学人工智能研发中心,当天一场消化内镜人工智能演示中,通过云端上传了12张检查图像,不到10秒筛选出息肉、新生物(癌症)和静脉曲张三种消化内镜检查常见结果,准确率分别为92.7%、93.9%和96.8%。 彼时,阿里健康与万里云联合推出医疗AI产品“Doctor You”,宣布正确识别肺结节达到90%以上;一个月后,
关键字:
医疗影像 AI
ai-ran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ai-ran!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ai-ran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ai-ran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